56年上影厂工资级别提级情况

打印 (被阅读 次)

56年上影厂工资级别提级情况

   在“王丹凤评级资料”博文里曾提到,王丹凤56年从原来文艺10级提到了文艺6级,一下提了4级,那其他人有没有提级呢,有的提几级?
   由于56年前的文艺级别标准有20个等级,56年工改后定的新的文艺标准只有16个等级(另外还有2个辅助级别),所以原来低于文艺2级的在56年执行新标准时,多数人都提了级,一般是提一到二级;也有一部分原来级别比较高的(6级以上)维持原级别。

  如吴永刚、郑君里、陈鲤庭、吴蔚云原来是文艺2级,56年级别没动;  
  特伟、桑弧原来是文艺3级,56年级别没动;  秦怡、张伐原是文艺4级,56年级别没动;
  秦怡、张伐56年初评时也是定了文艺3级,后来工评小组和张瑞芳(定了3级)一比较认为3级高了,就维持4级了。

  下面几张图片是级别变动情况,6级以上提级最多的是《羊城暗哨》导演卢珏从原来11级提升到6级;其次是黎锦晖从9级提到5级,王丹凤从10级提到6级。

   10级以下的有助理编辑从原16级、17级分别提到了11级和12级,提了5级。

 

   在王丹凤的级别核定表中文艺10级时工资是168元,新的文艺6级是179元,网友疑问原来的10级和56年的6级工资差别怎么才这么一点?168元不是级别工资,是包括了津贴的工资,津贴每个人不同,参看最后两图,上面文艺4级的工资高于文艺2级的工资(文艺4级的津贴比那个文艺2级的津贴要高不少),后来一些人的保留工资就来自于此。56年的工资就是标准级别工资了。 

 

 

毛囡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华府采菊人' 的评论 :
黎锦晖因“靡靡之音”在52年定级时定得很低,56年提到5级已算作了“补偿”,和王丹凤情况相似。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黎锦晖的文艺五级, 是不是过于算他原先的所谓靡靡之音的帐了?
否则打点折扣也得给个文艺三级吧。
那位问医生的工资。其实1956年(60年代还是如此)工资改革时,理工农医有没有留学基本是个硬杠杠,没留学一般三级封顶,连考古泰斗级人物苏秉琦老先生,原先以为是北大的三级教授,后来才发现是考古所的四级研究员,而且是1947年开始,就是正研究员了,就是因为没留过学。
大约就是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那阵苏老曾经考虑过到德国去留学的, 种种原因没去成,否则照五十年代初期凭他是北大也是中国第一个考古专业的创始人, 咋也该是个二级教授
chunfengfen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毛囡' 的评论 : 多谢。以后还要多向您请教!
毛囡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hunfengfeng' 的评论 :

资料是我多年收集积累的,很多来自拍卖网站,相当一部分是和群友、朋友交流来的。
市立综合性医院外科主任的工资是多少要看是那个医院和年资,如沈成武(1900-1963),1926年获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时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一级教授;高日枚(1904-1958),2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市第六人民医院泌尿科主任。二级教授;夏理彬(1905-197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卫生技术三级。上海:一级教授工资363元,卫技二级302.5元,卫技三级266元,卫技二级、三级和二级、三级相当。
chunfengfeng 发表评论于
博主从哪里找到这些原始资料?
上海市市立综合性医院外科主任大夫,在60年代月工资是多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