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科普#54:70后的好运真的无法复制吗?

分享投资理财知识、经验、美股研究;生活随笔。
打印 (被阅读 次)

复利的第一条原则是:除非万不得已,永远不要打断这个过程。
    --查理·芒格

在我分享家庭投资经验的时候,经常听到朋友们说:你的成功,是因为赶上了过去二十年或者过去三十年的好时候,运气占了很多因素。更有朋友说:今后三十年,美股的辉煌将会不再,你的成功无法复制!

我是喜欢拿数据说话的人,我今天就分析一下标普500指数基金的历史回报率,看看我们这代人是否真的赶上了美股“非同寻常的好时期”。

按照老规矩,我使用权威网站dqydj.com上的 标普500指数计算器,看看如果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开始投资标普500指数基金,或者类似的美股大盘指数,你可以取得的投资收益。

针对每个时期,我们看看每个月定投和一次性投入全部资产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参照物是我自己开始在退休账户开始定投的2006年5月到2024年5月。在这18年间,如果每月定投标普500指数,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2.1%,而一次投入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是9.7%。这和过去10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9.5%差别不大。

我们先看二十年投资窗口期。我以五年为一个起始点,考察定投和一次投入取得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和累积收益率,后者定义为最终资产和总投资本金的倍数。

开始年份 定投年化 定投累积 全投年化 全投累积
2004 11.43% 355% 9.64% 630%
1999 8.32% 246% 5.33% 282%
1994 7.14% 313% 9.87% 548%
1989 4.08% 153% 7.02% 389%
1984 10.39% 314% 12.20% 1001%
1979 17.19% 717% 16.48% 2119%
1974 12.53% 405% 11.27% 847%

从上表可以看出,过去二十年美股的表现,的确非常亮眼,但也远远不是过去五十年最高的。标普指数在此期间的表现,比1999年开始的历史时期多3.1%,但是和1979年时间段的17.19%,却又相形见绌。

即使是一个50后,如果从1984年前后开始投资,在其前二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仍然可以取得非常优秀的结果。

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如果以二十年为窗口期,最好时期可以比最差时期高出13.11%。这种惊人的差别告诉我们,在一个较短的投资窗口期里,何时开始进行投资,的确可以大大影响最终的结果。

下面我们考察三十年的窗口期。

开始年份 定投年化 定投累积 全投年化 全投累积
1994 9.47% 518% 9.97% 1732%
1989 8.60% 439% 9.28% 1435%
1984 8.98% 471% 10.49% 1997%
1979 8.02% 393% 9.73% 1622%
1974 11.62% 787% 11.06% 2329%

由此可见,以30年时间窗口看,不同时期定投的最大收益率是1974年开始的11.62%,最差是1979年开始的8.02%。而1994年开始的三十年,介于中间,并非是鹤立鸡群,更谈不上空前绝后。而最大值也仅仅比最低值高3.6%,绝非云泥之别。

然而,对比20年窗口期的结果,我们就发现,投资窗口时期越长,这种起始时期的差别就越小。如果从25岁开始工作算起,大部分家庭的定投的窗口期可以高达四十年。因此,这种因为出生年份造成的“运气”成分,作用就越小。

下表就是四十年窗口期的情况。

开始年份 定投年化 定投累积 全投年化 全投累积
1984 10.02% 1166% 10.91% 6300%
1979 9.93% 1135% 10.76% 5985%
1974 10.18% 1219% 10.06% 4646%

不出我们所料,在一个四十年的窗口期内,最好时期的表现仅仅比最差时期高0.25%。

如果你从1984年开始投资,哪怕每月只投资1千美元,到今天就积累了595万美元!

其实,即使是已经退休的人士,他们还是应该让一部分资产继续在股市里增长。这样,一个正常家庭的投资年限可以高达六十年。在如此漫长的投资生涯里,何时出生这个因素,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根据这些数据,我觉得我们这代人的确是幸运的,但绝不是最幸运的。我们这代人的成功,完全可以被后来者超越。

我坚信: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地球人口和消费水平的增长、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在全球做生意的美国大公司们,具有光明的前景。投资标普500指数基金或者其它美股大盘指数基金,仍然是普通投资者不容错过的投资目标。

延伸阅读: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一处自主房,两三个出租房,再加上多年来积攒的退休基金和存款等,养老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已经退休了,不需要工作也不用担心生活经费问题,其实这已经非常优秀了。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居士所言极是,投资不仅要靠聪明的头脑和学习能力,还要靠启蒙和教育。我们这代老留显然在头脑灵活的青少年时代缺乏适当的财务启蒙。在聚会时我们也经常讨论投资理财和退休事宜,但还真就没有几个精通之人,大多都是粗通皮毛。当然,老留圈子里有实现财务自由的聪明人,几十年前就开始买房买地买山头,比如老朽兄,但我周围没有这样的贤达,多是深耕自己的领域,一处自主房,两三个出租房,再加上多年来积攒的退休基金和存款等,养老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不能称为财务自由。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我们50后这一代的幸运是考上大学,跳上受高等教育的最后一班车,发财就是奢望了”

谢谢来访!其实,如果大学毕业后出国后,然后参加工作,并从那时开始投资美国股市,应该也可以积累不少财富的。

无论如何,即使退休了,还是要积极投资理财,把一部分资产投资指数基金,保障财富的增长超过通货膨胀率。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居士是70后,年轻真好,抓住时机就能实现财务自由!我们50后这一代的幸运是考上大学,跳上受高等教育的最后一班车,发财就是奢望了。不过我仍然认真读你的金融知识普及帖,看懂多少是多少,谢谢分享!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幸运也得抓得住!"

谢谢鹿葱来访!的确,运气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在投资上,尤其如此。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幸运也得抓得住!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Never bet against America"

是的,我非常认同93岁的巴菲特老爷爷的这句名言!投资者必须乐观、有信念。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多谢硅谷分享,上一篇好文也一起拜读了。如果对美国未来的经济有信心,那就没必要怀疑未来的股市会比以前差许多,当然这是从多年的角度去看。 就像Buffet所说:“Despite some severe interruptions, our country’s economic progress has been breathtaking. Our unwavering conclusion: Never bet against America“。:)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wwoman' 的评论 : “20年的通胀率也挺可怕的”

是的,按照3%的通胀率计算,每隔24年,美元的购买力就会减半。所以,必须把钱投资在高增长的资产上,比如股票。放在银行里、买黄金或者国债,肯定是不行的。
cowwoman 发表评论于
通胀利率也是year to year的复利滚动,20年的通胀率也挺可怕的。再不好好投资,投债务和定存,年利率都跑不过通胀,特别是新冠这几年。
硅谷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wwoman' 的评论 : 谢谢来访!

过去几十年,美国的平均通胀率是3%。所以,扣除通胀后,股票的年化收益率为7%左右。这个通胀率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一般我就不再单独列出了讨论了。
cowwoman 发表评论于
股市增长率的统计抵消了通货膨胀率了吗?1074的100块的购买力和2024的购买力肯定不一样。
比如二十年前年薪十万是普通阶层高收入,现在硅谷软件工程师平均30万左右年薪。如果做购买力对比,能否再做个比较?我感觉不能只纯计算账号余额。还有投资比例过高,也影响生活质量。在能吃能喝的时候不及时享乐,老了守着一堆钱但没了体力和牙口了。当然个人有不同爱好,拿到自己想要的就是最好的。老了生活没保障可能更痛苦。

再提出这些问题,有空你再继续分析。没空,就别搭理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