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与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3-10-03 18:37:30)
抗战中的大会战(四)十.桂南会战(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九四0年二月十三日)在相继失去沿海主要港口上海、厦门、广州和汕头等以后,从法属印度支那海防(Haiphong)港到昆明间的滇越铁路成了国民政府与境外最主要的运输通道,从海防经同登(DongDang)到南宁的桂越公路是另一条对国民政府性命攸关的国际交通线。希特勒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入侵波兰,九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0-01 18:28:11)
抗战中的大会战(三)六.武汉会战(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一日—十月二十七日)武汉会战是抗战中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包括马当、九江、黄梅、广济、瑞昌、星子、富金山、田家镇、马头镇、万家岭、瑞安、小界岭和信阳等战斗,横跨湖北、安徽、江西、河南和浙江等省。参战国军约一百十万,配备有三十艘战舰和二百架战机(包括苏联援华志愿空军),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3-09-29 18:27:55)
抗战中的大会战(二)四.徐州会战(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六日—五月十九日)徐州会战是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苏、山东、安徽和河南四省对日军的防御战,参战国军约六十万人,伤亡约十万。主将为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第二集团军司令孙连仲以及第十三军军长汤恩伯等。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在滕县保卫战中阵亡。他给李宗仁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表示“决心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9-27 18:03:24)
抗战中的大会战(一)一.第一次淞沪会战(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三月三日)中国的抗战史家往往说抗日战争期间总共发生了二十二次重大会战,不过他们讲的只是八年抗战,因而排除了在一九三二年初发生的第一次淞沪会战(“淞”指吴淞江,发源于太湖,汇入黄浦江后汇入长江,再注入东海,在上海市区内河段被称为苏州河)。第一次淞沪会战的国军主将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蒋介石与日本的和谈(四)(全文完)一九三九年一月,曾任法务大臣和铁道大臣的小川平吉和萱野长知访问继近卫辞职后短暂任首相的平沼骐一郎及外相有田八郎,游说新内阁支持对重庆的和议,平沼同意一试,重庆也不反对,中日和议再起。萱野长知与孙文为朋友,曾全力支持赞助中国革命,一九0五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一九一二年一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萱野受邀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蒋介石与日本的和谈(三)由于萧振瀛与和知在香港的谈判进展似乎顺利,蒋甚至开始研究和谈成功后的停战、撤兵要点,并开始草拟《和平宣言》:“中国所求者,惟为领土、主权、行政之完整与民族自由、平等之实现。日方诚能如其宣言所声明,对中国无领土野心,且愿尊重主权、行政之完整,恢复芦沟桥事变前之原状,并能在事实上表现即日停止军事行动,则中国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蒋介石与日本的和谈(二)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挟攻陷南京之威势,日本近卫文麿内阁发表了第一次近卫声明,称“帝国政府尔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合作之中国新政权之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调整两国邦交。”那时日本一心扶植各地的傀儡政府,企图彻底抛开国民政府。一月十八日,日本召回驻华大使川越茂。十九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蒋介石与日本的和谈(一)日本陆军的假想敌是苏联,日本海军的假想敌是远在天边的美国。中国太弱了,日本人根本不把中国看在眼里。主要以日本外交部为首的一派建议扶植中国各地的军阀(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把蒋介石也看作军阀之一),分而治之,不战而尽取其利;以军方少壮派为首的一派则主张莽蛇吞象,独霸中国。从九一八开始,中方就始终不停地寻求和谈的机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汪精卫与日本的谈判与降日(四)(全文完)一九四四年三月,汪赴日治疗。十一月十日,汪因“多发性脊骨瘤肿”于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去世。十一月二十三日,遵其遗愿,汪归葬南京梅花山西南中山陵之侧(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一日,何应钦奉令将汪墓炸毁,在其原址建亭(今观梅轩)。打开棺木时,见汪的遗体上覆盖著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身穿南京政府的文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汪精卫与日本的谈判与降日(三)四月三十日,汪率周佛海、梅思平、高宗武、董道宁、周隆庠等十一人,乘日本海军飞机,在影佐祯昭和犬养健等的陪同下,由上海飞抵东京。六月四日,日本陆军省和参谋部联席会议作出决定要求汪在建立中央政府时,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政权合作,其政府组成及地方自治,不得违反日本的既定方针。汪欲召开的国民党大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