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我闻,我思我想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个人资料
溪边愚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美国是世界上富有国家中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对此学术上也是有争议的,有认为允许较大的贫富差距是美国比别国更富有的原因,但也有认为这是潜在的危机,或是造成美国在许多方面失去优势的根源,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因、根源都是一些很难真正确认的东西,往往是公婆各有自己的理论依据。事实是无党无派的。我们还是来看一些数据吧。 1950-1980期间,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自今日起,加州男女将不再以生理表征,而是以每人的心理性别取向分厕。我初听此闻,还真就不知该如何思考了。 我懂得这是尊重心理性别取向与生理表征不同而又没有作变性手术的人。可是要具体实行不好弄啊。居心叵测的人不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乱窜厕所了吗?你能拿这样的人怎么着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忽然兴起,想写个育儿系列。估计最终主要还是自己有关育儿的体会和感想,但也可包括育儿趣闻,或是父母辈的育儿经历等。特别想到的是,育儿的教育是双向的。在我们试图教育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以不同的方式教我们许多以前没想到的做人的道理,也是在教育父母,这类内容也应有一定的空间。今天就以此来开篇吧。 大概是在女儿七八年级的时候,一天,餐桌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近来美国媒体接连不断的报导美国的几家大银行雇用大陆官员子女,遭政府调查,首当其冲的是JPMorganChase。美国法律ForeignCorruptPracticesAct(反海外腐败法)禁止美国公司为换得生意上的优势,以任何方式给外国官员任何有价值的物品或有获取价值的机会。 政府部门展开这类调查的起因是JPMorgan等银行近年来雇用了一批大陆高级官员的子女,所谓的官二代吧。虽然他们的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还是在小学时,课本里有鲁迅提及费额泼赖,后来才知道这就是英文FairPlay。鲁迅讲的是什么我早忘了。但来美国后,随着对这个社会不断深入的了解,我越来越体会到公平意识在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中承担的角色。先讲两个例子。 例1 我每日坐巴士进城上班,一起等巴士的同伴都是三三两两或站或坐散落在候车亭内外,没有人排队。但车来了后,大家一定照先来后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曼哈顿的交通实在谈不上是好的,但和上海比就算还可以了。究其原因,我觉得是比较多的人选择不开车。 在买房之前,我们曾在曼哈顿住了近十年,夫妻俩又都是在曼哈顿读书、工作,对曼哈顿人的生活习惯稍知一二。 纽约因地铁发达,绝大部分人都是靠地铁解决交通问题的。当年大陆来的留学生中,除了外州转来的,几乎是没有人买车的—不觉得有此必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12-01 17:56:27)
都说美国学生日子好过,不像大陆孩子过的是地狱般的生活。我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今年女儿进入高三后,我的看法是彻底改变了。 美国高中是四年制的,而第三年往往是学业最重的一年。女儿高中考进了一个所谓的精英高中,课程明显比原来的地区学校重。一、二年级虽也忙,但还能保证每晚10点完成作业。我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没想到,三年级就是完全不同的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3-11-30 16:22:59)
最近这些年中国政府在大张旗鼓的搞一场“革命”:把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 我今年年初回国时,父母家的安徽保姆就刚刚经历了这样的变革。据她说,放弃土地和自己老式房子的结果是,要维持原先的生活水准,每月至少必须多花几百的费用。以前水是不要钱的,房屋取暖和生活用热水也是几乎不要钱的(这个我没搞懂,好像是与房屋结构有关,不知是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2年十月底的飓风桑迪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可还是有不少地方没能完全修复。政府也意识到对部分灾区的正确处理方式是还地于自然,于是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其中一项是政府出资买下居民重灾区的房产,改建成公园等。今年10月10日,政府与第一位居民签了买卖合同。 卖主是53岁的Ms.Dresch。她的房子被桑迪夷为平地,丈夫和女儿同时丧命,她本人也受重伤,住院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刚被现在这家公司雇用,我们七、八个新雇员依惯例一起参加人事部门办的培训班。按工作分工,几个人走马灯似的为我们作了演示,介绍,整个感觉就是,自老祖宗百年前成立这家公司至今,公司业绩是过去大好,现在大好,将来也一定大好,听得我们几个新人立马就晕乎了。还没等我们清醒过来,就被告知该考虑各种保险计划了。 别的没大选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56]
[57]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