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艺术欣赏
文章来源: 喝白开水健康2009-01-02 20:42:03

最近几年,我家收藏了不少画, 因 为家里凡有空白的墙面,都已经挂满了从世界各地稍回的各种我们自己喜欢的画。刚才去数了一下,竟然有 56 个大小不等的镜框挂在墙上,还没有算地下室房间里的那些东东。 就主人房的洗手间里,还挂了 5 幅,当然,那种镜框比走廊里的要小一点。因大部分镜框都镶有玻璃,没法照相,也就没法都贴上来与大家分享。抱歉!

每次有客人来家,我们一定会带他们走一圈,参观一下。听到赞美的话,心里乐滋滋的。不少人称为我家成博物馆了, ( 那是吹牛的 ) ,别信就对了。

05年 ,国内有个代表团来访,到家里来作客,看了我们的画,他说,嗯,你这房子不咋的,这两幅画比你这房子还值钱,当时没有反应,因为我们又不卖,值钱不值钱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但心里头是美滋滋的,因为我们捡到了好东西。嘻嘻。

本人虽然尊重艺术,但是个外行,由于老公走遍了世界各地,他对各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历史比我了解,因此,潜移默化的也了解了一点点。

对艺术品的欣赏,需要有政治和经济作基础。

记得本人从19 75 年开始,在北京经常带外国代表团参观访问,他们临走之前,少不了带他们去北京的荣宝斋,友谊商店,工艺美术馆等几个地方。那个时候没几个外国代表团来华,即使来了,也是戒备森严,老外也很听话,规规矩矩的到那些指定的地方去采购,他们买的最多的都是些中国画,地毯,丝绸,工艺品之类。

那个时候,我们的工资很低,还没有到欣赏艺术品的阶段,即使喜欢,也不能表示,因为那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在那个政治气氛白色恐怖的年代,谁也不想惹麻烦。即使再漂亮的东西,在我们的眼里,就是那么回事,潜意识里,尽量的远离那些是非。

记得, 78 年去了欧洲,老外请我们到他们家中作客,为了显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人的友好,也想显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把他们从中国掏来的宝贝,如名画,地毯,古董,工艺品等,拿出来让我们欣赏。说实话,我们都没有欣赏能力,也不想有欣赏能力,每次看过之后,心想,这老外对那些又不能当饭吃的东西怎么那么感兴趣?为了礼貌,必须装的很有兴趣的那子,哇,真漂亮,问他们怎么搞到的呀? 其实只是想敷衍一下。但他们一般都会津津乐道的告诉我们,有的是 49 年以前在中国传教时带回的,有的说是从香港,台湾,东南亚买来的。听了之后,最多感叹一下, FLAT 一下他们的品味,但从我们的内心深处,根本没明白,它们好在哪儿?为了保持革命的本色,尤其在国外,更不能被人说是染上了小资产阶级思想,被洋人的东西所迷惑。所以我们对自己的无知也找到了平衡点。

现在想想,真可惜当时失去了那么多学习良机。只记得,我们只关心哪儿有便宜的电器,什么组合音响,冰箱,电视机之类的。只要大家关心的事,没问题的。如你想与众不同,你就等着挨批吧。你想,谁愿意自找麻烦,再说我们每家人的家里都等着我们把几大件带回去呢。当时我们的价值观与老外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喜欢新式的家具,那怕是塑料制品,老外喜欢古的。就我家为例,父母有一套好好的祖传家具,光是那张床,整个红楼梦的故事都雕刻在那张床的木架上,我们南方人称之为凉床,文革中,他们非说是封资修的产物,硬生生的给劈了,当废品给卖了。当时反正不懂,也不心疼。现在想想,后悔的直跺脚。但也晚了。

我对名画至今还是外行,一般只买我自己看着喜欢的。记得那年,好像是 1999 年吧,在北京蟠家园的古董市场里溜圈,后来又转到天桥那儿的一个画廊,看了一幅群仙祝寿,我特别的喜欢,那位画家说, ( 她本人在看店 ) ,这画已经有主了,她可以重新给我们画一幅。这也好,讲好了价钱, $500 美刀,因为她说需要一星期时间画完,我们想也应该的,就答应了。 那个时候的美元在市场上能换到 1 比 10 。拿到这幅画时,我如获珍宝,开心的不得了,至今还是我的最爱。 可是,那位国内来的老兄说,这画,根本不值钱,只是普通的工笔画而已,泼了我一头冷水。喔呵呵,幸亏我不卖画,否则又亏本了。

对那个画家,至今我们还很怀念,几次回北京,都想找她,去了天桥那儿的画廊,说已经搬家了,找到丝绸店的楼下,那里的又人说可能搬去陶然亭了,至今没找到。对她,也许是得到了喜欢的东西,很自然的心存了一份感激之情。

上几幅没有玻璃框的画,让大家见笑了。





婚礼,很喜庆,专门请人画的

印度画, GANESH ,佛教的前辈。


非洲一个部落的民间生活


 

 群仙祝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