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书趣(一):床头的闲书
文章来源: 陈默2008-02-03 12:17:35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真正的读书人、文化人。从博览群书的角度说,青春年少时倒是跟风读过可数的几本经典大作,由于天生记性不好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从红尘功名的角度来说,混了个不高的学位,做着一份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怎么也和书香沾不上边。

不过呢,我倒是时时与闲书为伴的。很小时就把几本连环画颠来倒去地看,还学着图书馆那样编上号。上大学时也会附庸风雅地去买一些新思潮的大作,不过手不释卷的还是闲书:武侠、传记 、游记、中外小说。不过,向来不喜欢做作的爱情故事,所以琼瑶赚不到我的眼泪,虽然为了和女友们有共同语言,一目十行地翻过几本。也不喜欢看励志的书,宁愿自己活得颠三倒四也不想按照什么指南去“成功地”生活。

刚来美国时穷于应付功课和杂务,最多是翻翻报纸、杂志。第一次买英文书是96年来纽约工作后,同办公室一位女同事天天午休时头也不抬地看《The Rainmaker》,搞得我好奇心起,也去书店买了一本来读。 John Grisham的书故事性强,文笔也很流畅,应该算是通俗畅销书中的上乘了。后来我看了几乎他所有的书。

我这读闲书的爱好就这么在美国续上了。我买过、并继续买着不少平装的通俗畅销书。这些书没有保存价值,我往往是在yard sale或是图书馆买减价的。后来办公室有几个同事交换书看,等一圈都看完了捐给公司每年的义卖, 再在义卖会上各自抱一堆别人捐赠的书回来,继续交流。所以我家里、办公室书柜里都有一堆破破烂烂的二手书。这类书纯粹是瞎看,我常常同时开看几本,看着看着就张冠李戴了。或是等不及作者罗嗦,直接跳过去看结尾完事。

“床头的闲书”往往是我比较钟爱的、原价买来的精装新书,它们会在一段时间内被我放在床头柜上,每天睡前看上一段二手的平装书是没有资格被扶正的。

(给当红的正宫娘娘们排队照张相。有的其实已失宠,只是还没有正式下岗 。)
 

(这些是偏房中的佼佼者,或是从“床头”退居二线的。大量的二手书只能住在纸盒里不见天日。)
 

我在床头放了两年、时常翻看的一本是《Toast : The Story of a Boy's Hunger》。英国名厨兼作家Nigel Slater通过他对食物、烹饪的描绘串起了一个个童年、少年的故事,写的非常细腻、生动。这本书对我来说还关乎感情和爱人。我想我有时间会专门写一篇读后感。

还有一本常看的是《Angela's Ashes : A Memoir》。大家可能不陌生,爱尔兰裔作家Frank McCourt对他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回忆。写得很感人,得了普利策奖的。但那是一个相当悲苦的故事,若不是心情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不会去动它。

另一本我常常阅读的是的《Growing Up》,曾获1983年普利策奖,也是传记性的作品。Russell Baker把他的童年至青年时代写得很温馨,即使是对大萧条时艰苦生活的描叙,也带有一种难得的幽默和乐观 。身为资深报人(《纽约时报》的政论记者、专栏作家),他的用词特别道地,我第一次看时还做了笔记,学到不少好的用法。我还专门买了一本平装的给儿子看(自私吧?精装的自己留着),他也很喜欢。我会抽时间再写一篇读后感。

我是Annie Proulx的忠实读者, 我曾在博客里写过一篇《Shipping News》的读后感。她的《Postcards》我也读了不止一遍。另外,早在电影《断背山 》名声鹊起之前,我已读过收录在《Close Range》中的这个短篇,非常感动,结尾的几页上至今还留有我的泪痕。后来电影被人说得滥了,我倒是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干脆噤声算了(就像我现在不知如何插嘴说 “色戒” 一样)。

《Where the Sidewalk Ends : Poems and Drawings》是一本极其可爱、图文并茂的诗集。作者Shel Silverstein 多才多艺,诗歌和插图都出自他的手。他还写歌、作曲,并得到过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提名。这本书 1974年初版,此后一再再版不说, 2000和2004年还分别出了25年、30年特别纪念版,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不论任何时候,拿起它读一小段,总是会让我脸上溢出微笑,心里涌起温暖。

《 1000 Families》 是儿子来美国后送我的第一份圣 诞礼物,我的珍爱自不待言。作者走遍全球拍下了 1000个家庭 的图片,并配上说明。看到那么多家庭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坚韧地生活着、默默地相伴着,就觉得应该好好享受每一天,没有任何理由去伤春悲秋。

我一直放在床头的另一本书是Jack Kerouac的《On the Road》。我曾写过一篇 “在路上的男人” ,实在是断章取义。我没有能力写好一篇全面的读后感,但我建议:如果你有一颗自由的心和不羁的灵魂,最好读读这本书。 Jack阐述了 “Beat Generation” 的生活理念,他笔下的人物们鲜活地站在你眼前,让你明白什么是 “活在当下” 。有人看到其中的毒品、性爱、漂泊,觉得是一个颓废而不入流的故事,我觉得这是误读了作者和他笔下的人物。

床头的闲书 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睡前片刻的安宁,而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就此打住吧。请朋友们多多推荐好书,以便让我吐故纳新。先谢了!

(FEB 03,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