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哥哥聊《繁花》
文章来源: 陈默2024-01-14 14:26:21

每逢周六,我总是悠闲地吃了早饭,然后泡好一杯茶或买好一杯咖啡,再摆上一碟小零食,舒服地坐下来给哥哥打电话。

哥那边呢,会接起来笑吟吟地说“我弄好上床了,弟弟(狗子)也睡下了”。然后,就是我们兄妹的聊天时间。

上周六我和哥哥的话题是热播的《繁花》。

家里早就有《繁花》的书,还是地道“小北京”的儿子买了并极力推崇的,不过我一直没看完。前几天我大学老班长/老上海给我送了有声书的链接,准备细细地听一遍。

王家卫是我喜欢的导演。他的特色,不喜欢的会觉得太标签化、太故弄玄虚、太做作,喜欢的会觉得细腻和精致。同样两极的评论也反映在《繁花》上。

《繁花》里是不是有做作、夸张的地方?有。但我觉得王家卫一贯最出色、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他把很多无以言表的情怀用不张扬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其实人心深处很多东西就是微妙的、拧巴的、纠结的,不是能大喊着“我爱你”或大哭着“为什么”能解决的。在风雨中奔跑、摇晃着对方肩膀疯狂呐喊、脸对脸地大哭大笑,本来就是我避之不及的;所以,我喜欢王家卫,不需要理由。

我国剧看得不多,因为陌生、反而新奇,《繁花》中的角色都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胡歌身材颀长、容颜帅气、气质干净,虽然我只看过他的《琅琊榜》,但对他的宝总有着目不转睛的喜爱。马伊琍呢,我只看过她的《爱情神话》,这次的玲子让我倾佩和喜欢,她有柔柔的女儿情,会拿起宝总的啤酒杯喝一口,也会对并不钟意的强总说谢谢他让自己知道还有人这么在意自己;在菱红说出她和宝总“不可能”的真相后,她屏住眼泪的表情让人心碎;离开上海前,她悠悠地告诉汪小姐说以前一直不敢走,怕万一宝总真的是借了她的运道呢,这深厚的爱意和细密的女人心,让我真想抱抱这个表面上又强悍又精刮的老板娘。

以前从来没看过唐嫣演的戏,这次的汪小姐是我直觉里/表面上最喜欢的角色(内心里更喜欢和理解玲子)。谢谢王导演让我们从汪小姐那里回顾了飞扬的青春、干净的爱情。外滩27号汪小姐的娇嗔、码头扛活的“虹口小汪”的不服输、明珠公司汪总的坚韧,一个敢爱敢闯、能拿起能放下的姑娘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至于李李,是一个带着伤带着痛带着神秘感和面具的女人,有点夸张和做作也是角色需要。她在陈珍和李李之间的切换,还是可圈可点的。但也许角色离我太远,我没有太多共情。

范总,我喜欢!虽然有人说他太夸张,一口杭普据说让杭州人气绝,但他太有趣了啊!再说了,商场多势利,得混出地位名堂才能舒服地做自己;他一个小老板,得先放下身段成天自嘲自贬、咋咋呼呼地大唱“安妮”才能破冰啊。最后他和汪小姐说“江湖再见”时,眼里有泪又有光;终于,他可以带着曾经“一把火”的高光回忆、带着扶持新人的商场收尾,体面地去和“老太婆”安度晚年了。

范湉湉演的卢美琳,太炸裂了!能把一个反派演得让人在讨厌之余又很有几分心疼,也是不容易。一个扎扎实实底层出身的女人,不得不在嗜赌花心吃软饭的小白脸老公和黑料前科累累的老相好之间挣扎,不然又能怎样?好在,最后依然还有一个“情”字托住了她。

还有“老范师傅”,居然还和小汪八卦范志毅,太逗了。这范大将军,不仅擅踢球,还会演戏,五大三粗的外表之下着实有一颗剔透玲珑心。

呵,这戏里戏外这么多姓范的,老范家这次得到王导偏爱了。赞喔~

爷叔,我们这个年代的人,谁不记得“鞋儿破帽儿破”的济公呢。致敬90岁的老艺术家。

其他角色也都可圈可点,一心想飞的淘淘、浅薄却真情的宏庆、pipa酱变身的菱红、会飙法语的葛老师......还有蔡司令、胖阿姨、潘经理、敏敏、景秀、苏州阿嫂......连串场的香港大厨都是钟镇涛呢。

我觉得几位主角的心理线、感情线都特别到位也特别能理解。宝总和李李吃火锅时说的一句“我已无旧可恋”,让我心都碎了。这也诠释了他虽然和玲子相处如亲人,可以天天随意地坐在厨房边上吃泡饭,但其实如玲子所说“从第一天就不可能”;他对汪小姐,可以蹲在车边又哭又笑、可以紧紧拥抱、可以宁愿得罪爷叔不顾一切去帮她,但终究是情深意切却无法心心相印;他对李李,就更是两个商场强人有进有退、时而赤忱时而防范的复杂感情了。所有的女人、所有的一切,都赶不走他心里的13路电车、暗香的腊梅、蒸汽弥漫的大暖锅......

对汪小姐,虽然观众如我难免意难平:如果能和宝总牵手多好嘛!但我并不觉得纠结或遗憾,因为这是汪小姐成长路上的功课:她终于懂得了“排骨是排骨,年糕是年糕”。以后,不论在商场,还是在和魏宏庆的关系上,她都会游刃有余。心疼小魏一下下啊,一个和妈妈电话里“啵啵”的妈宝,甘愿为小汪去坐牢、千里单骑把腿都搞瘸了,还是没得到芳心。继续努力吧,也许续集就成了呢~

对玲子,我颇有几分代人感。王导最擅长描绘感情的细腻和无言的无奈。又精又作又赖皮的玲子,却有着难得的义气和深情,不仅对宝总,对身边的一众朋友也是如此。她那貌似乱七八糟的夜东京,其实有一箱子的明细账,她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样的女人,不论怎样曲折,都会好好地看顾好自己的一片天。为她喝彩。

剧中的商场风云、股市沉浮、插播的纪录片片段、串烧的几十首老歌,如画卷般展示了那个年代。亲历过的人们,或多或少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正如有人评论的“看似饮食男女,实则山河岁月”。

我和哥哥不仅聊了戏里的片段和感想,更多地聊起了那个年代里我们的家。哥哥说80/90年代是我们家过得最好的一段岁月,值得怀念。可不是嘛,父母终于走出了历次运动的折腾,说得俗气一点还“咸鱼翻身”了:爸爸做上了“一方诸侯”、妈妈恢复工作、作为补偿分到了市中心的大房子;哥哥和我都正值青春年少,按部就班读书工作成家生子;父母没操什么心而且早早享受到天伦之乐......

不仅是我们家,那个时代的每个人似乎都带着一股劲,真心觉得“明天会更好”。而现在,真像人们说的,贬值最大的不是钱,而是心境和对努力的认同。到处都一样,这个世界怎么了?

对于上海,其实我挺熟悉,父母两边也有很多亲戚在那里。可是,我写了这么多自己的故事,写了南京、北京、纽约,却没有提到过上海。也许,真正走心的往事故地反而无以言表;也许,当最疼爱我、把我当女儿的上海大伯走了之后,那里就成了我心里的一根刺,以至于高铁一小时的地方都成了远方。

这次看《繁花》上头了,昨天发了一个朋友圈,用了“厌气”一词,我所有的上海朋友都肯定了我。“对额”,“侬刚得邪气对”!哎呀,我都要飘了~

还翻出了侄女送给我妈、我妈转送给我的招福猫。侄女喜欢日本,去玩过好几次,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在日本买的,和玲子的有几分相似呢。

下次回国,一定要去上海,看看我的亲戚们、朋友们;看看我曾经青春起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