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几句闲嗑
文章来源: 晓青2024-05-01 18:50:48

上周去植物园拍了不少花儿,专门放也放不过来,太多了一起放看不出好来,咱就当插图吧,跟大家慢慢分享我的照片。都是相机拍的,效果比手机好很多。

这段时间在微信上国内的闺蜜们总是发小狗狗跟人一起打麻将,真的跟人一样,坐那儿还能吃、能碰,知道胡呢。开始我就想,是不是电脑弄的,现在高科技没啥不能弄的,可是看看也不像。后来看有的小视频说是真的,证明过的。我就觉得狗原来这么聪明,当然好像多数是牧羊犬,都说牧羊犬聪明吗,是不是为此牧羊犬就特别贵呢。

每次大家发这样的视频我都看,相信是真的了,就看它们各种各样的表现,确实很有趣。

一天早上我开车上班,在小区里往外走,是双向车道,我看前边一个人牵着一只狗好像要过道,我这边没有停车牌,而且他要过道也不在人行横道上,想了想就让他过吧,我就把车停下了,他看我让他了就牵着狗狗想快点过去,因为他们已经在自行车线上了,几步就过去了,对面车还没有过来呢。

这时候就看狗狗说什么都不肯走,那人就拉着它使劲想让它走,它干脆四只脚蹬住地,往后使劲,主人面朝我这边,没看对道的车来没来,狗狗却头歪向那边,后来主人看狗狗就是不走,于是回头看了看,发现对道的车过来了。

原来是狗狗发现对道很多车再往这边开呢,所以不肯过道。其实它要是听主人的,早就过去了,这么拉扯几下对道车就过来了。但不得不说,这狗狗确实够聪明的。不知道是不是它的眼神跟咱们不大一样,远远的距离它看着比较近,还是它判断的很快车就会过来,现在过道会有危险,如果是这样,它真的是更聪明了。

猫、狗、鸡、鸭我从小都养过,确实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各种故事以前也分享过一些的。现在年纪大了,不行了,养不动了,太多事儿,光跟着收拾就要命。当然也会失去很多乐趣,失去就失去吧,我喜欢安静,年纪大了更是,估计将来得老年痴呆,不说是一直折腾才对大脑有好处吗?动手指头吧,这个我还是挺乐意的,但久坐肯定对身体不好,加强活动吧,防止多坐。

最近看到海外的网友分享国内养老的信息,小点的城市养老费用比大城市低一些,但实际上还是不便宜的,也有人说小城市的服务质量也赶不上大城市,那也没条件都去大城市养老吧。

养老的话题一直都是热门的,因为人都是会老的,尤其现在人老了完全指望家庭养老是不现实的了,很多老年人非常抵触去养老院养老,也有很多自己还能行动的老人非常不喜欢找钟点工或者保姆来家里帮忙。

他们总是说陌生人来家里,天天在自己身边转来转去不方便,不习惯。我觉得不习惯这个问题开始都会有,比如我们新到一个地方,新认识一些朋友,还有很多新这个新那个,都不习惯,就包括我们买了新衣服新鞋,刚刚开始穿的时候总不会说比旧的舒服,尤其是鞋,得穿一阵子才能感觉是自己的鞋了。同理,当我们老了,不习惯就会常常来到我们身边。

如果说养老条件,国内现在比过去一些年好了太多,也许很多人感觉不到,因为他们生活在那个环境中,一步步走来习惯了它的进步,总是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肯定的,养老也属于服务业,没有服务是顶级的,都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有一个闺蜜,妈妈年纪很大了,后来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好,有点老年痴呆的样子,起初送到养老院,老人不习惯,每天感觉特别害拍,经常生病,后来她住进了老人医院,想不到感觉就好多了,跟护工相处的也不错,护工经常发视频给我闺蜜,她也发给我看,老人没有恐慌、害拍的样子,非常安静地躺那儿,护工问啥就回答啥,都说好,说满意。

才知道,北京有个养老驿站,专门给老年人介绍护工、保姆的,说是人都比较好,我闺蜜现在妈妈出院回家就去那儿找个保姆或钟点工,病了需要住院了就送去老人医院。感觉还可以,如果全部自己照顾根本不行的,她是自己做生意的,现在基本儿子接班了,但还是很忙,试想如果孩子们都上班的就根本顾不过来。

原来她一直自己照顾妈妈,妈妈吃不好睡不好,身体也不好,去了养老院一段时间好了很多,那里有医护的,专业的照顾,很快妈妈白胖起来了,但不喜欢在那儿,后来就送去了老人医院。调治后身体也是有改观的,但年纪大了不可能恢复得多好。

现在就是在家时候找保姆,病了要住院了就去老人医院。

北京队80岁以上老人不错,每月有100块钱,不能自理了给600-900的补助。这个在过去是没有的。其实,上海早些时候对不能自理的老人政府出钱给钟点工的,一个小时比自己花钱雇钟点工给的多不少呢。

很多老年人有个认知的误区,就是说年纪大了病了正常,混混日子就好了,其实往年纪大上走这条路我们从出生就开始了,一路要好好呵护我们的身体,但生活所迫,我们总有一段时间是拿身体换生活的,所以,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反过头来调整被自己祸害了几十年的身体,让它在我们余下的有限的日子里能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和稳定,这个功夫还是要下的。

年纪大的人也是要切忌躺平,吃老本或者说自暴自弃。那种说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还有几年活头,混吧,其实到头来是自己会遭更多的罪的。

很多专家现在都说,有些病长在老年人身上的,其实不是病,我们当然知道,但也不能不管呀,总要想办法缓解这些不是病的症状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不是吗?有些老年人把衰老过程带来的症状当病想要治好它,这是有点不现实,但也不能说,老了都那样,那不是病就不管了吧,就像说头发白了,脸上有皱纹了,这些东西没有人会多在意,因为它并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但腰酸背痛之类的,确实还是得想办法缓解的。

很多老年人都有退化性骨关节炎,我也有,原来回国我去健康体检中心做了一个全面体检,当时正好我刚刚伤了膝关节不久,医生告诉我有退化性骨关节炎,看我血脂有点高说让我吃降脂药,我说我的关节炎怎么办?他说,那个正常。我心想了,血脂高我可以锻炼,可以有很多替代降脂药的方法去降脂再说也没有高多少。

所以,医生们对一些老年人的症状的不在乎,让很多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很失望,没有信心,大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心情,养老的路上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端茶送水的照顾,还要有很多不怕老,不惧老,但要正视自己的老的引导。因为老年人真正怕的是意外,而很多意外都是因为老人不觉得会出现而出现的,他们忽视了有些意外出现了恢复很难这个事实,等到明白了,也就晚了。

说到雇人,首先涉及到的就是经济能力,其实不少老人经济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但因为大半生攒下的钱来之不易,攒的也不易,所以花起来就有个值不值得的问题,想到钟点工保姆来家里没有那么多需要的活儿可干,说白一点就是他们还会有闲下来的时间,就觉得花的钱不值得,不如自己将就一下就好了。

其实,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花钱要花在值得的地方,花钱享受生活,享受别人的照顾,都被看成是浪费。其实我也是一样的,但真到了需要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会比上一代人开明一些。因为我们很清楚,养儿防老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已经成为历史了,所以,不认不行了。

我觉得现在国内的养老条件比以前强了很多,想有名的泰康养老院,不少国外回去旅游的也去参观,也有人在考虑回国养老的问题,我觉得,如果有孩子在国外的,就别折腾了,离孩子远了,将来孩子折腾不起,自己想孩子了也见不到,现在想老了自己的感受还不真实。

过去我们只能在一个地方待着,所以不存在孩子随大人走和老人跟着孩子迁移的问题,现在不一样了,尤其对老年人,真是一种考验,没有办法,时代走到了今天,大家只能顺应。像那些随着孩子移民美国的老人,他们的感受并不像人们议论的那样,什么吃福利占便宜,他们在国内肯定你在这里生活的舒服,如果孩子跟他们回去他们肯定愿意回去,但孩子在这里他们也只能在这里,这种选择才是对的,不然自己在国内最后也很难。

人生有各种无奈,老了,养老的过程中,无奈最多。

还是那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我闺蜜说得好,每家有每家的情况,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确实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