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天性
文章来源: 多伦多橄榄树2024-05-08 07:34:58

读书,读一本公认的好书,应该是很让人受益的。

人们都很支持读书,读书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指上学接受教育,一种是指休闲时间读自己喜欢的闲书。

上学接受教育是让人在实际意义上的成长,这个内容不是自己决定的,是一个国家的教育部门决定的。

读闲书,是让一个自己获得另一种收益,但是,这个收益会是怎样的,往往并不取决于一本书的内容,一个人的性格和天性,决定了一个人会喜欢读怎样的闲书,也决定了一个人读完闲书以后,会在哪些方面收益。

工具书,顾名思义,就是很明确地从这本书所提到的技术知识方面来收益,这个显然不会改变一个人的天性,只是拓宽了一个人在某个技术领域里的知识面。而文学书籍,读书的人天性不同,观点也会不同。

以《红楼梦》为例吧。

有的人最关注贾宝玉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故事,有的人就关注一种社会制度下大家族的兴衰与败落,有的人就爱看个刘姥姥,有的人觉得凤辣子辣得有道理。

其实,不同天性的人,看同一本书得到的感受完全不同。

有人看着黛玉葬花,也流眼泪,几个小时都忧郁美了,也有人看着黛玉葬花就觉得她矫情,没事找事。

有人觉得贾宝玉这个花花公子没什么可爱之处,也有人就是爱他的那份痴那份傻那份身处大观园的出淤泥而不染。

人们的天性,决定了一个人看书的感受。

所以,我一直认为读书受益,也要看这个人天性如何,不同的结果,受益的方向不同。

有可能一个人越读书越是聪明可爱,也有可能一个人越读书越是迂腐僵硬,其实,这一切主要不看书上怎么说,而看一个人,会从哪一个角度去看这本书。

比如读完《高老头》,有人觉得金钱就是粪土,它埋葬了亲情和爱情,也有人觉得金钱成就了亲情和爱情,甚至成就了高贵的人格和幸福的命运。

天性,就是一个人生来的秉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真能让一个人通过读书就改变了天性,那这本书一定是一本天书。

能读懂天书的人,有几个呢。

生活中有很多唯美的事物,当然也包括很多书籍,可以说《红楼梦》是唯美的,假如从贾宝玉与林黛玉凄美的爱情故事来看的话,这本书就是写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假如从文中描述的美食和服饰的角度来看,红楼梦也是温暖而富有艺术感的。再说《西游记》也可以说是唯美的,因为最终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获取得了真经,这个结果就是唯美的,享受唯美,是很多人读闲书最重要的目的。要说受益,完全取决于一个人自己想从中找到什么自己想要的东西。

喜欢唯美的人,就是享受了一段唯美的阅读过程。爱情的纯洁性,人生追求最终得到的满足,是对人心的一种疗愈,但我们最多可以学学红楼梦里的美食,行文章法,却不可能真的让自己成为那个葬花的黛玉,更不可能活得像小说里的任何一个人物。《西游记》里的妖怪永远失败,而现实中若真有妖怪,谁又有那个金箍棒呢。

读书,其实是享受书籍的陪伴,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伴侣,选择令自己陶醉的章节或者一句话,反复阅读到自己的心灵深处,不断地证明,自己是对的。

我同意读书能让人明理,但首先这个读书的人有接受这个智慧的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就是读到哪个教人明理的章节也会翻过去的。

所以,书是一种很好的陪伴,喜欢什么样的陪伴就可以找到什么样的书。另外,书是具有很高现实意义的陪伴,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把读书的现实意义说得很透彻了。不过,读书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天性,能通过读书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善良和完美的人,本来就有善良的天性和美好的性情。

爱读书是个好习惯。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