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舅和他们的儿女
文章来源: 花似鹿葱2023-05-06 07:02:21

母亲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

大舅早年做什么?好像东北光复以后当了木工,早早就退休了。舅妈去世很早,留下四男一女5个孩子,大舅带大不容易。退休后他一直跟着大儿子住在一起。

大舅的大儿子是医生,我也不熟悉,似乎都没有怎么见过面。接触多的是老二。我叫他“文荣哥”,叫的时候要带少数民族腔调“穏荣哥”。

六十年代初文荣哥在北京体育学院上学,暑期会到我们家。当时父亲在部队,记得一个周日父亲带他到学员队,介绍说我这个外甥学摔跤的,有没有人跟他比试比试?一群一伙子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肯上前跟专业学摔跤的大男孩比试。父亲很不高兴,太不给他面子了!于是自己脱掉军装,穿着衬衫就跟文荣哥扭到一起了。没几个回合,就被摔倒了,文荣哥哪里会这么下狠手,父亲趔趄着站不稳的时候,文荣哥就把他一把扶正了!但是衬衫袖子扯破了。回家他们俩被妈妈臭骂一顿:老没老样小没小样!

文荣哥长得粗壮有力,性格却有点羞怯,慢声细语。但是非常幽默会说笑话会唱歌。他教我唱:“我家有个小毛驴从来也不骑,今天我高了兴骑上去赶集儿,得儿驾窝鱼,摔了一身泥儿!”唱的时候不能大张嘴,发声要集中在舌尖,才有效果。

到现在我还能一字不落能唱下来,还记得文荣哥挤眉弄眼的小表情。

后来我到北京,跟大哥一起去找他。他回宿舍换下运动服,然后哈腰到床底下拉出一个大盆,从里面一堆没洗的衣服里翻来翻去,找出一件他认为还干净的得体的穿上了。小小的我瞪眼望着高高大大的文荣哥,第一次知道衣服还是可以这样换着穿的。

大学毕业他回到海拉尔在一家中学当了体育老师,就极少见面了。

大舅的小儿子叫小方,也是慢声慢语一个人,哥俩太像大舅了,都是慢悠悠的性子慢悠悠地说话,据说姥姥就是这性格,三个舅舅都像姥姥,性情柔和从来不发脾气。

小方哥大概长我两三岁,1960年,父母南下离开东北后第一次回老家。我第一次去海拉尔见到姥爷姥姥还有小方哥。有一天两小孩“奉命”出去买点心,掺了一半玉米面的点心。我们想,玉米面有什么好吃。心血来潮,拿这个钱跑到照相馆去拍合照!两手空空回来居然也没有挨骂。大人们感叹一番:真有想法,真敢做主!

小方哥后来在师范学校当老师。最后一次见到他,他给我讲姥爷的故事。我们约定下次要他把姥爷的故事慢慢都讲给我听。结果一年后他到威海去看女儿,过马路时遭遇车祸就那么走了!

大舅还有他的儿子们都走了!剩下一个女儿我们的大表姐90了,健在。据说我几个月时她抱过我,可我什么印象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