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狂吠和俄乌军制的对决
文章来源: 朱头山2023-05-25 11:10:12

俄罗斯雇佣军瓦格纳首领叶夫根尼·普里戈津原来是普京的厨子,摇身一变成了私人军队瓦格纳的老板。瓦格纳在俄乌战争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最近攻克巴哈姆特就是瓦格纳的杰作。

但这个厨子越来越桀骜不驯,常常公开攻击俄军将领,对国家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最近竟然开始挑战普京了。在一次采访中,普里戈津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普京的忠诚,但他也对这场战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普里戈津称,由于未能使乌克兰“非军事化”,战争已经适得其反,而且很可能会使俄罗斯陷入类似于1917年的动荡革命中。他说,这次入侵没有实现非军事化,而是将“乌克兰军队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将乌克兰人变成了“举世闻名的民族”。

“打个比方,如果他们在特别行动开始时有500辆坦克,那么现在他们有5000辆,”“如果刚开始他们只有2万名知道如何战斗的士兵,现在他们有40万名。我们如何非军事化的?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把人家军事化了——鬼知道怎么做到的。”普里戈津还呼吁实行极权主义政策,“我们必须实施戒严令,必须宣布新的动员浪潮;我们必须让每个有能力的人都致力于增加弹药的生产。”他说,“俄罗斯需要像朝鲜一样生活几年,也就是说……关闭边界,努力工作。

普京一直在普里戈津和俄军将领间保持中立,不排除他在利用普里戈津制衡俄军将领。而这次的挑战,也可能是普京用他的口,试水在俄罗斯实行全面动员制度。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很多人认为俄罗斯可以赢得战争,这其中最大的错觉就在于他们只看到双方的国家大小(如俄罗斯人口是乌克兰的三倍),却忽略了双方的体制在战争中优劣对比。即当前的乌克兰,实际上根本不是什么民主体制,而是扎扎实实的军国专制政权。这样说才是符合现实的:一方面,在当前的乌克兰,从粮食、饮用水这种日常生活用品,到能源和钢铁这种战略物资,再到每一个劳动力和年轻人,所有的物资和生产活动,实际上都施行了日趋严厉的管制,以服务战争的需要,就是说,乌克兰将其所有的资源、人力和生产都投入了战争之中。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乌克兰,所有对战争的异议,对统帅的质疑,都被严厉打击:乌克兰政府不仅仅杜绝了不同声音的媒体,而且其安全保卫人员可以随意捕杀任何可疑人员,不需要受司法限制;总统能够随意制定国家政策而不受议会约束,当前的乌克兰政府拥有最强大的独裁者都不能拥有的权力。但恰恰是这种野蛮残酷的体制,能够最大程度上将整个国家的所有资源、人力和生产投入血腥的战场。这是一种适应战争的体制。

大国看起来庞大,却无法纠集足够的资源投入战争,小国看起来弱小,却能够无情地纠集更多的资源投入战场。在这个过程中,体制的动员能力是决定胜负之关键的关键。

事实上,很多人忘记了三次震撼世界、以弱胜强的战争。在现代战争中,动员是现代化国家赢得胜利不可或缺的关键,当一个国家开始动员而另一个却未能动员,那么就会出现令人震惊之以弱胜强的局面。

1870年,国力强大、人口众多的法国向人口国力远不如她的普鲁士宣战,人们普遍预期法国将赢得战争,但事实上,最终赢得战争的乃是普鲁士。原因很简单,普鲁士的常备军规模虽然远不如法国,但普鲁士的战争动员能力更强,俾斯麦在战争爆发后迅速动员了一百万民众加入军队,相比之下,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精兵只有40多万,很快就被一百万普鲁士军队淹没了。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国力弱小之日本大规模动员很快使得日本陆军规模超过了120万,这些军队使得日军在鸭绿江、旅顺战役中拥有比俄军多三倍的兵力,迅速打垮了俄军。俄国统帅库洛帕特金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得,日本超强的军事动员能力是俄国输掉战争的关键。


1940年,意大利希腊战争爆发,意大利国力远比希腊强大,但意大利仅仅派出了8万常备军,希腊则很快动员了50万军队,这些部队迅速打败了意大利的入侵。

与当年的拿破仑三世和墨索里尼一样,当前的克里姆林宫没有能力将他的所有符合要求的人民送到工厂和战场,也没有能力建立军国体系,俄罗斯领袖空有强人之名,却无强人之实,大战临头,不去解决战争困难,还在琢磨如何分发福利讨好民众。相比之下,如果是斯大林管理俄罗斯,当前的俄罗斯已经至少有足够的资源纠集起三百万的军队进攻乌克兰了。

普京纵容普里戈津的另一种可能,就是他要扩大雇佣军在俄国军队中的份量,不排除建立以雇佣军为主的军事制度,来抗衡乌克兰全民皆兵的军国主义制度。

世界各国的招兵制度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变。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招兵制度变革历史事件:

兵役制度:在古代,兵役制度是很常见的。每个年轻人都必须参军,通常是基于义务的要求。这种制度在古代帝国和王国中非常普遍,例如古埃及、古罗马和中国的秦朝都采用了兵役制度。而游牧民族平时游牧,战时带着马匹和武器参战,是比农耕民族更有效,更经济的方法,因此,游牧民族常常征服农耕民族,是基于在这种制度下的游牧民族具有的优势。

雇佣军制度:中世纪时期,一些国家开始雇佣军队,将军队视为一种职业,并通过支付薪水吸引士兵。这种制度最为突出的例子是瑞士傭兵,他们在欧洲各国中广受雇佣。雇佣军制度在欧洲持续存在到17世纪。东汉末年和清朝镇压太平天国时期,都是政府无力对付起义,任由各地私人募兵,曹操,刘备和曾国藩,李鸿章都是雇佣军的头儿。而沙俄帝国征招哥萨克(乌克兰的前身)这样的游牧民族在战时为帝国效命,报之于提供保护和安身之处,也算一种雇佣军的形式。

强制征兵制度: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许多国家开始实行强制征兵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年轻男性在特定年龄段内服役一段时间。拒绝服役可能会面临惩罚,例如罚款或监禁。这种制度在拿破仑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广泛采用。最极端的是苏联和中国,在苏联连女人都要到第一线当兵,还搞惩戒营,将一些犯了错误的士兵当炮灰冲在最前面。而中国国民党则抓壮丁,路上不分青红皂白将人抓去当兵,根本不管这人是一家的顶梁柱或独子,是极端残酷的暴政。共产党没干这样的事,这也是国民党失败的一个原因!

自愿入伍制度:20世纪后期,一些国家逐渐转向自愿入伍制度。这种制度允许个人自愿选择是否参军,并通常提供一系列福利和奖励来吸引志愿者。自愿入伍制度的一个例子是美国的志愿军(Volunteer Army)制度,该制度于1973年恢复,并成为美国军队的基本招募方式。

职业军队制度:在当代,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职业军队制度。职业军队由专业的军人组成,他们通过签订合同以全职或兼职方式为军队服务。这种制度要求一定的培训和资格要求,并提供军人的职业发展和福利保障。

普京还是忌惮将俄罗斯带入全面动员状态,这样会引起人民的反感。他还是想减少对社会的影响,但要对付得到西方全面支持的全民皆兵的军国主义化的乌克兰,光靠雇佣军,是否有足够的数量,雇佣军也更花钱,俄罗斯国家能否承担得起,都是一个问题。

随着俄乌战争的长期化,双方比拼的是政治,军事,经济全面的综合实力,其中也包括军事征兵制度。不过,我们应该能活着看到这场战争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