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感触良多恍如隔世
文章来源: huiling-LA美國2023-04-24 14:38:23

回国第二天,时差开始作祟了。下午和傍晚昏昏欲睡,凌晨二三点却精灵得很,这不已经把文学城的新闻和博客看了底兜天,还是毫无睡意,干脆在手机上划拉些新鲜的印象。

昨天上午在酒店吃了自助早餐,食客大都是住店的免费,若对外售票要每位七十八元人民币。偌大的歺厅里大约有二十多张二到六人的小歺桌,大约坐满一半,来来往往的食客都淡定又惬意,这是我疫情三年来,也是回国后第一次在室内堂吃,开头还戴口罩,看别人全裸脸坦然大嚼,也就豁出去了。菜品大路货,口味一般也乏善可陈。倒是饭后由朋友带着去厦门市美术馆观赏全国工笔画展、花鸟画展和师生书法展,宽敞明亮的几个大展厅里只有我们三个观众,感觉艺术还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中午十一点多钟,朋友送我们到厦门高铁站,我们是昨天晚上在携程网下单买的动车票的,因为用美国护照当ID,进动车站时通常无法刷手机码或刷脸,都得在售票处换纸质车票才能上车。我俩正想拉着行李箱去去购票厅取票,守闸门的姑娘叫住我们,说是可以直接用护照刷卡进站,我们半信半疑地看她操作,把有头像的首页压在机器上扫描,叮咚,通过了!没承想读卡器会认洋文啦!这倒给我们一个小惊喜,从此坐动车,有进(教)无类,不管是拿护照的外藉人士或者持身份证的国人,从此完全告别了纸票时代!我们不禁对国内交通方面的便捷先进系统肃然起敬!

从厦门到福州的普通动车组速度也达二百多公里,尽管沿途不断停靠,还是不到2小时就到了。我们买了头等舱,票价加保险还不到二百元,动车内干净整洁,座位宽敞舒适,我几乎在梦乡里一游就到福州站了。坐上出租车,司机挺健谈,福普(福州人讲的普通话)挺亲切,但他侃的话题却沉重:近九十岁的老爹数月前染疫逝世,医院火葬场的真相,老百姓的苦难……最后他讲:“现在福州好了!希望一直好下去,没病没灾就是福!” 这是老百姓的心声呀!

我发现久居山鸡村(洛杉叽)大农村的自己已经得了刘姥姥真传:土气而老天真,见啥都稀罕又不知所措。这不,碰上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穿越电动车永不停息的小马路时要东张西望半天,才敢拽着老公的袖口,视死如归地穿过 ;买东西付款时,别人都是掏出手机吱溜下,而我的支付宝和微信却因更新过护照而瘫痪了,只得在异样的目光下乱掏人民币,而除了粉色毛爷百元币,钱们都不认识我了,老半天才能凑合给付。中国数字货币化之快速和普及令人吃惊,不用说大小商场饭店,你即使去地摊上买根葱都有码可扫,连乞丐讨钱和尚化缘也都有两个二维码—支付宝和微信让你二选一,纸币看来已经完全靠边站了,但是对老年人和外藉人士电孑支付却是困难重重。明天一定要去银行更新ID, 希望电子支付也对我开绿灯!所幸我先生的支付宝还活着,这两天都由他玩电孑支付,人民币们乖乖窝在钱包里呢!

这次回国要处理房产,上午由房屋中介带去“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办护照中译和公证。三层楼里集中了大多数的政府职能部门,民众无须网上预约,可以当场取号排队,办理几乎一切手续如:结婚离婚死亡公证;土地房产买卖的交款办证;学历认证、亲属子女关系确认、各种文件中译英,查找各种档案,衙门一个连一个,各个部门互相配合,几乎所有问题全都能在这里得到解决。我特别赞赏办事员们态度相对和气,办事效率很高。昨晚在抽屉角落里恰好翻到了我俩八十年代的户口本和结婚证,就想要用以证明“你女儿是你女儿”,因我女儿低龄赴美,一直苦于没有国内的出生证和身份证明,我们又遣失了她的“独生子女证”,本来以为不一定能办成亲子鉴定中英公证书,但女办事员二话沒说,让我们去拐角处的“档案馆”查婚姻记录,当时我心中颇为猜疑,依稀还记得结婚证是在工作单位对面小巷里的一个居委会办的,仅是一张印刷粗糙、老大妈手写的小红纸,几十年了,能找到底案?不想奇迹出现了,办事员电脑一敲不到五秒钟,就印出了当年的结婚申请和批准表格,居然还贴着二张单人照片,而我们完全忘了还提交过照片,因为结婚照是后来拍的。霎那间,我感动了,便民措施太方便高效了!即使我己成海外游子入了美藉几十年,故乡还保留着我的足迹和历史!怪不得老话讲“离乡不离祖”!有福的福州,我回来了,我祝福和热爱您和您的人民!

4月25日凌晨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