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 宗教 · 美国 (2)
文章来源: 劳拉夫人2024-05-01 13:50:15

从苦难深渊里爬出来的孩子明显长大了,仿佛一夜之间都独立了。两个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信仰,她们开始信仰耶稣基督了。

伴随着孩子们的独立、伴随着她们对宗教的信仰,我们之间开始出现矛盾了……

 

孩子 · 宗教 · 美国 2

 

二OOO两个女儿带我们去参加一个基督教的福音营,这是美国东部地区所有的华人教会每年一度的聚会,在罗德岛(Rhode Island)一个美丽的海湾旁——罗德岛大学的校园里。

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教会,第一次听牧师讲道,第一次参加祷告,甚至第一次听讲关于耶稣的生平…… 

我有太多的疑问、困惑甚至是批判,但却被牧师们精彩的布道,确切地说,是精彩的讲演震惊了。

我们俩自文革以来,还未碰到过这么精彩的讲演,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

 

我原以为所谓的教会、牧师祷告,还不是跟电影里演的一样躲在小黑屋里嘟嘟嘟、嘟嘟嘟,宣传封建迷信,麻痹你的意志、愚弄你的思想。

哪知和我们以往受到的教育截不同这里完完全全充满激情的交流,充满人生哲理的探讨,讲演充满科学、充满了智慧和趣味。无论是长老、牧师、讲员信徒,还是准备作基督徒的人,大多是掌握着美国尖端科学技术的高学历、高智商的人。

到处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海边的空气是那么清新,和各式各样的华人(大陆来的、台湾来的、美国长大的, 男人、女人, 退休的、在职的、念书的……)交流着对神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

我们沉浸在对《圣经》的学习之中,也沉浸在和女儿们一起分享这些信息的快乐之中。

在美国罗德岛福音营(2000年)

 

如果就像这样,把基督教当作一门科学去学习,每天都有博士、硕士资历的长老、牧师们讲解《圣经》,每天都有相互交流,甚至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景中,唱赞美诗、崇拜神,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我当然愿意。

应该承认,中国的教育并不完整。多年来在共产党的教育路线指导下,我们只知道知识有两类,一类是自然科学,另一类是社会科学。我们从不知道除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外,还有一类知识,这就是宗教。

按照我们所受的教育,唯有共产主义能称得上是信仰,对于宗教一概以迷信、愚昧而称之,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其实,无论你信与不信,都要知道宗教是有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另一类知识这一课我们是在美国补上的。

 

从这次福音营以后,几乎每年到美国逢周日我们都会被女儿们叫上,固定不落地去教堂,于是围绕着宗教这个问题,我们和女儿之间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当然我们也得到了诸多收获。

女儿们很奇怪,为什么在罗德岛福音营里,我们对基督教那么感兴趣,可是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尤其是我)却产生了那么大的抵触情绪,其实这很正常。

 

当大女儿拿出那本《审判达尔文》的书时,我就清楚地意识到,信仰基督首先面临的是对我们多年以来信仰无神论的挑战。

审判达尔文、审判进化论,人不是进化而来、是上帝创造的,自然界风雨雷电、飞禽走兽也是上帝创造的,我心想:

人肯定是进化来的呀,怎么会是上帝创造的呢?孩子呀,你堂堂一个美国耶鲁大学遗传学的博士,怎么会这么无知呢?”

紧接着,他们的祷告又让我很不自在,他们称耶稣是天父、阿爸父,是最亲的亲人。我想,是耶稣基督动摇了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使孩子们远离了我们。

 

同样,信仰基督也意味着将要冲击、动摇我们许多原有的观念。

长期以来,我一直为自己拥有两个有出息的女儿而感到骄傲,圈内的朋友们也把我们俩树为培养教育孩子的楷模。没想到孩子们却认为是神拣选了他们,造就了他们,他们的一切都是神给的,简直是不可思议!

至于我和丈夫,我不认为我们是模范夫妻,我俩争吵,可是“鸡飞狗跳“和“一地鸡毛“远着哩朋友们认为我是圈内处理夫妻关系最好的

孩子们却半真半假地嘲笑我们俩争吵太多、爱的不够,当然这也是他们用《圣经》里有关“爱”的标准来衡量的。

 

我想,完了!多年以来我引以为自豪的夫妻关系、家庭业绩、我们对孩子呕心沥血的付出以及我们在女儿心目中的地位大概都要面临考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宗教面前也将要面临着全面的挑战。

每当看到他们痴迷于读《圣经》,一字一句、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的样子,我就想起了当年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怀揣红宝书的情景。

虽然共产党的些做法可能还是向基督教学习的,但是看孩子们那种虔诚让我们回忆起了以往他们会不会步我们的后尘和我们一样上当、受骗

此时我真不知道我们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呢,还是“曾经井水难识海”!

 

不管怎样,在美国这样一个比较自由(尤其是宗教更为自由)的国家里,无论怎样信仰都不过分,但在中国——我们熟悉的这块土地上,我们非常清楚“科克勃”是怎么回事。每当孩子们回国时,我都要叮嘱几遍,要他们注意安全

后来我才明白,多年来的教育让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宗教是愚昧的,亲身经历又让我们缺乏那种在内心平静的状态下对神的追求,几十年挨整治生涯给我们留下了后遗症 —— 一根恐惧的神经始终拽着我们,让我们无法渴慕神、亲近神

 

一九九九年一对台湾牧师夫妇在女儿们的介绍下回国传福音,来北京时住在我家。

当我和丈夫他们到颐和园游玩之后,就在颐和园大门口,光天化日之下,牧师居然拉起了我们一行七、八个人的手,围一个圆圈作起了祷告。

天啊!我顿时紧张不得了,哪儿还有心思祷告哦,我的眼睛不停地瞟着周围,看有没有警察发现我们,有没有行人注意我们。

祷告这在美国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共产党专政下的中国,有些人会认为你在搞什么反革命非法活动,因为此事把你抓起来拘禁审讯,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 

所有这一切,让我抵触基督教,我甚至后悔把孩子们送到美国,送到了基督徒的堆儿里,并试图把他们从宗教信仰中拉回来。

 

不仅如此,伴随着孩子们的独立也开始有了磨擦,联想起耳边不断听到同龄人对子女们的“批判”、“控诉”,我意识到这一个共性问题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势必碰到的问题。

和孩子们的关系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要重新审视他们,还要重新和他们相处。

段时间经常觉得孩子们很陌生,其实是在我忙于自己的工作时,不经意之间她们长大了独立了,她们拥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自己的思维、自己的信仰。

她们不再是躲在我身后,拽着我衣角的那个小女孩了我们这时还往往以惯性看待子女,忽视孩子成长变化中的这一拐点

 

对于这一切,和丈夫一如既往地选择了与时俱进几年来我们不断地认识美国、认识宗教、认识基督同时也不断地修正孩子们的关系

 

我们开始了解到,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早期的知识,一切科学知识都源于宗教。最早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的是哲学,再从哲学中分离出物理和化学,然后又分离出众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语言、文学、绘画、舞蹈、诗歌、音乐等知识,当初都是通过宗教的形式进行传播的

许多信仰宗教的人,同时也是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发明者和创造者,像牛顿、爱恩斯坦、莱布尼茨等。

 

美国是一个以基督教立国的国家,们从孩儿提时就信仰耶稣基督,接受“上帝创造人类”、“上帝创造世界”的教育,他们在父母带领下,进教堂唱赞美诗、做祷告、学《圣经》及至成人之后,就会在祷告中反思自己、检讨自己、摆正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把烦恼交给神、听从神的旨意、请求神的庇护…… 

 

当我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去认识宗教时,才发现宗教信仰确实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品质之一。

很快就发现了《圣经》的确是一本史无前例的最伟大的书,从《圣经》里不仅可以学到宗教知识,还可以学习到哲学、文学、艺术、甚至建筑。 

我们逐渐喜欢上了《圣经》。

经常会抱怨《圣经》翻译得太差,由希伯来文到英文,再由英文到中文,好多话句子结构都看不懂,不明白它在说什么。后来我才知道,我是在用学习自然科学的方法学习宗教,所以无法进入状态。

日本一个哲学家西田曾经说过:“神是不能通过分析和推论来认识的我们只有通过爱或者信的直觉才能够认识神“,真是一语中的、千真万确。

 

不管怎样,我实实在在地学会了“感恩”

我从心眼里感谢神,感谢神赐给了我这么多美好的经历,让我活丰富多彩所以愈来愈记住了那句箴言:

“要常喜乐、不地祷告、凡事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