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9 富裕家庭怎样教育孩子

  社会的发展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富裕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富裕家庭能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关键是生活富裕了,我们如何富教,因为富裕家庭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教育都一定是成功的。

  一、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现在的孩子,每天视野之内尽是以金钱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行为,他们从小就很自然地了解了金钱的“魔力”,加上一些传媒的不当宣传、家长的不当引导,成人社会对金钱不恰当的运用所造成的示范效应,可能使一些孩子从小形成拜金主义的价值观,给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留下巨大隐患,使富裕家庭的孩子认为钱可以买来一切东西,办到所有想办的事,从而在思想上不追求进步,生活上坐享其成,学习中不肯吃苦,最终学无所成。家长要让孩子明白钱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但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钱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而不是坐享父母的财富。

  二、淡化孩子的优越感

  一些孩子上学放学家长车接车送,上中学不住集体宿舍,在外面住宾馆,甚至还雇保姆来照顾生活。这种情况下,孩子易形成特殊的“优越”心理。如果一个孩子自小生活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中,家长不管其要求合理与否都予以满足的话,很容易导致孩子对事物的辨别等方面出现偏差,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潜意识里的优越感容易让其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交往,经常与同学产生矛盾,最后被同学孤立和疏远,而且经不起挫折,易导致情绪郁闷和自我封闭,学习成绩也会受影响。

  三、控制孩子的物质欲望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些富裕家庭的父母认为“不能让孩子像我们当年一样可怜”,物质激励是他们惯用的教子方法,而在精神上却疏于鼓励,孩子想要什么一般都能得到满足。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不等于子女的成功,孩子不能坐在父母的肩膀上坐享其成。否则会使孩子的物质欲望一步步膨胀,终有一天要坐吃山空,或由于家庭再也无法满足他们时而走上歧途。

  四、对孩子进行吃苦、节俭和劳动教育

  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带孩子去一些贫困地方,进行一些吃苦教育,孩子只有亲身体会了,才能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家长应当指导孩子合理消费,克服盲目攀比,让孩子逐步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要让孩子知道节俭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起码公德。

  五、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孩子融入集体生活中

  家庭的富裕,会给孩子带来物质上的满足,但不一定能给孩子的童年增添美丽的色彩。父母应多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参与各种活动,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淡化孩子的物质追求。鼓励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使其在同伴教育中健康成长。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