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趋吉迎祥:厌胜钱的作用之二

趋吉,是社会共同的意愿。厌胜钱的钱文和图案所表现的这种追求,有相当典型的例证。有的学者将这种厌胜钱称作“吉祥钱”、“吉语钱”、“吉语花钱”、或者“吉语品厌胜钱”、“吉利品”压胜钱等。

《隋书·食货志》说,北齐“迁邺已后,百姓私铸,体制渐别,遂各以为名”,其中一种所谓“吉钱”,或许与我们讨论的趋吉迎祥的厌胜钱有关。

从这类厌胜钱钱文吉语的内容看,大多可以归于和合如意、天下太平、招财利市、福寿康宁、加官进禄、多子多孙几类。常见的有:

和合如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老安少怀,合家安顺,仁亲为宝,敬兄爱弟,和气迎祥,和合如意,温恭俭让,一团和气,万事和合,宜兄宜弟,永保平安,和合万年;

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太平如意,平安吉庆,海内殷富,天下和平,万国来朝,海晏河清,政善民安,天下太平;

招财利市招财进宝,堆金积玉,发福生财,日有万倍,青钱万倍,田蚕万倍,四季发财,一本万利,顺风大吉,满载而归,金玉满堂,金银满堂,时时进宝,日日生财,财源茂盛,大吉利市,妻财子禄,黄金万两,生意兴隆,生意称心,发财顺利,日入斗金,太平珠宝,日兑斗金,生意兴旺,家业兴隆,如意元宝,天赐金钱,源流通宝,招财利市;

福寿康宁长命百岁,永寿延福,长命富贵,贵寿无极,福寿双全,寿享千春,万寿无疆,福寿康宁,长寿富贵,延年益寿,寿比南山,龟龄鹤寿,于斯万年,龟鹤齐寿,福寿长春,福德长寿,福寿齐增,福宁万寿,寿山福海,寿慈万寿,福寿延年,千年长寿,千秋万岁,龟鹤齐寿,福寿延长,老龙万寿,寿同日月,延龄益寿,延龄百岁,山岳其寿;

加官进禄利见大人,皇恩高厚,早登科第,独占鳌头,百禄是荷,百禄是遒,文星高照,扬名四海,五子登科,文运天开,状元及第,紫气东来,名登金榜,受天百禄,峨冠螭升,三元及第,连科及第,连中三元,文光射斗,喜报三元,皇恩浩荡,受禄于天,禄位高升,一岁九迁,一品当朝,当朝一品,官居一品,出将入相,天官赐福,指日高升,皇恩钦赐,禄位高升,封侯拜相,连升三级,平升三级,加官进爵,位列三台,金殿传胪,叁公玖卿,加官进禄,宰相状元,青云得路;

多子多孙早生贵子,喜生贵子,喜得麟儿,喜榴贵子,连生贵子,百子千秋,百子千孙,千子万孙,维熊维罴,多子多孙,红梅结子,绿竹生孙,君宜子孙,子孙昌盛,瓜瓞绵绵,子孙蕃衍,百子群芳,瓜瓞连绵,寿福多男,富贵多男,多男子寿,长宜子孙,五男二女,天仙送子,子孙千亿。

将这些钱文吉语看作重要的文化信息,从中可以窥知当时社会意识的主流形态。当时民间对于理想生活境况的向往,由此得到生动的体现。而这些资料对于当时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指定“富贵”的情形,也提供了具体的说明。

“五男二女”是较多见的钱文,或作“五男二女,叁公玖卿”。有学者指出“传世古钱中有不少是用来解除‘无后’之灾的厌胜钱。”并举出“北魏的‘永安五男’钱”。至于“五男二女”钱,论者指出:“传说周武王有五男二女,从此五男二女即被古人视为最理想的生育模式。古代没有控制性别比率的医学手段,要实现五男二女的理想,非借助巫术不可。佩带五男二女钱就是当时形形色色的求子巫术中的一种。”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说:“凡孕妇入月为初一日,父母家以银盆或□或彩画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绣或生色帕复盖之,上插花朵及通草帖罗五男二女花花样。”可见对于“五男二女”这样的生育理想,民间有普遍认同的心理倾向。

当然,以上分类并不能涵盖全部的以祈祝吉祥为主题的厌胜钱。有的钱文祝辞兼及上述多个类别。如比较多见的“华封三祝”钱,即兼及“寿”、“富”和“多男子”。《庄子·天地》写道:“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邪?’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

尽管这些吉语钱文可以看作真实宝贵的民俗史料,但是依然能够发现其中表露的正统意识形态的影响。比如,除了我们已经引录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温恭俭让”等以外,还可以看到:

正大光明,孝悌忠信

敬兄爱弟,忠君孝亲

蹈规履信,抱淑守真

忠孝传家,皇帝万岁

心存君国

志在圣贤

仁义礼智

忠孝廉节

祯,忠

忠,忠

这些钱文体现了正统道德说教对民俗生活的侵入,也反映了儒学行为规范在民间的普及。还有比较特别的一例,钱文曰“春王正月”,取孔子所作《春秋》的第一句,背文作“天子万年”。至于钱文所谓“帝道遐昌”、“帝德无疆”、“圣朝熙瑞”,“仁风载道”,“圣寿万岁”,“吾君万年”,“江山万代”,“一统万年”等等,是当政者的政治宣传,文化价值更为有限。

另外有一些钱文其中饱含人生智慧,可以作为格言来品味,例如:

满则招损

业精于勤

有忍乃济

积德乃昌

智圆行方

义出肺腑

唯吾知足

清白传家

清净道生

教子一经

运连通达,进退逍遥

为善最乐,读书更佳

闲过可惜,不学可□

其中有些内涵,也是有积极的文化意义的。其中“唯吾知足”钱,是著名的借“口”钱,钱文为“佳五矢止”,借取钱中方穿的“口”形,成为“唯吾知足”四字。钱文的结构,体现出铸作者构思的巧妙。而“清白传家”钱所表现的观念,与“招财利市”钱、“源流通宝”钱一类所体现的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相比较,也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而所谓“教子一经”,典出《汉书·韦贤传》:“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说留有黄金作为遗产,不如教子精通一经。所谓“教子一经”,与“为善最乐,读书更佳”,“闲过可惜,不学可□”等,都以劝学为主题,坚持着一种值得肯定的生活态度。

还有一枚钱值得特别介绍。其钱文虽然涉及政治生活,但是与一般以空言颂扬皇帝圣德者明显不同,是关心社会史的人们不可以忽视的。钱文正面为:“替天行道”,背面为:“庚子保清灭洋”。显然,这是史称“义和团”的社会运动的文化遗存。

另外还有一些钱文,与前面所举列的内容多有不同,例如:

物我同春

福在眼前

人生一乐

乐无事宜酒食

都体现出一种比较自然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在分析当时的社会意识和民俗倾向时参考。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