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6 直觉

  创造性思维活动应该有助于开拓创造者的思路,克服思维障碍,发现研究对象中一般人看不到的内在联系,获得全新的思想观念、设计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创造性思维方法不但要求创造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要善于联想,要及时捕捉灵感,还要具有敏锐的直觉。

  6。1 直觉的基本概念

  直觉是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运用有限的经验知识直接组合问题结论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是不通过逻辑推理而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直接洞察。在创造发明中,有些新概念、新设想并不是通过理论推导或经验归纳获得的,而是在长期工作后直接领悟出来的,这就是直觉。因此直觉可以认为是一个人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洞察力,是未经渐进的精细的逻辑推理,而以简化的逻辑程序作出的推断,是一种创造性领悟。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一般都会用到直觉的思维方法,爱因斯坦曾说: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他把科学创造原理的思想表达成这样一个模式:经验——直觉——概念。就创造性思维来说,关键是直觉,通过直觉提出作为创造成果的概念、判断和假说。所以,直觉同联想、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方法有密切的联系。直觉是各种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综合,在较短的时间里,综合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方法,并在灵感阶段充分表现出来。例如,创造主体在研究问题时,问题意外地突然得到解决,这就是直觉的作用。

  直觉不仅是对事物表面的生动直观的推想,也是对事物规律性的一种猜测。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创造主体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思考某一问题时,在其大脑中突如其来地产生了使问题得到解决的答案;另一种是创造主体在观察中闪现出的具有独创性的设想,导致了未曾预料的创造。直觉可说是经常运用的。例如,读一篇文章时,觉察到某个句子不通,并不是通过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所得到的结论,而是一下子就觉察到它有毛病。只是由直觉得到的可行的结果不是常有的。直觉的实质是逻辑过程的压缩、简化,而采取了“跳跃”的形式,在瞬间猜测出问题的答案,即某种思维组合在大脑中一下子建立起来,是简化的思维组合。在运用直觉方法后,创造主体要证明这种直觉产生的结果是否可行,还必须把产生结论的整个逻辑过程、客观过程充实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创造性思维的完成。直觉成果的可行是在许多直觉成果的不可行上建立和得到的,可行的直觉特别是意义重大的直觉,就创造个体来说遇到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丁粒子的发现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从事基本粒子研究时,凭直觉判断出重光子没有理由一定比质子轻,很有可能存在许多有光的特性而又有比较重的质量的粒子。当时理论上并没有预言这些粒子的存在,正是直觉判断使丁肇中选择了探索新粒子存在的科研课题。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使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比质子重的光特性粒子———丁粒子。

  6。2 直觉的特点

  由于直觉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所以直觉除了具有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综合性

  直觉是联想、想象和灵感等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综合,所以直觉方法具有综合性的特征。思维主体运用直觉思维总是从总体上观察、认识事物后便作出某种判断,而不像运用逻辑思维那样,先分析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然后再综合认识事物的全局。

  2。突发性

  直觉的产生具有突发性。什么时候到来,由什么因素触发,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当思维主体在思考提出和解决某一问题时,在思想上往往表现为一种“顿时领悟”,而非层层深入、逐步明确地认识事物,答案就忽然在脑海中闪现,通常是由于受到某种启发物的触动而得到问题的解答,这种启发物一般与问题在客观上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努力实验,勤于学习,取得足够经验和知识是产生直觉的客观基础。例如:

  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负责从事股票和黄金交易的刘金宝,一天晚上,他在住地餐厅里接到从纽约打来的电话,他的朋友布朗先生说:“美国总统里根遇刺”,他全身神经高度集中,职业的敏感性使他迅速拿起电话准备购买纽约的黄金。此时,路透社情报器传来的消息:“里根遇刺消息未被证实”,刘金宝庆幸自己没有盲动,虚惊一场。

  接着,餐厅里的电话又响了,布朗先生再次告诉他:“消息证实,里根遇刺了,现在黄金市场比较混乱,你要抓住时机啊!”布朗先生说得十分认真、自信和肯定。刘金宝被感动了,凭自己的直觉,他相信这消息是可靠的,他火速拿起电话,毫不犹豫地在纽约黄金市场购买大量黄金。他放下电话,心怦怦直跳,脸色煞白,他想,如果布朗先生的消息是假的,则损失无法计算。

  约摸过了几分钟,路透社情报器传来消息:“里根遇刺一事已证实,现已被送进医院抢救!”刘金宝差点叫起来,又冲进房间,再次购进一大笔黄金。此时,里根遇刺的消息传遍全世界,金价迅猛上涨,由780美元/盎司一直上升,当升到800美元/盎司时,他眉毛一扬,果断地对自己说:该抛了,随即抛出了购进的所有黄金。

  此时,路透社情报器再次传来消息:“里根经抢救,已脱离危险”。至此,金价开始下降,直到回复到原来的780美元/盎司。

  仅仅10多分钟,这一进一出,刘金宝为中国银行赚到了许许多多。

  3。思维速度的瞬间性

  思维课题在头脑中的出现和解决,令人感到几乎是同时发生,以至于思维主体凭借正常记忆能力只能记住思维结果,而忘记了思维过程。直觉思维者究竟怎样在一瞬间看出问题的实质而作出的判断,思考者自己并不明确,这与思维者头脑中潜意识参与了思维过程是分不开的。例如,阿基米德为什么在浴盆溢水的观察中找到“王冠之谜”的答案并发现了浮力定理呢?这与直觉思维活动是分不开的。我们想,阿基米德寻找到答案的这次洗澡不会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吧!而原来洗澡为什么又没有发现浮力定理呢?阿基米德接受了国王的任务,即在不损坏王冠的情况下证明王冠是否是纯金的。他想:金子比银子比重大,如果王冠中掺有银子,而王冠与制作王冠的金子重量一样,那么王冠的体积必定比制作王冠的纯金的体积大。于是,阿基米德自然就试图通过比较王冠与纯金(同重量的金)体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这种推理是对已知事物性质的推理。但问题在于王冠的形状太复杂,计算不了体积。怎样才能知道王冠的体积呢?正是在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于大脑的情况下,当他进入浴盆时,才突然顿悟出来:浸在水中部分身体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可能有此消彼长的关系,由人体而想到王冠,这样王冠的体积也就有办法知道了。在入浴时产生直觉即构成新的神经回路的瞬间,阿基米德是不可能进行严格推理的。只是后来他总结了各种物体在液体中的情况,才得到浮力定理。我国有曹冲称象的故事,可曹冲不知总结,否则我们要称浮体定理为曹氏定理了。

  4。思维环节的间断性

  直觉思维不存在逻辑思维那样的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思维环节。直觉常常是在原来思维方向上发生中断,并转移到另外一个思维方向上来得到新成果的,是思维主体随机发生的信息组合。它在一瞬间由观察事物的总体就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呈现出思维环节的间断性、跳跃性。

  5。思维结果的猜测性

  逻辑演绎思维,只要根据真实,思维形式正确,结果必然真实。而直觉思维具有猜测性、试探性。例如:

  有一次,美国艾士隆公司董事长布希耐为公司业务陷入疲软而束手无策。心烦意乱之时,他驾车到郊外散步,看到几个孩子在玩一只肮脏而且异常丑陋的昆虫,简直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布希耐凭直觉意识到,某些丑陋的玩物在儿童心理上占有位置,如果研制一套“丑陋玩具”,也许会有好的市场前景。这只是布希耐凭直觉的猜测,事实是否如此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于是他部署自己的公司研制了一套“丑陋玩具”,迅速推向市场。结果一炮打响,而且引发美国掀起行销“丑陋玩具”的热潮。

  从此艾士隆公司开发的这类新品种极尽丑陋之能事,例如“疯球”、“粗鲁陋夫”,臭得令人作呕的“臭死人”、“狗屎”、“呕吐人”等,售价也超过正常玩具的水准。但出乎人们预料的是:这些玩具问世后一直畅销不衰,其中仅“疯球”一种已销售近千万个。“丑陋玩具”给艾士隆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6。直觉的可行性

  直觉是瞬间的顿悟,是思维程序的高度简缩,是神经回路的新组合,越过了许多中间的环节,一下子将答案呈现在眼前,随后又把简缩的程序再逐步地显现出来,证明结论是否可行,以构成假说。

  直觉产生的结果是否可行,同样分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两个方面的可行性。科学的直觉由客观事物所决定,也受到形成时的背景知识的影响。例如:

  美国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是以玉米为对象,专门从事遗传学的研究,她的工作方法与众不同,喜欢一个人想问题,有时候跑到树荫底下或玉米地里琢磨,冥思苦想。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建立起分子遗传学的概念,麦克林托克就超前提出染色体遗传基因内有“转座因子”的设想,这种设想的提出不是依靠推理而是完全依靠直觉获得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才在细菌中发现了“转座因子”,此时人们才认识到麦克林托克超越时代的理论具有先见之明。到1983年,80多岁的麦克林托克才以其40年前的这一成果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文学艺术创作的直觉源于生活,但不是对生活机械、简单的再现;因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情节毕竟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直觉方法使创造主体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有所强调,塑造出比现实生活表现更深刻、更本质的典型艺术形象和情节,这样才能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

  6。3 直觉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直觉在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具有怎样的作用呢?在创造活动中,创造主体需要依靠直觉对材料、方法进行选择。完全用周密的推理、有计划的组织而进行创造的活动,就个体创造性思维来说是不多的,也是力不从心的。创造者选择研究什么样的问题,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艺术家选择创作怎样的主题、结构、手法等都需要直觉来帮忙,这源于直觉的预感功能和抉择功能。

  在创造活动中,创造者凭借卓越的直觉能力能够预感到某一方面的工作有价值、某一类研究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将来在这个方向上有一两个关键问题会得到解决,从而导致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这也就是所谓的直觉预感功能。即直觉在创造活动中可以帮助创造主体作出某种预见,直接预见某种事物的结果,直接提出新概念,作出新的判断,从而可以有效地进行创造活动,以达到创造的目的。例如:

  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鲍林是美国理论化学家,他把量子力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分子结构研究,在搞清楚复杂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物质聚合力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分子结构研究需要应用X射线衍射等精密测量方法,对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的要求很高。有一次,鲍林的一名研究生告诉他,说某个分子的结构已经研究出来了,请他看看,鲍林既没有查电子衍射资料,也没有画图,只是沉思了片刻,就对研究生说,你所提出的结构在角落里打架了,没有空间,原子塞不进去呀。研究生开始还不相信老师的话,觉得老师这么一看就能够发现问题真是不可思议,回去后一查数据,果然是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不由得对老师肃然起敬。而鲍林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判断时,既不是单靠推理,也不是只用形象思维,而是靠直觉,靠顿悟。

  由此可见,直觉或顿悟是在艰苦的思维劳动基础上产生的认识飞跃,这种飞跃往往以豁然开朗的灵感形式表现出来,是潜意识的产物,有时候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一下子全解决了。

  直觉对于创造力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在创造活动中,当创造者需要对几种可能性进行抉择时,各种可能性孰优孰劣难以分辨,这时人们可以先凭直觉进行判断,或许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此外,在创造性思维的验证阶段,当证据不足时,直觉也是人们不可缺少的思维工具。例如,1900年,普朗克提出光量子假说后,物理学家们面临这样的抉择:究竟是通过修改旧理论来维护古典物理学,还是另行创立新的量子物理学?许多人选择了前一条路,而爱因斯坦以他非凡的直觉能力,选择了后一条道路,结果抉择正确,创立了“光量子假说”而发展了量子理论。

  直觉往往又是创意的源泉。有很多人其实是靠直觉在处理事情的。任何时候人都会有预感,仅仅是时常忽视它,或者当做不理性的无用之物,不信任直觉而已。大部分有创意的人都懂得直觉的重要性,他们先处理一些明显无用的信息之后,面对有矛盾的地方,他们凭直觉下结论,看起来有点神秘,其实却正是创造力经由直觉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机。直觉较为丰富的头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相信有超感应这回事。

  (2)曾有过事前预测到将发生什么事的经验。

  (3)碰到重大问题,内心会有强烈的触动。

  (4)所做成的事都是凭感觉做的。

  (5)早在别人发现问题前就觉得有问题存在。

  (6)也许有过心灵感应的事。

  (7)曾梦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8)总是很幸运地做成看似不可能的事。

  (9)在大家都支持一个观念时,能够持反对意见而又找不到为什么如此的人,是相信直觉能力的人。

  例如:

  化学家固特异就是一位直觉能力很强的人。有一天,他在实验室中同往常一样在努力做实验,不小心将实验用的橡胶掉到桌下备做它用的硫黄上。他遗憾地叹道:“花了好大的劲,全废了。”于是一边发牢骚一边尽力清除粘在橡胶上的硫黄。但硫黄已经渗入橡胶内部,很难除掉。“干脆扔掉算了”,但又觉得好不容易做出来的弃之可惜,就随手放到桌边,碰巧桌旁的炉火烧得正旺。“今天算白干了”!沮丧的固特异想,并准备回家。然而,他无意中摸了一下放在桌边的橡胶,这一摸非同小可,橡胶居然有了前所未有的优异弹性。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件事具有重大意义。于是,他冷静了一下,用两手把橡胶拉长,橡胶的异常特性使他更为吃惊,即使用两手拉也不断,相形之下,以前的橡胶最多如同年糕一用力就拉断。结果,一种前所未有的具有优异弹性的橡胶发明出来了。

  直觉作为一种创新思考方法是指,通过对事物或问题作总体考虑和思考,在一瞬间领悟事物或问题的某方面本质,从而做出自信是正确、实际上却带有猜测性的某种判断。直觉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一种思维现象,一种普遍运用的认识事物、思索问题的思考方法。它不仅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艺术发展史上曾“屡建奇功”,而且至今仍在人们各方面的实践活动中广泛发挥着重要作用。

  6。4 直觉的训练

  每个人虽然都具有直觉,但不同的人所表现的直觉能力是不一样的,如何引导人们自觉地培养直觉能力、增强悟性,是开发创造力的重要任务。培养直觉能力、增强悟性并没有现成的方法,其必要前提是勤于思考且要进行科学的思维,这样才有利于直觉和悟性的形成。

  直觉同个人的知识、见识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知识贫乏或知识结构不合理都会限制直觉的产生。见识与知识又不尽相同,见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见所闻的总和及对客观世界的总体认识,它包括人的阅历、经验和信息获取与处理等综合能力。孤陋寡闻的人不可能有敏锐的直觉,直觉只有在开放和交流的环境中才容易被诱发,所以要提高人的直觉能力,还必须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见识。《世说新语》中曾介绍的神童王戎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王戎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7岁时与很多伙伴一起玩耍,有一天大家在路边看见一棵李树,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果实,同伴们纷纷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动,有人问他为何不动,他说:“李子树在路边,结这么多果子却没有人摘,说明这果子肯定是苦的。”同伴们尝后,果然是苦的。王戎对李子的直觉是同他对李树的知识和生活常识直接相关的。

  此外,直觉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还可以通过训练使之得到提高。下面介绍的几种训练直觉的做法仅供参考。

  (1)练习预测未来。这并非玄学似的占卜,而是在事前充分发挥想象力来进行的设想。比如你正要见某人,不妨先预测他的相貌、衣着或他谈话的方式。

  (2)想象自己怎样应付正要发生的事。

  (3)重视心里的感觉。比如你正在见面的人,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得体,根本没有漏洞,而你的内心却有怪怪的感觉,就算说不出原因,也要重视内心的感觉。

  (4)沉思默想是培养直觉的好办法。

  (5)利用象征。任何一件平常的事物,都可以用象征手法表现出另一种意义。这样的训练,将使你直觉得到很多可观的创意。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