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0章 公西赤

  公西赤(前509一?),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鲁定公元年(前509),卒年不详,小孔子42岁。相传他与父母相处非常和睦。《淮南子·齐俗训》曾记载说:“公西华之养亲也,若与朋友处。”对待父母也很孝顺,时刻关心着亲人的冷暖和温饱。据《论语·雍也》篇记载,他曾被派出使齐国,临行前来不及与亲人告别,安排其生活,特请同门师兄冉有向孔子求粟,代他敬养父母。从而得以忠孝两不相误。当时孔子答应给粟六斗四升,冉有一再增加,最后给了八十石粟米。孔子知道后责备冉有说“赤之适齐也,乘肥吕,衣轻裘。吾闻之,君子周急不继富。”(同上)认为君子应该周济生活急需之人,而不应该为富有之人添富。由此可以看出公西华的生活是比较优裕的公西华从学于孔子后,对各种场合宾客接待礼仪有特别的兴趣,立志从事相礼活动。他曾自述其志向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佣焉。”〔《论语·先先进》)即是在祭祀或同外国v会的场合,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可仪。孔于称赞他军“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同丰)即是说宗庙集会,诸侯同的会盟,不是国家大事是什么呢?如果他只做一个小司仪,又有谁能做大司仪呢?言下之意,说明公西赤所从事的职业看似卑小,实际关系到国家大体。正因为公西赤熟习礼仪长于应对,所以孔子曾特别派他出使齐国,孔子死后,公西赤全权操持了先生的葬礼。总之,公西赤以善长礼仪应对而闻名。孔于称赞他“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论语·公冶长》)而且对门人弟子说:“二三子欲学宾客之礼者,于赤也。”(《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号召弟子向公西赤学习宾客接待之礼。可见公西赤在这方而确有过人之处。其同门师兄子贡给了他一个较全而的评价:“志通而好礼,摈相而君之事,笃雅其有礼节也,是公西赤之行也。”(同上)可谓中肯。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起,历代统治者祭祀孔子,公西赤也一同受到祭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邵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又加封为“拒野侯……”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