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于乱世之中显能臣身手

  以严法整肃吏治

王猛上任伊始便明法峻刑打击权贵。由于苻坚的信任,地位逐渐上升,成为权倾内外的前秦宰相。为了知恩图报,他顶住各种压力,继续其整肃吏治的政治行动。打击氐族豪强中的顽固保守势力。终于使整个社会焕然一新。

前秦为氐族贵族政权。公元329年,氐王蒲洪依附于羯族首领石勒所建的后赵政权。公元350年,蒲洪称大单于、三秦王,改姓苻。苻洪死后,其子苻健继任大单于,扩展领土,西入关中,进据长安。公元351年,苻健建立大秦朝(史称前秦),自称天王,定都长安。苻健在关中发展生产,减轻赋税,优待汉族士族地主,尊崇儒学,政权逐步巩固。公元355年,前秦天王苻健死,其子苻生继位。苻生不仁,极端残暴,导致社会动荡,盗贼横行,豪强称霸割据,苻健之侄、东海王苻坚便于公元357年发动宫廷政变,杀苻生,继任大秦天王,建元永兴。

苻坚登极后,大举贤才,选拔和任用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尤其是重用了一批汉人官员,根据其才华授以官职。其中,结识并重用汉族隐士王猛,对前秦政权的巩固与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苻坚上台之初,前秦人心涣散,贵族自重,统治手段极为落后,朝纲废弛,王权不彰,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非常激烈,要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统治机构,确立秩序,整顿吏治,振肃纲纪,加强中央集权。

公元357年六月,王猛被苻坚任用为始平令,治理今陕西咸阳至兴平一带地方。当时,地方氐族豪强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地方官吏形同虚设。王猛到任以后,便明法峻刑,严厉打击恃势犯法的氐族贵族,杀了一批凶恶之徒,远近震动。氐族贵族为此对王猛既怕又恨,便诬陷王猛滥施刑罚,王猛因此被诬下狱。不久,苻坚召见他并质问他说:“你难道不知道为政之本当以德化为先吗?你到任才几天,就杀了这么多人,岂不是太残酷了吗?”王猛苦口婆心地对苻坚说:“陛下看得起我,派我来这里替陛下翦除凶猾之徒。如果我不能除尽强暴,安宁百姓,便有负陛下的信任,愧对期盼安居乐业的百姓,宁愿一死而谢天下。陛下责臣刑酷,难道陛下不知道治理已经稳定的天下要用礼义仁德、治理混乱之邦必须要靠严肃法纪的道理吗?”苻坚听了王猛的话,立即醒悟过来,他觉得王猛“治乱邦以法”这句话正迎合大秦的处境,适合治国安邦的需要。于是,苻坚对众臣说:“王猛真好比夷吾、子产再世,是一个忠臣啊。”他不仅立刻释放了王猛,还任他为中书侍郎,执掌枢密。公元359年,为了治理这个乱邦,苻坚又以王猛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同年十月,王猛再升任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十一月,又迁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成为前秦宰相。十二月,苻坚再授王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衔,特准留宿宫廷以备顾问,并授以遴选官员之贵。

王猛作为一个汉族布衣,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连被破格提拔,成为权倾内外的前秦王朝宰相,年仅36岁,可见,苻坚对王猛的才干何等重视,治国之心又何等迫切。王猛的升迁,引起了皇亲国戚以及马背上打天下的氐族老臣的妒恨。有一个特进衔的姑臧侯樊世,出身氐族豪贵,又是辅佐前秦高祖苻健打下关中的开国元勋,他一贯狂妄骄横,对王猛这么一个汉人布衣的官职直线上升非常不满。一天,他遇见王猛,当面讥讽王猛说:“我们耕田,你倒来吃自在食!”王猛素来看不惯樊世的霸道傲慢,便反击道:“我不但教你耕田,还要令你烧柴煮饭。”樊世恼羞成怒,咬牙切齿地说:“我发誓要把你的人头挂在长安城门上,办不到这一点,我誓不为人!”王猛将樊世之言报告了苻坚,苻坚生气地说:“不诛杀这个老氐,怎能建立纲纪,整肃百官!”正巧,樊世进宫言事,在苻坚驾前,他与王猛发生分歧,争执起来。樊世一跳面起,就扑上去要殴击王猛。苻坚见状,大发雷霆,命宫廷侍卫把樊世拖出斩首。文武百官看着王猛,连气都不敢出。自此以后,再无人敢诋毁王猛了。前秦天王苻坚通过重用王猛,打击了氐族旧贵族的气焰,有利于王猛放手执行新治,建立统治秩序。

得到符坚如此信重,王猛更加知恩图报,继续其整肃吏治的政治行动。

特进、光禄大夫强德,是先王苻健妻强太后的弟弟,好倚仗权势,酗酒闹事,凶恶强暴,公然抢劫百姓财产和子女,是京兆一大祸害。公元359年,王猛兼任京兆尹,一上任便逮捕强德,上奏指控其罪行。在苻坚的命令下来之前,强德的尸首已陈列在闹市上示众。等到苻坚派使者快马赶来宣布赦免令时,为时已晚。

王猛与另一位大臣、性格刚强直爽的邓羌合作,两人在朝廷同心合力,纠举罪犯,对氐族权贵的报复毫不畏惧。仅数十天时间,权贵豪门、皇亲国戚之中,犯法被诛杀和免职者就多达20人。通过整肃吏治,打击氐族豪强中的顽固保守势力,一时间法律严明,令行禁止,“百僚震肃,豪强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行”。苻坚此时感慨万千,他说,“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法纪,也才知道天子的地位的尊贵啊!”

开创政通人和的新局面

王猛用他的政绩阐明了一个道理:一旦先进的文化把握了相对落后的群众,必然会引发社会经济的飞跃式发展。

王猛在整顿吏治的同时,厉行改革,力图实现国富兵强。他撤除冗官,选拔贤才,外修兵革,内尊儒学,劝课农桑,因而社会稳定,政通人和。

苻坚本是汉化很深的外族君主,他对王猛以法治乱、以礼致太平的一套主张非常赞赏。在王猛的建言下,他重视儒学,注重国家教育,下令恢复了太学和地方官学制度,广修学馆。他作出规定,提出郡县官员要由精通一经以上的人充任,公卿以下的子孙都要接受儒学教育,凡有学问、才堪任事、清修廉直、孝悌力田者,全都旌表鼓励。他还恢复了魏晋时期的士籍制度,禁止玄学空谈和图谶神学。他经常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考中而擢升叙用者一次就达83人。

王猛建议苻坚注意人才的提拔和任用。苻坚深以为然,授命王猛主掌这方面的工作。公元361年底,苻坚下诏,令各州郡各县保荐“孝悌”、“廉直”、“文学”、“政事”等各方面的人才,详加考察,予以录用。凡地方推荐之才确有真才实学,便一律奖励,如保举非人,则一律处罚。因此地方上不得不尽心尽力,请托贿赂,人情面子,全行不通。即令是皇亲国戚,没有才能的人也不能做官。这些政策,提高了各级官吏的素质,一大批汉族寒士被提拔上来。在五代十六国中,苻坚政权人才济济,这是前秦政权能称雄北方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猛还致力于劝课农桑,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在王猛的建议下,苻坚前期以偃甲息兵、休养生息为基本国策;大力提倡节俭,禁止后宫穿锦着绸,不准衣着曳地;不搞大规模的官殿建设;灾荒年景,一再减免租赋,苻坚多次派官吏巡行郡县,劝课农桑,表彰“力田”。为抵御旱灾,苻坚下令关东地区开渠引水灌田,发王侯以下及富豪之家的童隶仆人3万多人打通泾水上游,凿山筑提,修成水道,使关中地区大片山地和盐卤土地得以灌溉,百姓得赖其利。王猛还下令在北方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以提高产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北方社会经济很快得以恢复。

尤为可贵的是,王猛向苻坚提出了“黎元应抚,夷狄应和”的主张,废止了当时盛行的胡汉分治制度,并发展胡族经济,推动了少数民族部落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王猛任宰相的17年时间里,前秦内政大修。王猛性格刚烈,正直果断,清廉严谨,善恶明朗。在他的主政下,前秦国家富裕,武力强大,人民安居乐业。在十六国之中,惟有前秦政权达到了这种境界。

如此政治和经济,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还是一名制胜沙场的名将

前秦建立后,北方仍是割据政权林立,处于纷争局面。为巩固统治,在改革内政的同时,前秦也加强了对其他政权的进攻,力图统一北方。王猛在前秦统一北方的事业中运筹帷幄,立下了赫赫功勋。

公元369年七月,东晋桓温进攻前燕。慕容二度向前秦求发援兵。苻坚举行御前会议征求意见,很多官员都不同意发兵。惟王猛主张与燕国联合作战,首先击退桓温,待燕国力量削弱,然后轻取燕国,以求一举两得。苻坚非常赞赏王猛的意见。

击退桓温后,燕国大势已去。灭燕条件已经成熟。太和五年(公元370年),苻坚命王猛统邓羌、张蚝、杨安等,率步骑6万,开始了灭燕之役。

王猛破关斩将,攻占壶关(山西长治东南)和晋阳(山西太原南),洞开了通向邺城的大门。慕容倾国而动,命慕容评统军40万阻击。两军相遇于潞川(今浊漳水)。慕容评驻军不动,力图利用王猛孤军深入的弱点拖垮秦军。这一带水源不足,饮水奇缺,慕容评霸占山、泉,军民用水一律缴绢,绢一匹,水二石;樵采柴草,亦得缴钱。慕容评钱绢山积,前燕士气被瓦解殆尽。王猛遣郭庆领兵5千,乘夜绕道燕军后方,袭击慕容评辎重,烧个罄尽,火光冲天,映照邺城。慕容焦急恐惧,遣使怒斥慕容评:“王,高祖之子,应以宗庙社稷之忧为忧,为何不恤战士和勋劳,专以聚敛为务!府库及内藏珍宝财货,朕愿与王共有,岂能独爱。若贼军冒进,国破家亡,王所有钱帛将安置何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快将钱帛散给三军,以克敌制胜为当务之急,并敕令慕容评立刻出战。”慕容评被逼向王猛挑战。王猛慷慨誓师:“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当竭力死战,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国家。受爵明君之禄,应狃觞父母之室,此其时也!”秦军士气昂扬,破釜弃粮,呐喊冲锋。一比七,前燕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王猛对手握精兵强将的邓羌寄予厚望:成败在此一举,非将军不足以破劲敌。邓羌乘机要挟:“如果任我为司隶校尉,公勿以此战为忧。”王猛直言相告:“此非吾所能决。”邓羌不悦而退。秦燕鏖战甚急,邓羌高卧不动。形势危急,王猛被迫从权从宜,答应邓羌。邓羌挥部往返冲杀,燕军受挫败退。是战歼敌5万。秦军乘胜追击,又俘斩10万。王猛东逼邺城,号令严明,军无私犯,法简政宽,很快安定了邺城周围的民心。秦军攻城,邺城兵变,开城投降。慕容统十余骑出逃,被秦军追获,前燕亡。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