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汉高帝——刘 邦

  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在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金刘庄的一户普通农民的家庭,他的父母亲甚至连名字也没有,所以后来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立传时,只好这样写:“父曰太公,母曰刘媪。”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父亲被称为刘大叔,母亲被称为刘大妈。刘邦原名季,就是“老三”,直到做了皇帝后,觉得名字实在不雅,才找来文人学士精心推敲,改名为邦。邦,就是国,有经邦治国的大名,才可以不负皇帝统治天下的重任。

  年轻时的刘邦,既不喜欢读书,又厌恶农耕生产,整天四处游荡,结交游侠,但他为人豁达大度、胸怀大志。刘邦曾在咸阳服徭役,30岁的时候做了泗水地方的亭长,后来因为私放刑徒,藏匿到了芒、砀山,开始网罗自己的武装力量。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同年9月,刘邦在旧友萧何、曹参等人拥戴下,聚兵3000人于沛县,杀死县官,举起反秦义旗,被称为沛公。第二年四月,刘邦投奔项梁,屡次与项梁侄子项羽协同作战。项梁死后,刘邦与项羽共奉楚怀王熊心为领袖,自己则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继续坚持反秦斗争,成为反秦的主力。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秋,当项羽率领起义军和秦军主力决战巨鹿时,刘邦受楚怀王派遣率所部向关中挺进。他迫降宛城,攻占武关,于公元前206年10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入咸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当刘邦看到华丽恢宏的阿房宫时,羡慕不已,想留居宫中,经樊哙、张良等人劝说而醒悟,出城驻于霸上。

  同年12月,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拥兵四十万入关。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刘邦因兵力不敌,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违反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占有巴蜀、汉中之地;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分封后仅一个月,诸侯开始火并。刘邦乘机平定三秦,再度占领关中。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声讨项羽杀害楚怀王之罪,发动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

  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屡屡败北。但刘邦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因此,旗下逐渐聚集了一大批良臣强将,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樊哙。并最终在垓下一战,设下十面埋伏,陷项羽于四面楚歌之中。项羽被迫“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刘邦获得了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

  刘邦消灭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大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了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封妻子吕氏为皇后,嫡子刘盈为太子,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刘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皇帝。

  刘邦当上皇帝后,为了巩固汉王朝的天下,实施了一系列的治国方略:他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先后消灭韩信、彭越、英布(黥布)等异姓诸侯王的割据势力。他认为秦代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败亡,于是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他还接受娄敬强干弱枝(强本弱末)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十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以充实首都。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田租,十五税一,与民休息,号召逃往山泽者返回本乡,返乡者恢复爵位和田宅;对战争期间卖身为奴者给予解放;士兵复员归家,从事生产,豁免其徭役等。他还继续推行秦代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并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且加重租税等,以此来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秦朝灭亡后,漠北的匈奴趁机南下,重新占据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初,匈奴不断南下侵扰汉的边郡,公元前201年,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自率大军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计谋,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汉时匈奴单于、诸王之妻的统称),才得以脱险。此后,鉴于国力尚未恢复,刘邦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称帝以后,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处。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刘邦于是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他命萧何以秦律为根据,重新制定律令,即“《汉律》九章”。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全国的统一。

  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对,只好作罢。

  公元前196年,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的战斗中,胸部中箭受伤。第二年3月,创伤复发,病势危重。刘邦召列侯、群臣进宫,吩咐左右宰杀白马,要众臣歃血为盟,宣誓从今以后,凡不姓刘者不能封王,没有功者不能封侯,谁违背这个盟约,天下人可以共同讨伐他。又命令陈平立即从燕地赶回荥阳,协助灌婴驻守,以防各诸侯国乘机作乱。然后召见吕后,嘱咐后事,吕后问他:“萧相国之后,谁可以接替他?”刘邦回答:“曹参。”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刘邦回答:“王陵,并由陈平辅助他。陈平足智多谋,然而不能独当一面。周勃朴实,没什么文化,但是,今后安定刘家天下的,非他不可,可以任他为太尉。”吕后再问后事,刘邦摇摇头说:“后事恐怕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刘邦由一个游手好闲的市井混混到毫无责任心的小小乡吏,再到运筹帷幄的起义领袖,继而又迅速成长为一个眼光远大成熟的帝王,这在别人看来几乎不可思议,却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这与其过人的用人谋略是分不开的。在刘邦称帝后的庆功大会上,刘邦自我解析的一席话就说明了自己何以为帝的原因,他说:“要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讲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我比不上萧何;讲率军百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比不上韩信。但我能任用他们,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才是取得胜利的原因。”所以说,尽管刘邦为了巩固皇权,而编造出那些神话来证明自己“君权神授”,但就凭他自己的用人策略,也足以取天下而以刘姓代之。

  公元前195年4月,刘邦在长安长乐宫崩逝。时年62岁,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今陕西咸阳以东35里处)。年仅16岁的太子刘盈即皇帝位,是为汉惠帝。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