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刘秀的前世今生

  第一位登场亮相的,是我们这部大戏的主角,也是东汉在位时间最长,年龄最大,儿子最多的皇帝刘秀。

刘秀,字文叔,无外号,荆州南阳郡蔡阳县人。据史料记载,刘秀身高七尺三寸(约172厘米),高鼻梁,大嘴巴,额头突兀犹如圆日,且长着很好看的眉毛和胡须。按当时相书上的标准,单从外表来看,刘秀属于能成大事的猛人。

据说,大凡猛人,尤其是能青史留名的猛人,一定都有着不同凡响的身世。

作为一条基本规律,刘秀也不能例外。翻开老刘家的族谱,遍查刘秀的祖宗九代,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位敢于在历史这条大街上挂牌开店、扬名立万的主儿,刘秀有着一位更为勇猛的祖先——刘邦。

“刘秀的祖宗们”

话说刘邦通过个人努力,在开创大汉实业公司成为首任老板的同时,也生了一个名叫刘恒的儿子。虽然刘老板对这个儿子不怎么待见,只让他掌管了一个名叫代的又穷又偏远的子公司,但刘恒却是穷人富命,在阴差阳错之下,反而接了刘邦的班,成了大汉公司的第四任老板。我们知道,刘恒便是汉文帝。

又话说汉文帝百年之后,汉景帝刘启走马上任,成了大汉公司的第五任老板。刘启在打理公司业务的同时,也致力于人类的繁衍事业,在其辛勤劳作之下,一枚硕果瓜熟蒂落,刘发降生了。刘发长大后,被刘启安排到长沙发财,做了长沙子公司的老板,即长沙定王。依次下去,刘发的儿子刘买长大后做了舂陵子公司的老板,即舂陵节侯。

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春不常在。出于垄断的需要,大汉公司的第六任老板刘彻在各子公司大力推行推恩令。这一公司章程的出台,其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大子公司变成小子公司,小子公司变成小小子公司,小小子公司变成没公司。于是乎,到刘买的儿子刘外这一代,公司混没了。为了生活,刘外只能去给总公司打工。

刘外是一名成功的打工仔,在其不懈努力之下,终于跻身总公司的管理层,成为大汉公司郁林郡分公司的经理,即郁林太守。在刘外的垂范之下,刘外一脉的子孙们纷纷走上打工的道路:刘外的儿子刘回官至巨鹿都尉;刘回的儿子刘钦历任济阳(县)令、南顿(县)令。

刘钦,就是刘秀的父亲。

公元前6年,时任济阳令的刘钦迎来了他的第三个儿子——刘秀。

根据史书记载,和历史上所有牛皇帝一样,刘秀出生时大显异兆,即夜有赤光,室中皆明。这一奇异现象,在为老刘家省去了一笔照明费的同时,也引起了刘钦对这位初生孺子的无限遐思,为此,刘钦还专门请卜者算了一卦。卜者似乎很识货,他神秘兮兮地告诉刘钦,这是吉兆,预示着刘秀将来会很“贵”,而且贵不可言。

贵不可言便无须再言,打发卜者走人后,刘钦还有事情要做,即给这位贵不可言的儿子取个名字。

取名字是个技术活儿,和今天许多父母为给子女取名字翻经阅典绞尽脑汁一样,刘钦也需要给自己的儿子取一个响亮的、有深意的名字,但刘钦却注定不会为这件事损失脑细胞了,因为在关键时刻,上天又帮他把这事给办了。

公元前6年,济阳县内的禾苗长势旺盛,庄稼大获丰收,这一令人喜悦的景象启发了刘钦,他因此为自己的儿子取名为秀。

古汉语中的秀,就是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抽穗饱满丰实的意思。

作为刘外一脉中混得较锉的一位,刘钦是否感到对不起列祖列宗,已经无从查考了。但值得肯定的是,刘钦是幸福的,他有一个温馨的小家。

刘钦的妻子樊闵都,是南阳郡名士樊重的女儿。樊闵都不但温柔贤惠,而且是位英雄母亲,她一气为刘钦生下三儿三女,即大儿子刘演,二儿子刘仲,三儿子刘秀;大女儿刘黄,二女儿刘元,小女儿刘伯姬。

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再加上对小儿子刘秀的无限期望,如此下去,刘钦大致也就知足常乐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上天注定不会给刘秀一个美好的童年。在刘秀9岁那年,刘钦死了。

刘钦一死,家中顶梁柱倒坍,抚养孩子们的重任就落到樊闵都身上。虽然刘秀的叔父刘良不时给以接济照顾,但一个寡妇抚养6个孩子,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

对樊闵都一家来说,刘钦的死,不仅是苦难,更是灾难。然而,在这种苦难加灾难的日子里,樊闵都一家没有倒下,而是坚强地挺了过来。樊闵都把6个子女全部抚养成人,无一夭折。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有理由相信,樊闵都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在不久的将来,樊闵都还会看到两个有出息的儿子。

“山寨版刘邦”

这两个儿子,一个是刘演,一个是刘秀。不过在当时,这两个儿子并无优异之处。

大儿子刘演,爱好一项名为“游侠”的体育运动,终日走狗斗鸡,搅得邻里不得安宁,是个典型的混世魔王。按照刘演自己的说法,他这是在模仿祖宗刘邦。

小儿子刘秀,爱好种地,常常蹲在地里一天都不出来,死心塌地当起了农民。还是按照刘演的说法,刘秀的爱好与自己祖宗刘邦的二哥刘喜极为相似。

游侠和种地,这两条路是两兄弟自己选的,本无可厚非。但做哥哥的刘却一定要侮辱一下弟弟刘秀,似乎不这样就显不出他老大的存在。刘演从骨子里瞧不上种地这行当,他不时教训刘秀道:你怎么还种起地来了,和咱祖宗刘邦的二哥刘喜一般没出息。

刘秀无语,照样我行我素。

好在,历史有巧合,却不会重复。

刘喜侮辱刘邦不种地,结果不种地的刘邦做了皇帝;刘演讥讽刘秀种地,结果种地的刘秀做了皇帝。

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答案,估计只有历史自己知道。

刘演和刘秀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刘秀的学业”

公元14年,劳作于田亩之中的刘秀看到了希望,他得到了一个到长安上太学的机会。

太学,与今天的大学仅一点之差,而在事实上,无论于形于实,它都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现实意义上的大学。

与今天的大学不同,两汉时期的太学还有一个无法比拟的长处——包分配。

根据着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的考证,汉时在太学学习的学生,毕业时按照成绩分为两等,当时称科。甲科出身的为郎,乙科出身的为吏。郎官留在皇宫里做侍卫,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便外放担任官职(如太守、县令等)。考乙等的则返回其家乡所在地政府任吏职(普通公务员),如果表现好,将来还有机会调入皇宫升任郎官。

这就意味着,只要能够上太学,也就步入了公务员的行列,也就拿到了到朝廷这个大食堂吃饭的饭票,小到生活质量,大到理想抱负,一切都没有问题。问题是,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如何能砸在自己身上?

按照当时的规矩,要想成为被馅饼击中的靶子,必须属于两类人:一类人,得到名臣名士推荐;二类人,官宦勋贵之后。

刘秀正是后一类人。

虽然老爹早逝,虽然家道败落,但刘秀仍有着显赫的身世。往小了说,刘秀是长沙定王刘发之后,爷爷老爹都当官;往大了说,若要跟当朝皇室攀亲戚,没准就能攀出个刘皇叔来。刘秀虽没生在糖罐里,但生在了罐沿上,到底还是沾了点甜味。

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刘秀激动地扔掉锄头,告别母亲及各位兄弟姐妹,踏上了到长安求学的路。

从刘秀所在的蔡阳县到长安,图上直线距离大约是400公里,而实际距离,估计800公里都不止,在交通基本靠走的当年,算得上很遥远。但不论如何遥远,刘秀毕竟走完了这段路,这是他人生中面临的第一次大考验,也是他终生的财富。

怀疑这一结论的朋友,不妨徒步走上几百公里试试。

“勤工俭学之出租驴”

路是难走的,走完就好了。到达长安后的刘秀很快适应了太学的学习生活。

但还没适应几天,刘秀同学就痛苦地发现,尽管自己精打细算一再节约,身上的盘缠还是用完了。所谓民以食为天。又所谓上学事小,饿死事大。即将挨饿的刘秀同学不得不睁大眼睛,盼望着从天上砸下个金元宝来。

金元宝没砸下来,倒砸出头驴来。

原来,一直睁着大眼的刘秀发现,长安是座大城市,大到人在这城市里走路会觉得很累。为了让自己走路不累,一些人便去寻找脚力,正是有马的骑马,有牛的骑牛。但在当时,牛马的价格都不菲,并非寻常人家能买得起。于是,商机便在这一问题的背后展露出来:有钱的人家多买些牛马,出租给买不起坐骑但付得起租金的人。在士农工商存在严重等级偏见的当年,干这行的很少,竞争不是很激烈,所以出租坐骑是门很赚钱的行业。

在取得这一重大发现后,刘秀决定,也要去买匹骡马,干出租拉活,一则解决温饱问题;二则自己偶尔骑一骑,加上自己满脸福相,走在喧嚣的长安大街上,定然十分拉风(好歹也算有车一族)。

但问题是自己都快饿肚子了,做生意的本钱从哪里来?刘秀一番冥思之下,决定去找舍友韩同学。据说,这位韩同学有两大特点,一是人如其名,有些憨;二是家境殷实,有余款。正所谓花掉的钱是自己的,没花掉的钱是别人的。韩同学的余款,刘秀要拿来用用。

见到韩同学后,刘秀开门见山讲明来意。

刘秀道:兄弟看准了门赚钱的生意,不忍独吞,特来与你分享。

韩同学问:嘛生意?

刘秀答:买牛马出租,你出钱,我出力,赔了算我的,赚了是大家的。

韩同学略加盘算:赚了有钱分,赔也赔不到自己身上,关键还不用自己出力,这样的买卖,干!

韩同学毕竟也只是个同学,他的钱,买不起牛马,仅够买头毛驴的。于是,将来的皇帝刘秀,暂且落难,做起了出租驴的生意。

史载:(刘秀)资用乏,与同舍生韩子合钱买驴,令从者僦,以给诸公费。

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出租车行业的最早记载,也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最早记载。这则真实的历史故事还蕴含着一条简朴而实用的生意经,有心的读者不妨找一找,试一试。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