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近现代东南亚

  16世纪到18世纪末,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地区进行了300年的殖民掠夺,把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近代东南亚历史是一部被西方列强侵略、占领、统治的纷繁错杂的殖民地历史。除泰国之外,其他东南亚国家都被不同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和统治过,只是时间的长短和宗主国不一样而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作为殖民者都在这里留下了侵略的足迹。

殖民主义的东来,给东南亚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也改变了东南亚国家历史发展的方向。帝国主义对东南亚的殖民统治和对东南亚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资本主义性质经济的发展,新的社会阶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促成了东南亚民族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一、早期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活动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是推动西欧国家走上殖民侵略道路的重大事件。在此之前,意大利商人控制了东西方贸易,地中海沿岸地区成了欧洲的贸易中心。1453年,土耳其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从埃及、红海到东方的航路为阿拉伯商人所控制。无论是海上的香料之路还是陆上的丝绸之路都受到了堵截,欧洲的贸易中心已从地中海沿岸地区向大西洋沿岸地区转移。开辟一条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已经显得十分必要。

马六甲海峡是东西方航行要道,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中国南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因而间接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它因临近马来半岛上的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中东及南亚地区通往东亚的一条主要海运通道,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海上枢纽,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由于海峡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葡萄牙殖民者在1511年7月,通过武力侵占了马六甲,从而标志着本地区殖民主义时代的开始。

葡萄牙殖民者以马六甲为基地,对东南亚其他地区进行侵略。它先派兵入侵马鲁古群岛,垄断香料贸易,继而派人到暹罗、缅甸进行活动。

马鲁古群岛是丁香和肉豆蔻的重要产地。这里的香料输出,一直是由爪哇商人在产地收购,然后转运到马六甲。葡萄牙殖民者企图在产地低价收购,然后运到西欧市场进行高价出售,牟取暴利。殖民者千方百计要排挤爪哇商人,以便垄断香料贸易。1511年12月,葡萄牙殖民者从马六甲向马鲁古群岛派出了第一支远征队,但未能到达香料最多的产区帝多雷和德耶地。1513年,葡萄牙殖民者从马六甲向马鲁古群岛第二次派出远征队,这次他们顺利地到达了帝多雷和德耶地。但由于两个地区的苏丹相互敌对,都想寻求葡萄牙人的支持。所以他们都向葡萄牙人提供一批香料,同意葡萄牙在岛上建立商馆。

但葡萄牙人很快在马鲁古群岛上遇到了西班牙的竞争。葡萄牙人控制了经非洲好望角到东方的航路后,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寻找另一条航路。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1519年,麦哲伦开始了环球航行。1520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占了墨西哥。1521年3月,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到达了菲律宾群岛。由于麦哲伦干涉当地人民的内部事务,激起了人民反抗。马克坦岛的人民在他们领袖拉普拉普的领导下迎击西班牙殖民者,杀死了麦哲伦。11月,麦哲伦船队的残留人员到了香料群岛的帝多雷和德耶地,得到了大量的香料。西班牙船队的“维多利亚”号12月返航,它横渡印度洋,绕道好望角,于1522年5月回到了西班牙,他们售出运回的香料,取得了惊人的利润。

西班牙人在马鲁古岛的出现,引起了葡萄牙人的抗议。

1529年4月,双方签订了《萨拉戈萨条约》。两国同意,以马鲁古群岛以东17度线为界限,划分两国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使马鲁古群岛处于葡萄牙人的控制之下。

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被授予从麦哲伦海峡到好望角之间的地区贸易的垄断权,为期15年。同时还具有多项特权,如拥有武装、缔结条约等。于是,东印度公司马上筹集资金六万八千英镑,为重新远征东南亚做准备。1682年,英国在爪哇的万丹设立了在东南亚的贸易总部。

英国人在万丹建立商馆的时候,荷兰人早已到达这个地区,它为争夺葡萄牙人控制的香料贸易垄断权进行了4年的斗争。英国人一进入东南亚,就碰到了荷兰人的竞争。荷兰的商业比工业更为发达,对外贸易超过了国内贸易,海运业的发达,使它有了“欧洲马车夫”的美誉。作为欧洲的马车夫和代理商,由于海运事业发达,荷兰人有了充当经纪人的经验。荷兰又能用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办法筹集资金,因而又能够拥有巨额的流动资金,这是东印度公司无法比拟的。因此,在这场竞争中荷兰人占据了优势。

1595年,由荷兰远方公司派出的第一支远征队在霍特曼的率领下绕过好望角前往东南亚。1596年6月到达爪哇的万丹,1597年8月,这支远征队回到了荷兰。1598年~1602年,是历史上称为航海狂的时期。荷兰各个贸易公司纷纷派出远征队,不少荷兰船只到达东南亚各个重要港口。1598年,就有22艘荷兰船开往东印度,其中有13艘绕道好望角,9艘船经过麦哲伦海峡。内克率领的舰队到达万丹时,万丹人正在进行反葡萄牙人侵略的斗争,同意荷兰人在那里进行贸易,使他率领的4艘满载胡椒的船只能回到荷兰。这个舰队还有4艘到了马鲁古群岛的安汶、班达和德那地,并在隆塔尔建立了商馆。1599年和1600年,荷兰人带回香料获得的利润率高达百分之四百。

1602年3月20日,荷兰也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荷兰国会授予东印度公司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地区的贸易垄断权,为期21年。公司还享有许多特殊的权利,诸如缔结条约的权利、修筑城堡的权利和拥有军队的权利,甚至还有司法权。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发展非常迅速,机构也很庞大。其资本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十倍,说明在海外贸易方面,资产阶级统治下的荷兰比封建贵族统治下的英国更占优势。

英国和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垄断香料贸易而进行的斗争一直都持续不断,但真正的冲突却是从1615年在班达群岛开始的。英国人在韦岛受到荷兰人的阻击,向万丹的英国商馆求援。1616年,万丹派出的增援力量赶到班达。由于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英国接受了荷兰提出的条件,即英国人不能帮助韦岛的居民反对荷兰,荷兰人入侵韦岛时不干涉英国的活动。如果荷兰人占领了韦岛,英国商人就要撤出去。但是,韦岛的英国代理商亨特说服了韦岛和兰岛的居民把岛屿让给英国东印度公司。结果,荷兰人很快就攻占了韦岛。1618年12月,一艘荷兰船从暹罗的北大年到达爪哇的万丹,被英国扣留和烧毁。对此,荷兰人采取了报复性的措施,摧毁了英国在爪哇雅加达的商馆。

为扩大自己的阵地,荷兰加紧对爪哇和马鲁古群岛的侵略。1619年,荷兰殖民者侵占雅加达,并在3月12日把它改名为巴达维亚。1621年,侵占隆塔尔岛和兰岛。

二、殖民体系的形成

经过300多年的殖民争夺,至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西方列强统治东南亚的状况是:英国占有缅甸、马来亚、文莱、沙捞越、沙巴和新加坡,面积共101万平方公里;法国占有越南、老挝、柬埔寨,建立法属印度支那联邦,面积共74万多平方公里;荷兰占有印度尼西亚群岛,建立了荷属东印度;面积190余万平方公里;葡萄牙占有东帝汶,面积为1.8万平方公里;美国取代西班牙,占有菲律宾群岛,面积为29.9万平方公里;只有泰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沦为殖民地,但英、法两国通过协议,以湄公河河谷为界,划分了双方在泰国的势力范围。

1.西班牙、美国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

从16世纪中叶开始,西班牙逐步在菲律宾建立起一套殖民机构,对菲律宾人民实行统治与掠夺。西班牙国王任命总督作为其在菲律宾殖民统治的唯一合法代表。在以总督为首的中央政府之下最大的行政单位是行省。行省分为民政省份和军政省份。他们代表殖民政府中央机构一手包揽各省的军政财法大权,统率军警、处理政务、征管贡税和主持法庭。殖民统治的地方基层政权是镇和村。他们负责征收赋税,摊派徭役,强制征购物品及审理民事案件,构成了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工具和基础。

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特点是政教合一。西班牙是信奉天主教的国家,在殖民扩张时特别强调让殖民地人民改宗天主教。王室为所有远征的队伍配备传教士,并承担其旅程的费用。与拿枪的殖民者不同,传教士们主动学习当地语言以接近菲律宾人和宣传教义;开办慈善福利机构,利用医术、学识吸引广大人民信教。传教士们的努力不仅从思想上软化了菲律宾人民反征服反殖民统治的斗志,利于殖民统治的建立和巩固,而且扩大了教会的势力。在中央,教会可以影响总督的决策,在总督出缺时大主教甚至可以代替总督行使其职权。事实上,教会已成为殖民统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为巩固殖民统治,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极力推行西班牙文化和天主教。殖民当局颁令菲律宾人接受西班牙姓和教会给予的教名。教会广建学校,在学校里使用西班牙语教学,课程是神学、西班牙文学等。西班牙文化和天主教深入到菲律宾人的生活,改变了菲律宾的传统文化。

美国是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的。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进行古巴战争期间,美国海军次长西奥多·罗斯福命令海军上将杜威摧毁在马尼拉湾的西班牙舰队。1898年8月,美军攻占马尼拉。同年12月10日美西签订的《巴黎条约》规定西班牙把菲律宾群岛割让给美国。

2.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

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是从马六甲开始的。马六甲原来是葡萄牙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殖民地。后因荷兰、葡萄牙两国之间的争夺,成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占领马六甲以后,采取的是软硬兼施的手段,实行高度垄断贸易政策,并把政治势力扩大到整个马来半岛。

荷兰攻下马六甲后,委派马六甲总督负责马六甲的一切事务,另外设有一支武装力量,镇压人民的反抗。同时,荷兰殖民者还向当地居民征收各种赋税。他们采取包税制,承包人以公开招标的方式来决定,以出价最高者承包。这样无限制地提高税收额,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贸易垄断是荷兰殖民者获取高额利润的主要手段。

18世纪50年代,整个爪哇都处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之下。1750年,万丹成为荷兰的保护国,1755年,荷兰殖民者利用马打兰封建主之间争夺王位的斗争,把马打兰分裂为日惹和梭罗两个附属于东印度公司的小国。

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殖民掠夺采取两种方式:实物定额税制和强迫供应制。其主要目的是建立欧洲式的封建剥削制度和对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垄断。荷兰利用这些制度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主要产品,按照垄断价格在欧洲市场出售,牟取暴利。另外,他们还在直接统治地区推行奴隶制度,把贩卖奴隶作为发财致富的一种手段。

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尼西亚的殖民掠夺,严重地破坏了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并从印尼掠夺了大量财富。1800年,为适应国内工商业资产阶级参与对印度尼西亚等地殖民活动的要求,解散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把公司所拥有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政府直接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殖民统治,并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其核心是恢复旧的封建殖民制度和旧的剥削方式,如:重新恢复荷兰的贸易垄断地位,实行保护关税制;又恢复了实物税制和强迫供应制;剥夺土着王公的经济利益,干涉王宫内政。

3.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

英国对东南亚的殖民侵略晚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但它在18世纪30年代以后,殖民势力发展迅速,成为东南亚地区殖民势力最强的国家。

1600年12月31日,经英国皇家特许,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正式成立,它垄断了从好望角至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期限15年。东印度公司的成立有利于英国进一步发展东方贸易,扩大殖民侵略,同时为伊丽莎白女王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后来,其还掌握了殖民地的军事和政治统治权,成为英国殖民扩张的工具。

17世纪40年代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为寻找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强烈要求其对海外殖民扩张。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殖民侵略,东南亚的缅甸、马来亚以及加里曼丹岛上的沙捞越、沙巴和文莱等国家和地区均被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两大敌对国家英、法为从荷兰手中抢夺印度尼西亚,展开了紧张的角逐。1811年~1816年,英国统治了印度尼西亚,并把它划分为四个区:马六甲、苏门答腊、摩鹿加群岛和爪哇。1909年英国同暹罗签订了《曼谷条约》,英国以放弃它在暹罗的治外法权为条件换取了对马来半岛的吉打、玻璃市、吉兰丹、丁家奴四土邦的控制权。1914年又侵吞了南部的柔佛,与上吉打等四邦统称为马来属邦。这样,马来半岛上所有国家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4.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

法国殖民者对越南的野心由来已久,殖民侵略先遣队的传教士和商人早在17世纪初就到了越南。1858年,当英国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印度大起义时,法国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1860年底,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法国立即卷土重来,海军上将嘎纳把一支海军中队和三千名陆军从中国调到西贡,由于当时阮朝的腐朽无能,军队缺乏战斗力,最后被迫于1862年6月5日与法国签订第一次西贡条约。这标志着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的开端。1863年,法国又在中南半岛扩大其侵略,通过签订法柬条约使柬埔寨处于法国的保护国地位。但法国的殖民统治不是一下子就建立起来的,他们不断采取软硬兼施的外交、军事手段,逐步扩大其在柬埔寨的殖民统治。大约又经过了30年的时间,法国才将柬埔寨国王的权利完全剥夺,使柬埔寨成为法国的殖民地。1893年,老挝也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三、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东南亚殖民地化的结果,使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即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和西方式教育的推行,一个新知识分子阶层形成了。他们所学到的西方思想、文化、历史、科学技术和组织形式,以及对自己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新认识,促成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从外部环境来看,1899年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日本的崛起和1905年战胜俄国,1911年中国的辛亥革命以及甘地领导的反对英国统治的不合作运动,这些都激发了东南亚知识分子阶层的民族主义热情。在此背景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南亚民族主义运动逐渐兴起、壮大。

1.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在殖民地条件下,印度尼西亚的民族资产阶级一出现就受到压制,他们很少有活动余地。在许多经济部门,他们无法立足。只有在编制业、花裙业、烟草加工业和制盐业中办一些小厂,在印尼的种植园经济中,民族资本所占的比例很少,到1910年,只占21.2%。在商业方面,民族资本的力量也十分薄弱。印尼的民族资产阶级人数少,资金不足,是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印度尼西亚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方面发展缓慢,政治上不够成熟,它未有能力担当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大任。它没有找到指引自己走向胜利的思想武器,没有办法提出符合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政治纲领,使伊斯兰教现代主义在民族主义运动的初期阶段有着较大的影响。印尼的民族主义呈现出多元化,工人运动、农民运动、民族主义运动一开始就有一定的规模。1908年5月20日,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印尼知识分子在雅加达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组织——至善社。它是印尼历史上第一个民族主义组织,第一次提出了要提高印尼的民族尊严问题,对印尼的民族觉醒有过启蒙作用。但它不参与政治斗争,没有提出争取国家独立的口号。其关心的是文化教育方面的问题,未能关注印尼人民迫切追求的民族独立问题,从而变成一个改良主义的组织,会员也日渐减少。

1909年~1911年,印度尼西亚的商人在各地建立了伊斯兰商业联盟。它是印尼资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组织,比至善社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个全国性的民族主义组织,制定了较为鲜明的民族主义纲领,但仍未提出更加明确的政治要求。1914年,东印度社会民族联盟成立,它是印尼的荷兰社会民主党人和印尼的革命知识分子的政治组织。它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在印尼历史上有过重大影响,是1920年成立的印尼共产党的前身。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印尼民族解放运动才发生了根本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越南一直是法国的殖民地,在法国的统治下,其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农民失去土地等等。殖民者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用封建剥削方式盘剥越南农民,造成广大人民生活非常贫困。殖民者有意识地保存越南社会落后因素,民族资本发展缓慢,越南从封建社会转化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的阶级出现,新的思想的影响,使越南在20世纪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1896年,勤王运动被法国殖民者残酷地镇压下去,但越南人民的爱国斗争从来没有停下来过。1897年,法国殖民者开始实施的第一次“开发”计划,使越南社会出现了新因素,人民在寻找新的救国道路。

中国戊戌变法前后,一些中国书刊传入了越南,如:《中国魂》、《饮冰室文集》、《新民丛报》等等,使大批越南知识分子接触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思想。他们认为越南只有进行改革,开通民智,培养人才,振兴民族工商业,国家才能富强,恢复独立。在20世纪初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越南的民族解放独立运动也兴起了高潮。1936年,在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领导下,4,000工人在西贡、河内、海防等城市里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示威游行,使法国资本家不得不对工人的要求做出让步。例如8小时工作制在各地实行起来,工人的工资也有所增加,这证明了越南的工人阶级在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领导下已成为越南人民反帝斗争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3.缅甸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缅甸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大举入侵,缅甸社会经济和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经济主要是满足英国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利润的需要,缅甸完全成为英国商品的倾销市场、原材料产地、投资场所和廉价劳动力市场。在英国的残酷奴役和剥削下,缅甸人民的生存状况不断恶化,同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缅甸资本主义成分的增长,民族资产阶级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压制,殖民统治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的苦难,促使缅甸人民觉醒,起来为争取独立而斗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是必然的。

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英国在缅甸推行西方式教育,以培养殖民统治所需要的人员。因而,在英国当局开办的西方式学校里,一批缅甸青年受到西方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他们把所学到的西方观念与传统的佛教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缅甸人在社会和教育方面应该享有和英国人一样平等的权利。缅甸知识分子的产生,是英国殖民统治的直接后果,也使他们成为缅甸社会中最先产生民族意识的政治力量。

20世纪30年代,由一部分仰光大学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政党——“我缅人协会”成立。他们主张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缅甸完全独立。在他们的积极宣传下,缅甸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4.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898年8月14日,美军占领马尼拉后,当即宣布成立军政府,对菲律宾实行军事统治。此后,美国还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建立起美国式的殖民统治体系。

19世纪末美国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因此,它竭力把菲律宾建成垄断资本原材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1913年,美国颁布《安德伍德—西蒙斯法》,实行美菲间的完全自由贸易。自由贸易政策对菲律宾经济发展产生了双重影响。在农村,美国殖民当局保留了菲律宾的大地主土地占有制度。在文化上,为使殖民统治“长治久安”,美国在菲律宾大力兴办学校,培养大批受美国文化同化的菲律宾人。1908年,还成立了第一所美式大学——菲律宾大学。教育的发展有助于菲律宾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但又阻碍了菲律宾民族语言的形成和菲律宾民族文化的发展。

为争取独立和自由,菲律宾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终于迫使美国在政治上作了让步。自从美国入侵菲律宾以来,这块土地上的抗美战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20世纪30年代,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有利于菲律宾的变化。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经济。1934年3月24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签署颁布《泰丁斯—麦克杜菲法》。法案明确经十年过渡后准予菲律宾成立自治政府,然后独立,1946年7月4日宣布菲律宾成为独立的共和国。这无疑是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取得的成果。

5.新加坡、马来亚和文莱的民族解放运动

新加坡、马来亚和文莱一直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20世纪20年代以前,新加坡各族人民的反英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911年12月,孙中山到新加坡宣传革命道理,激起新加坡各族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激情。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影响了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新加坡的传播,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194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新加坡5万工人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庆祝自己的节日,把反帝反殖民斗争推向了高潮。

马来亚民族解放运动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的。20年代,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影响下,马来亚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建立起一些马克思主义小组,为马来亚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30年代,一部分马来知识分子在印度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产生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并于1930年4月正式成立了马来亚共产党。共产党提出了在民族民主革命阶段的两大基本任务,即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1938年,马来亚知识分子组织了“马来亚青年联盟”,抨击殖民制度,揭露苏丹将国家出卖给英国,提出要驱逐英国人。

1888年9月,文莱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06年,英国为了加强对文莱的控制,迫使文莱签订了一个新条约,条约规定英国派遣一名驻扎官到文莱。从此以后,驻扎官掌握了文莱的全部实权。由于英国的殖民掠夺,文莱的经济成为一种极为狭窄的单一化经济,以生产石油产品为主,满足英国垄断组织的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文莱还没有产生任何政党和政治团体,其民族独立运动也没有出现。在亚非人民反帝反殖民斗争的鼓舞下,1956年才诞生了第一个政党——人民党。他们的目标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

就在文莱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时候,英国政府为平息人民反英情绪,炮制并颁布了文莱第一部宪法。但宪法的主要内容还是维护苏丹及其家族的统治地位,使英国殖民者的统治趋于稳固,却完全违背了文莱人民的民族民主要求。1962年,文莱进行了反英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起义遭到镇压。但这次起义充分反映了文莱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和英勇斗争的精神。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