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章 病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

  第一节 病人的常见心理护理与保健

  “病人”一词过去常指躯体有疾患的人,但现代社会的“病人”其外延和内涵已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指传统医学意义上的躯体疾患的人,还包括那些患有各种心理疾病的人。然而,不管是何种病人,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其心理反应都是十分复杂的。病人的心理活动会影响疾病的发展,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已成为不容否认的事实,因而心理医生和医务工作者应当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需求。

  一、病人的一般心理特点

  1.精神抑郁

  抑郁是病人最常见的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情,它主要是由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引起的。病人常表现出对疾病的康复无信心,感到悲观、失望、沮丧,对其他事情无兴趣,高兴不起来。常伴有失眠、睡眠浅而多梦、食欲下降、进食无味、体重下降、性欲下降等症状。它通常有五种特征:

  (1)悲哀的、低落的心境。

  (2)消极的自我意识,含有自我谴责、自我责备、自我贬低等。

  (3)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回避他人。

  (4)睡眠、食欲和性欲的丧失。

  (5)活动水平上的变化,有时具有激忿的形式,但更多的是悲观、失望、无助等。

  值得注意的是,病人的这种精神抑郁状态,不同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抑郁发作,后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往往伴有情绪低落及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迟缓等三个基本症状。

  (1)抑郁病人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表现为心里忧郁苦闷、无精打采、失眠早醒、愁容满面、唉声叹气,比平时更显得意志消沉,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甚至厌世,回避交往,有生不如死之感。

  (2)思维迟缓。表现为联想缓慢,想事费力,有“脑子不灵”了的感觉,常有自卑、自责、负罪和疑病等观念。思维缓慢及自我评价降低。表现思考能力下降,患者常常感到思维变慢了,脑子不好使了,各方面能力都下降了;常常自疚自责,自我评价过低,明明学习工作很好,却对自己事事不满意,将自己过去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都说成是滔天大罪,甚至认为自己罪该万死,是导致自杀、自残的主要因素。

  (3)精神运动迟缓。患者精神运动明显抑制,联想困难,言语减少,语音低沉,行动缓慢。有时闭门独处,淡漠亲情,无力学习、工作,不能料理家务,严重者不语、不动、不吃。表现为活动减少、多卧少动、举止极慢,或独居一隅,甚至言语和动作的抑制可达到或接近木僵程度。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如常常出现食欲、性欲明显减退,明显消瘦,体重减轻;失眠严重,多数入睡困难,恶梦易醒,早醒,醒后无法入睡,常表现出晨重夜轻的规律等。因此,临床上要注意区分作为一种普通现象的抑郁状态和作为一种精神障碍的抑郁发作,后者就不是仅仅依靠心理护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要寻求专门的心理治疗。

  2.焦虑、恐惧

  焦虑乃是一个人感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忧郁。生病本身就是一桩不愉快的情绪刺激,容易形成不良的心境,从而容易出现焦虑或消沉的情绪反应。具体表现在疾病初期对病因及疾病转归,尤其是预后不明确,产生与疾病无关的焦虑,或是对病因、疾病转归和预后等的过分担忧。男性可能会为一点小事吵吵嚷嚷,而女性则多可能表现为抑郁哭泣。尤其是当遇到病情有变化,或做特殊检查,或准备手术时,情绪更易激忿,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动辄生气,甚至任性。也有的会出现一些反常行为,如有的人突然梳洗打扮、理发刮脸;有的挥笔大量书写;有的狼吞虎咽地吃东西等。有的患者惧怕诊断不清,常常到几家医院就诊,反复询问医务人员;有的患者惧怕证实诊断而不敢在医院求医;也有的病人明知自己有病但又怕别人提及自己的病痛,而在他人面前故作谈笑自如以掩饰自己的恐惧、焦虑的情绪。

  3.脆弱、易激动

  当人患病的时候,个体情绪极不稳定,容易变得特别敏感、脆弱。表现为行为、情感退化,不能忍受疾病带来的压力及痛苦;同时还要顾及疾病对自己的家庭、工作、前途带来的影响,因此常常感到周围一切都不顺心,容易胡思乱想。若听到和自己观点一致的语言,可能会认为对方同情自己而落泪;而听到相反的意见,又会认为别人不重视而唠叨不止,甚至大发雷霆,变得固执。

  4.怀疑

  怀疑大都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由于缺乏根据,常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具有此种心理的患者对别人的言语表情及周围环境多表现为敏感多疑,特别是久治不愈、诊断不清的患者更容易表现出怀疑的特点。听到医务人员窃窃细语,便认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说自己的病情严重或无法救治;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原意,疑虑重重,担心误诊,怕吃错了药、打错了针。有的凭自己一知半解的医学和药理知识,推断药物,推断预后。他们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担心偶尔的医疗差错或意外不幸降落在自己身上,其身体某部位稍有异常感觉,便乱作猜测。

  5.孤独和不安全感

  住院后,离开了熟悉的家庭和工作单位,周围接触的全都是陌生人。病人会担心,患病后亲人、朋友、同事远离自己,自己会受到冷落或害怕别人鄙视,常常希望周围的人关心自己,经常来看望自己,希望得到家人或朋友的支持,得到更多的关怀与照顾。尤其是儿童、老人、病重者其孤独和不安全感尤为突出。

  6.适应能力低

  适应能力主要在面临着环境变迁时表现出来,如在入院或出院的初期,其主要表现为主观异常感觉增多,认为周围的环境对自身不利。不愿住进医院,对周围的声、光、温度、湿度等又特别挑剔。然而在出院的时候,又不愿意离开,希望继续受到医院的保护和重视等等。这种病人情绪不稳定,始终处于焦躁、担心、不安的状态,行为适应能力偏低,不利于自身疾病的康复及学习和生活。

  7.否认与固执

  否认与固执,这两种心理在患者身上常相伴而生,是病人心理护理中较难对待的一种。大量研究证明,一定程度的否认,对缓解心理应激是可取的。当难以承受的恶劣病情袭来时,自我否认可以避免过分的焦虑与恐惧。否认虽在一定程度上起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在许多情况下又起贻误病情的消极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否认医生的诊断,固执己见,坚信自己的感觉,有时还表现为不承认患病的现实,拒绝治疗等。因此,病人常延误疾病的治疗时机。

  例如,有位女青年身患肺癌,自己却矢口否认,拒绝治疗,半年时间就因癌变转移到脑部而死亡。有人对乳腺癌的女患者进行调查,发现那些延误诊治的人,大都是带有否认倾向的人。

  8.侥幸

  侥幸心理是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病人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侥幸心理,有些人身心出了一些小毛病不愿意去看医生,或许看了医生又不愿意吃药或住院治疗,总以为身体扛得住。疾病初期不少人迟迟不愿进入病人角色,不愿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总希望医生的诊断是错误的。有些已经明确诊断的人,也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患有绝症的人则不时庆幸自己可能会绝处逢生等等。虽然有些侥幸心理能在短时间内稳定病人情绪,但它仍旧没有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治病的信心。因此,应当避免让侥幸心理过分地干扰病人对自身疾病的正确判断,要及时就医,遵守医嘱,以免贻误治病时机。

  9.暗示

  暗示心理人皆有之,且患病病人尤为明显。主要是因为患者对疾病的治愈心理非常强烈,对一切与其病情有关的刺激物都非常敏感,因而也极易被暗示。暗示心理对病人的疾病治疗影响极大。有一位得了顽症的病人缠着一位药剂师买药,药剂师给了他几片毫无药用的“糖衣片”,吹嘘是特效药。数日后,病人前来致谢,“糖衣片”治好了他的顽疾!也有的病人被误诊为“癌症”,结果几月后果真患上了癌症,郁郁而终。

  可见,暗示有着多么神奇的力量。在现代医学中,暗示疗法在临床运用中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10.依赖和被动性增加

  人一旦生病,自然会受到亲友们的照顾,成为被关心、帮助的对象。病人自己也由于角色地位的转换,有意无意变得被动、顺从、娇嗔、依赖,变得情感脆弱甚至带点幼稚的色彩。表现为对事物无主见,什么事也不愿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想他人帮助,一切顺从于他人安排。如本来能吃下去的东西几经劝说也吃不下去;一向独立性很强的人变得没有主见;一向自负好胜的人变得没有信心;即使做惯了领导工作和处于支配地位的人,现在对医务人员的嘱咐也百依百顺。

  11.敏感和自尊

  疾病状态的病人,自我价值感必然受到挫伤,自尊心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这时病人较之往常更为敏感,点滴小事往往都会计较半天。听到别人低声私语,总认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疾病,常根据医生或护士的细微表现来猜测自己的病情;有疑虑心理的病人既不相信别人,又会向别人询问许多问题,觉得必须警惕才不会受伤害。

  比如,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会有意无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以让他人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有的人被直呼其名,尤其被以床号代替姓名时,心里就不舒服,感到自身价值受到贬低。

  女性病人对周围的事物更为敏感,既希望别人能够给予帮助,能耐心倾听,以得到安慰和疏导,但同时又对听到的一些解释抱有怀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

  12.主观感觉异常

  所谓主观感觉异常,就是指病人患病之后,由于病体的反应、角色的变化和心理冲突,主观感受和体验与正常时有了差异。正常时,由于集中精力忙于工作和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对自己的躯体状况不太留意;一旦患病,就会把注意力转向自身,甚至对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的声音都异常地敏感。同时由于住院期间,躯体活动少,环境又安静,感受性也大大提高了,不仅对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就连自己的体位、姿势也似乎觉察得很清楚。比如,一会觉得枕头低,一会觉得被子沉;正常人认为鲜美的味道,却可能引起病人反感;正常人认为美丽的颜色,病人看了却感到讨厌;甚至正常人的嬉笑也会引起病人的厌烦。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由于疾病的影响,必然会产生很多异于常人的特殊的心理需要。因此了解掌握他们的需要,可以更好地进行治疗,进而改善医患关系。病人常见的心理需要有:

  1.尊重

  一般而言,病人认为自我的被认识和受尊重,会加深医务人员对自己的重视,从而受到较好的治疗待遇。因此,病人需要被认识和尊重,不仅需要被医护人员所认识,而且需要被其他人所认识。医生或护士能够做到多到病房几次,多在病人床头站一会儿,甚至多给病人一些微笑,病人都会感到莫大的欣慰。

  2.安全

  病人希望能够在医院获得有效积极的治疗,希望能够早日康复出院,恢复正常人的生活。因此每个病人都把安全视为最重要的需要之一,这也是病人求医的最终目的。有些患者喜欢问这问那,看这看那,一会担心这个,一会担心那个,好像十分挑剔。其实,这正是他们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故医务人员对任何有可能影响病人安全感的行为,都必须尽量避免。新的治疗手段及措施应加以详细解释,使病人在心理和行为上予以接纳,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这样有利于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稳定情绪,主动配合治疗。

  3.适应

  适应是指病人能否合理应对角色转换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刚患病的病人,一下子很难完成从健康人到病人的角色转换,其间需要有一个过渡和适应时期,以慢慢克服以前健康时的习惯性心理作用,适应病人角色生活。同时由于面临着环境的变化,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且病员经常更换,不断有新的个体加入这个小群体之中。因此,对每个病人来说都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这样将有利于病人进入患者角色,加速诊疗过程,促进康复。

  4.适当的活动和刺激

  健康人的日常生活往往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一旦生病住院,几乎被束缚和封闭在一个单调的世界里: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工作服、白色的被褥,每天循环往复的病情诊断、服药等等。好像与外界隔绝了,病人只能在一个小范围的圈子里活动,而且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觉得无所事事,度日如年。这样的情况,对那些习惯了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事业心较强的人来说,往往是一种难以忍受、莫名的痛苦。因此,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适当地加入一些病人病情许可的活动,给予有新鲜感的刺激,有利于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促进身体的康复。现代医疗中,有些医院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辅以音乐、颜色、运动疗法等等,其心理治疗的依据则在于此。

  5.了解相关的信息

  生病后,病人选择医院、医生、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案的意识明显增强。对于病人来说,常常想要知道的信息主要有如下一些方面:

  (1)了解医疗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就医环境幽雅、方便快捷、收费低廉、诊断准确、效果好、痛苦小、本人信任的医院和医生、检查方法及治疗方案都是他们的首选。

  (2)了解住院生活制度的信息。

  (3)了解治疗护理的有关信息。

  (4)了解自身疾病的进展与预后的信息。

  (5)如何配合治疗的信息。

  (6)有关嗜好习惯与治疗过程及疾病关系的信息等。

  当病人掌握了这些信息,对今后的治疗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时,就会极大地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为顺利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

  6.爱与关怀

  不管意志多么坚强的人,一旦患病后,心理平衡都会被打破,因而再乐观豁达的病人也希望获得人们的安慰和鼓励,得到来自家人、朋友等的支持和帮助,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病人治疗或住院期间,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给病人以精神上的支持和慰藉,有利于促进病人的康复。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安慰应是适当的,要给病人更多的充分休息的时间,不要无休止地与病人交谈,或车轮战似的去医院探视,这样只会增加病人的负担,结果适得其反。

  第二节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

  一、不同诊疗过程中的病人

  (一)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门诊是病人就诊的场所,是病人接触医疗的第一线。是病人最集中、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病人心态情绪暴露最多的就诊阶段。门诊病人就诊阶段具有如下特点:

  1.病人多

  由于门诊是大多数病人治病求医的第一站,往往病人很多。病人因疾病因素、个人素质、经济状况、个体心理特征不同,存在明显差异。

  2.程序复杂

  从挂号、候诊到医生诊查、化验透视、实施治疗直至最后取药离开医院,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由于程序复杂、环境生疏,加之疾病的痛苦,常使病人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任何一种不良刺激均可引起病人的情绪变化,甚至发生病情突变。

  总体而言,门诊病人具有如下特点:

  (1)病人病情尚未确诊,没有完全进入病人角色。但仍可表现出一些病人角色的行为,如行为退化,感情幼稚,依赖心理强,自我控制力下降,表现为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

  (2)希望得到医术高明的医生诊治。

  (3)希望得到医生重视,尽早明确诊断,给予最佳治疗方案。

  (4)迫切体验到治疗效果。

  因此,门诊护理人员应当掌握不同门诊病人的心理状态,这是做好门诊工作的重要保证。

  3.候诊病人

  候诊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焦虑感明显。主要表现为焦躁不安,急于就诊。特别是那些病情较重、“自我诊断”不清的病人,就诊心情更加迫切。到门诊后,常常表现为坐卧不宁或来回踱步,不断询问就诊的号码,围观医生诊疗等。遇到和自己疾病相类似的病人,便急于知道其诊断结果,往往喜欢“偷听”或“偷看”诊治过程,以探听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有的病人生怕自己落在后面,喜欢插队就诊,因而容易引发与其他病人的争吵。

  二是希望得到医术高的医生诊治。候诊病人有初诊和复诊之分。初诊病人出于对自己的疾病知之甚少,都希望经验丰富技术高明的医生来诊治。有的病人为了达到请高明医生诊治的目的,不惜托熟人找关系,甚至送礼求治。年轻女病人怕男医生诊疗,往往愿找年长女性或资深医生诊治。复诊病人,由于对诊治过程比较熟悉,相关知识了解也较多,因此,他们一方面希望继续得到熟悉医生的治疗和关照;另一方面,往往也会找一个不熟悉的医生诊治或检查,以验证病情是否真的好转。

  根据门诊病人的这些心理表现,门诊护士应组织有秩序的候诊,有条不紊地协助病人尽快就诊,提高诊治效果,并做好如下工作:

  (1)进行初步分诊,使病人尽快进入所属诊室,稳定病人情绪。在护士的正确指引和关怀下,病人的焦虑心理就会极大地减轻,自然而然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自觉配合医生护士的诊治工作。现在许多大医院都设有导诊台、导诊护士,切实做到了“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就诊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同时,候诊室还可布置一些常见的疾病防护宣传画,有条件的医院还可安排护理人员负责健康咨询,使病人能够随时了解医院情况、了解与自己疾病相关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减轻病人候诊所带来的焦躁与不安心理。

  (2)维持就诊秩序。门诊护士的一个重要职责在于,切实维持良好有序的就诊秩序,使医生有一个安静的诊治环境,保证医生集中精力,提高诊治效率;同时也让病人平静愉快地等待,减少病人与病人之间、病人与医护之间不必要的矛盾。对于复诊病人要尽量安排原诊治医生诊治,使治疗具有连续性。多处就诊的病人,要细心询问在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以便缩短医生的诊治时间。

  (3)护士要随时注意观察候诊病人的病情变化。门诊病人病情轻重缓急有所不同,如心血管门诊的病人,疾病的变化常常很快。因此,应当主动了解病情,准确分诊,协助就诊,态度和蔼,以消除病人因陌生感而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尤其要加强对那些年老体弱、病情危重病人等的询查工作,给予优先照顾和及时诊治,为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供必要的帮助。

  4.就诊病人

  病人在诊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表现为:

  (1)祈求得到照顾的心理。就诊时,病人往往希望得到医生的照顾,希望医生能够耐心细致地对他进行全面检查,给予正确的治疗。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把自己的患病经过叙述得极详,以期得到医生的重视。同时病人往往也顺从检查和治疗。一旦医生表现出不耐烦时,便会产生自责和不安的心理,生怕自己哪里说错了什么。因此医务人员要维护病人的自尊心,热情相待,工作态度认真负责,问诊详细。查体时神态严肃稳定,不可粗枝大叶或漫不经心闲谈与病情无关的事情。需要做辅助检查时,要讲明检查的目的、意义,并指明去向,消除病人恐惧和疑虑。

  (2)紧张不安心理。当病人终于得到就诊机会时,心情会感到十分紧张。常见的情况是,由于就诊时间短或医生的催促,述说病情不知从何开始,或诉说杂乱无章,没有头绪,有时对医生的问话也会显得答非所问。若遇到医生作厌烦状,更感惊慌和不安,深怕得罪医生和错过就诊机会,医务人员此时应主动以和蔼的口吻耐心询问病情,并作好记录。对确诊病人,要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对没有明确诊断的病人,要耐心给病人讲解,使其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程度,指导病人观察病情变化和对症处理的方法;对于有些疑难疾病受医疗条件限制无法诊治的,要热情地为患者推荐就诊医院,使其尽快得到诊治和康复。

  总之,门诊护理人员最先接触病人,了解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积极热情,认真负责,在不同情况下灵活机动地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使病人产生信赖和安全之感,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稳定的情绪,接受诊断和治疗,这是其主要职责。(二)住院病人的心理护理住院病人由于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且由健康人角色转变为病人角色,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住院病人由于机体处于异常状态,不得不离开了原来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进入生疏的病区生活环境,往往难以接受周围陌生的人群和集体化的生活方式。同时疾病导致病人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也会给其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其主要表现为:

  1.角色紊乱

  疾病使病人角色发生了变化,但是一些病人不能够很好地解决此时角色变化所带来的冲突,导致角色紊乱。如生病前是一个公司的老总,被确诊患病后,时常担心公司情况,甚至将工作上的事情也带到病房里,使得病人在医院不能安心养病,不利于身体的康复。

  2.行为退化

  病人的行为表现与年龄、社会角色不相称,显得幼稚。如躯体不适时,犹如小孩一样发出呻吟、哭泣,甚至喊叫,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获得关心与同情。

  自己能料理的日常生活也要依赖他人去做,希望得到家人、朋友、护理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怀。

  3.苦闷心理

  患者住院后,难免会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婚姻、家庭带来影响,有的患者担心由于生病而不能得到单位的提拔重用;而有的甚至担心失去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担心自己家里的事情,如小孩没人照顾等等;同时由于经费问题,家境比较困难的病人,常常因为经费拮据而发愁,甚至不得不中断治疗。而有的则对疾病顾虑重重,对自己的健康情况过于看重。有的则是住院前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一旦住进医院,便认为是患了不治之症,于是心里苦闷、不安、忧虑、烦躁。这些均不利于病情的好转。

  4.恐惧不安心理

  病人患病后,由于身体的不适及对诊断结果的猜测,常感到生死未卜,面临巨大威胁。这种情形常常发生于为诊断某种疾病而进行的检查或手术前。有些病人对病情估计过于严重,看到别人检查时间过长,就联想到自己,由此产生畏惧检查但又想检查的矛盾心理。同时又惧怕检查所带来的痛苦,更害怕自己所担心的事情被证实。另一方面,则是害怕手术、担心术后留下后遗症等,使病人整日忧心忡忡,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并表现出明显的心跳加速、脉搏细微、脸色苍白、四肢无力、周身冒冷汗等生理功能紊乱的现象。初产妇分娩时,也易出现这种恐惧害怕心理。

  5.期待心理

  患者饱受疾病所带来的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折磨,一旦住院后,不论急性或慢性病人都希望获得同情和支持,将一切希望寄托于高明的医术和良好的护理之上,期待医生能妙手回春,使自己早日康复。往往会表现为经常询问有关病情,对检查、治疗方法不断提问。有的甚至偷看病历,希望对自己的疾病有更多的了解。那些期望较高的病人,往往把家属的安慰、医护人员的鼓励视为病情好转,甚至即将痊愈的征兆。期待心理是一个人渴望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客观上对治疗是有益的。但要预防一旦期待的目标落空,病人会陷入迷惘之中,情绪消沉,甚至精神崩溃。

  针对住院病人的上述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应怎样进行心理护理呢?

  1.耐心与病人进行心理谈话

  当护士第一次接触某位病人时,要有礼貌,称呼病人的名字或职务,以示尊重。并礼貌地介绍自己,说明自己将会给病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谈话时,护士的口吻要自然、轻松、和蔼,传达着诚恳、友好和善意,使病人产生信任感。这种心理交谈能使病人减少惧怕和不安心理,是支持性心理护理的主要方法。

  护士的语言、表情和音调在与病人的交谈中都会影响到谈话效果。一般来说,谈话前护士最好先了解一下患者的受教育状况和职业情况,选择适当的谈话内容和语调,这样有利于患者对护士产生一种亲切感。

  护士要引导病人多谈自己各方面的成功经验,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虚心听取患者对医院的看法、建议和要求,有利于缩短医院及医务人员与患者的距离。通过耐心细致地与病人进行心理交谈,有利于化解和转移病人的消极情绪,培养建立积极的心态,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2.细心观察

  在与病人接触时,应当注意他说话的音调、内容和用词的方式、眼睛的视线、面部的表情和神态、姿态仪表、服装打扮、注意力等,收集这些信息以利于综合评价分析和判断病人的性情、生活习惯、心理健康水平等。对病人的一举一动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将有助于医务人员对其针对性地制订特别的、切合实际的护理计划和心理治疗计划。

  3.帮助病人减少焦虑、排忧解难

  病人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有着各自的特点、条件和要求,对住院的反应也自然各不相同。所以护士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和护理,热心为他们排忧解难。

  (1)找出导致病人焦虑的原因。已知原因的焦虑较原因不明的焦虑更容易消除。因此,护士要及时收集有关病人的情况,尽快找到并确定其焦虑的潜在或特殊的原因。常见病人的焦虑原因主要有:①对未来检查、手术等产生的害怕和恐惧,怕痛、怕死、怕失去恢复正常生活的能力。②由于环境的改变,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无法预料,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不知会面对怎样的一个住院环境,如何当一个病人等。③对自己工作或家庭的担心。④对所患的疾病有迷信或误解。对上述容易引起病人焦虑的原因,要细致分析,并耐心帮助病人解除。

  (2)尊重病人。病人住院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因此在接待病人入院时,应当做到热情周到、关怀体贴。对新来的病人要耐心仔细地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同室的病人和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等,让病人知道将怎样在院内生活。给病人做治疗和护理工作前,应当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做、要怎样做。如果是可能导致疼痛的治疗,应当告诉病人会有一定的疼痛,让病人有思想准备。

  (3)耐心指导病人运动、开展适当的文娱活动。运动可以解除肌肉紧张,消除焦虑。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他们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做气功以及做一些轻微的室内运动等。如果病人的情况不适合运动,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松弛紧张的肌肉。适当的文娱活动不但可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除焦虑,而且还能调节情绪、减轻思想压力,促进身体康复。

  (4)细心执行每项护理。首先,护士要拥有良好的护理技能和充分的信心,使被护理的病人产生一种信赖感、安全感。这就要求护士平时练好护理基本功,树立起崇高的医德医风和人道主义精神。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凡在护士职责范围内的事,应主动去做,不要苟且偷工,不能看见脏的和麻烦的事就让病人自己或陪伴人去做。除此之外,护士还要学会做病人的思想工作,切实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增强病人与病痛作斗争的心理承受力,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等等。

  (三)出、转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1.出院病人

  病人出院后的心理表现:

  (1)喜悦心理。恢复健康后与久别的亲人团聚,心情自然十分兴奋。有的病人便认为自己既然出院了,就是一个健康人了,往往忽视了医院的出院指导,对疾病恢复后的巩固和保养不够。例如,一位消化道溃疡的病人,在治疗一段时间后,疾病得到了控制,但仍需要继续回家服药维持和饮食调理。结果,这位患者出院后,朋友为其出院庆贺,大摆宴席,他则完全忘记了医生的医嘱,频频举杯,开怀畅饮,结果导致溃疡穿孔而再次入院。因此应加强病人出院前的出院指导工作,使病人学会预防旧病复发和保健的方法,交代注意事项,防止发生不测。

  (2)忧虑心理。病未愈出院或虽病愈但体力尚未完全恢复而出院的人,往往担心出院后缺乏良好的医疗条件,没有医生和护士的照顾,表现出焦虑和担心的心理,甚至有人还提出各种理由,推迟或拒绝出院。

  对这些病人要给予耐心解释,说明允许出院表明疾病已经好转,只要坚持治疗,定期复诊,是可以痊愈的。同时也应向他们交代清楚出院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制订休养计划,做好出院后的随访工作,使病人感到出院之后,依然有人关心,从而能够愉快出院。

  另外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些公费医疗的病人,尽管病已好,但仍不愿出院,在住院期间,又三天两头请假回家。其目的是想多一些休息时间或多用一些好的药品,对这种人要坚决劝其出院。还有一种是,有些自费医疗的病人,病情并未恢复,却千方百计地想着出院。这种人多半由于经济上存在困难,住久了怕承受不起经济负担。对此,医生护士除了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讲清疾病的利害关系外,同时更要尽量为他们着想,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少的花费治好他们的病。

  2.转院病人

  因医院设备和医疗技术的限制,或因病人的病情复杂,将病人进行转院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情。病人转院治疗时,往往会对自己的疾病更加疑惑和担心,而且对准备转去的医院环境、技术力量、服务质量等也会感到怀疑而不愿意转院。为此,医护人员应当主动向病人介绍转院的目的,介绍所去医院的条件和技术力量,消除病人的疑虑。并做好转院的交接工作。

  转院治疗是对病人负责的表现,但是只有耐心讲清转院治疗的好处,病人才会减轻疑惑,消除顾虑,才会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早日康复。

  二、不同疾病病人(一)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急性病人最为明显的心理是:焦躁心理和恐惧心理。

  急性病患者往往起病突然,发展迅速,病势凶猛,对突如其来的患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患者本身感到极度紧张,心理变化复杂,思想负担重,其家人朋友也为此恐慌不安。往往会出现病人急切要求接受诊疗,家人急于向医生叙述病情,慌乱紧张的场景。

  面对这种情况,护理中一方面要组织积极有效的救治,一方面疏散无关人员,请家属配合工作,在抢救室外等候。在抢救过程中,要及时向家属说明病情变化及预后安排,稳定家属的情绪,防止家人在病人面前啼哭,争取他们的配合。

  同时急性病人恐惧心理的产生还可由环境因素和疾病因素所引起。一般急、重病人入抢救室(或监护室)治疗时,病人常受到“特殊”对待,病人特别恐惧抢救室内的各种抢救设备和器械。此外,对自身疾病是否严重、程度如何并不清楚,因而也容易产生恐惧的心理;同时强烈的光照、24小时不分昼夜的监护、身体各部位各种导管的连接、医生紧张严肃的面孔所造成的紧张抢救气氛,更使病人感到恐惧不安。

  疾病本身在生理上的损伤,对病人也会产生巨大的心理作用。如心肌梗塞病人持续性的剧痛,可使病人产生濒临死亡的恐惧心理;大出血的病人身体虚弱无力,再看到出血时也会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

  针对上述情况,护理中对抢救室的环境布置不要过于肃穆,墙上可张贴一些柔和的油画、山水画或插一束花以减少紧张恐怖的感觉。另外,医护人员操作技术要熟练、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尽快解除病人的痛苦以减轻心理压力。

  急性病人除了有焦虑、恐惧心理外,还可能产生濒死感、依赖心理等。因此,医护人员对待急性病人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怀,抢救工作要迅速而娴熟,使病人感到有康复的希望。(二)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慢性病人的心理表现常有以下几方面:

  1.灰心沮丧心理

  慢性病患者,虽经多方求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同时患病给工作、经济、家庭、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和一些负面的影响,导致其容易产生消极沮丧心理,丧失信心,感到自己成了家庭的包袱、单位的负担,认为自己的伤病、残疾拖累了家人,产生深切的内疚和自责。或者有牢骚满腹、易怒、万事不如意等心理。同时沮丧心理反过来又可导致神经活动的机能失调,加重病情,甚至还容易引发失眠、头痛等神经衰弱的症状。

  对存在灰心沮丧心理的慢性病人护理,应做到:

  (1)给予同情和安慰。经常同病人谈心,了解产生沮丧心理的原因,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指导病人认识掌握发病规律,科学控制疾病。

  (2)说服病人遵循医嘱坚持治疗。慢性病患者要经常接受服药或定期的门诊检查,有的慢性病甚至需要长达数月或更久的疗程。因此,应鼓励患者遵循医嘱,坚持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疾病。

  (3)鼓励病人树立信心。调动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对不能坚持日常工作的病人,启发其做力所能及的事以转移注意力,同时安排一定的娱乐、消遣或运动的时间,使病人走出疾病所带来的困惑,正确面对困难。一位中年知识分子,因患心脏病丧失了工作能力,终日沉默寡言、愁眉不展,护士便鼓励他搞点写作以消遣,并介绍一些有关疾病的书籍使病人了解本病的特点。病人受到鼓励后,居然佳作频出,屡有小作品问世,自己也树立了重返工作岗位的信心。

  除此之外,来自亲朋好友的支持和关爱也尤为重要,因此还要做好家属的工作,因为家庭对待病人的态度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情绪。家属及周围同志要理解病人,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可使病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恐癌心理

  有的病人患了癌症后,拒绝接受这一事实,否认现实不愿承认;有些癌症患者治愈后,仍旧担惊受怕,害怕复发;有的病人则是抱有侥幸心理,对于已有的症状不加重视,惧怕去看病,害怕被诊断为癌症,等等。这些都是恐癌心理的表现。其实人人都害怕癌症,关键是当不幸真的来临的时候,当事人所采取的态度。

  例如,2005年感动中国的丛飞,就患了癌症,但是他没有灰心和沮丧,勇敢地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以一种昂扬的斗志与病魔作斗争。而有的人,却在被诊断为癌症后,情绪迅速低落,整日郁郁寡欢,导致其在短时间里病情恶化,过早离开人世。

  这种恐癌的心理人人都可能有。因此,善意地隐瞒病情,对意志薄弱的病人的治疗有一定好处。对这类病人一般不必更正病人的错误,以防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但要告诫病人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诊,暗示病人的现有症状应该就医消除,以防小病拖大,轻病拖重。

  3.敏感多疑心理

  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的病人往往顾虑较多,总是猜疑自己可能患了不治之症,整日唉声叹气,闷闷不乐,总以为自己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一旦病情稍有好转便情绪高涨,一旦病情出现了新的症状,又很容易联想到另外的疾病。常言道,久病成良医,指的就是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了解得比较多,但是又一知半解。如有的病人接触的医生多,听说的病名多,但是只看病而不服药,症状加重时易产生绝望心理。例如:一患浅表性胃炎的女病人,因惧怕胃痛而不敢进食,日渐消瘦,全身无力,认为患了癌症,对子女也作了安排。这种敏感多疑、揣测的心理,严重影响着病人的身体健康,反使能及早治愈的疾病康复变慢。

  对存在这种心理的病人进行护理,首先就是要消除病人的疑虑。对病人的症状做适当合理的解释,并将一些化验结果告诉病人,以免引起病人的猜测。

  其次,要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告诉病人不要无休止地谈论自己的病,否则会在大脑中形成兴奋灶,总认为自己是有病的人而影响情绪。亲朋好友探问时,谈论的话题也不要集中在病情上。

  同时要给病人积极的暗示,比如讲一些相同疾病病人成功治愈的例子,让病人参加一些有益的娱乐活动,使患者将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减少对躯体症状的过多关注,这样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三)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1.手术病人的一般心理手术,由于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方法,病人总是对其安全性、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感到担心。而且,由于病人对疾病和将要施行的手术缺乏认识,往往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负担。因此,手术不论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紧张、害怕心理。因此,病人此时面临着趋避冲突的问题,一方面既希望医生尽全力救治,另一方面又渴望医疗过程中安全能得到保障;希望技术高明的医生主刀,将手术的风险降到最低。更有的病人认为手术也难免一死,产生绝望心理而拒绝手术。

  2.病人手术前的心理

  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因而恐惧和焦虑是术前病人最普遍的心理状态。各年龄阶段的人手术前恐惧心理也不完全一样,除了对安全性的共同担忧之外,又各有侧重:小儿主要是由于无知以及害怕手术后伤口引起的疼痛;青壮年对手术的安全性、并发症、治疗后的预期效果以及术后康复等问题忧心忡忡;老年人则更多的是担心手术可能带来的死亡危险,害怕自己的身体状况无法承受手术所带来的创伤;而女性则更多担心术后躯体的形象,是否会残废和毁容,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对未来生活的影响等。

  在一项对术前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的调查中,发现76%的病人在术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现象。多数病人担心手术能否成功,疼痛能否忍受,会不会留下残疾等。有些病人由于过分担心还写了遗嘱,甚至还有些病人因手术前紧张而休克。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对手术及预后是极其不利的。病人普遍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

  有位女病人,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不得不改期手术。更为严重的是,一旦有病友死在手术台上,后来做手术的病友就更加恐惧不安。

  相反,也有的病人把一切希望寄托于医生,表现出过分的乐观,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没有心理准备,甚至过分依赖和信任医生而无任何焦虑。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病人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因此,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尤其重要。有人曾对97名成人腹部手术病人试验,以证明做好术前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研究将97名病人随意分为两组,第一组病人在手术前听取手术人员讲解手术方式和手术后应注意的问题,使病人知道了手术所需的时间、恢复意识的时间、手术部位疼痛的性质、镇痛剂的有效作用及时间等。另一组病人则不作任何手术前说明。手术后5天,第一组病人情绪稳定,只需第二组病人所需镇痛剂的一半,而且比第二组平均提前3天痊愈出院,第二组病人则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明,病人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了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代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病人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权威性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病人,用对其恰当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

  (2)针对病人对手术常有的疑虑开展释疑工作和技术训练。根据不同疾病,病人的不同情况,掌握其产生恐惧、焦虑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和开导工作。为防止术后并发症,手术前要指导病人如何放松思想,指导如何做好术后咳嗽、肢体运动、翻身、床上大小便等,介绍具体方法并进行训练,使病人有备而来,减少病人对术后可能存有问题的忧虑。

  (3)科学客观地对即将进行的手术进行解释。护士要配合医生,以适当的方式将手术前准备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告诉病人,使其有心理准备。细致的心理护理工作可使手术前、手术后的病人通过相互鼓励、慰藉而进入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后的顺利恢复。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病人,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并突出强调他本人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病人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还可在术前让病人看一下术后观察室,介绍一下及时有效的术后护理措施。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并可使病人正视现实,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

  (4)做好病人家属和朋友的工作。家属对病人的手术及手术后康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属及朋友的情绪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因此要求家属及朋友鼓励病人勇敢面对手术,对病人进行积极的暗示和鼓励。

  3.术后病人的心理问题

  病人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由于手术后的许多实际问题,会在较长的恢复期内不断出现,如果手术后护理不当,病人就会产生忧郁、失助自怜的心理反应,致使伤口愈合减慢,手术后疼痛期延长等。

  因此,对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当病人从麻醉中清醒过来后,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

  (2)帮助病人缓解疼痛。病人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病人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比如,术后六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等到体验到剧烈疼痛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病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3)鼓励病人积极对待人生。外科病人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获得补偿的希望。对伤残或脏器短缺手术后的病人,由于可能产生缺陷心理,需要护理人员格外的劝慰,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纳现实。

  (四)传染病人的心理护理

  传染病是由致病性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可引起传播、流行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了避免疾病的传染和蔓延,患传染性疾病的人都要实行隔离治疗。一旦隔离,病人的某些正常社交与活动空间就被限制和剥夺,这在病人心理上必然要引起剧烈的变化。传染病人常见的心理表现有:

  1.自卑、孤独心理,愤懑情绪

  传染科病人开始都会产生一种自卑孤独心理和愤懑情绪。他们一旦进入病人角色,立即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与周围的人产生了一条鸿沟,自我价值感突然落失,感到自己成了人们讨厌和躲避的对象,因而产生自卑。由于受到了隔离治疗,连亲朋好友也会有意无意疏远病人,如在家中还要使用隔离毛巾、餐具等。病人对这些措施不理解,就会很反感,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产生很强的自卑心理。

  许多传染科病人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所患病种,经常把肺结核故意说成是“肺炎”,把“肝炎”说成是“胆道感染”等。尤其是,如果患某种严重传染病(如麻风病)而受到社会上的歧视,则更使他们感到特别的孤独、寂寞和心理苦闷,严重者还会产生一种愤懑情绪,悔恨自己疏忽大意,埋怨别人传染给自己,甚至怨天尤人。有时还迁怒于人和事,易激忿,爱发脾气。

  2.急躁、悲观情绪,敏感猜疑心理

  许多传染性疾病病程长,难以根治。因为治病心切,有些人很在意搜集与己有关的信息,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经常揣度别人尤其是医生护士谈话的含意。他们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十分重视各项化验检查。自己用些什么药,以及有何不良反应,他们都想知道,尤其想掌握各项治疗的机理和效果。由于病情不能迅速好转而烦躁,也常因病情反复而苦恼。

  3.失助自怜

  传染病人对受到隔离治疗缺乏思想准备,表现为无可奈何,有的则不能忍受隔离的寂寞,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或自认倒霉等。他们常会抱怨自己得不到人们的帮助,顾影自怜,有的甚至会跑出隔离区,损坏公物,采草摘花以发泄心中的孤愤。同时由于传染病人被隔离,与社会交往减少,因而护理传染科病人时,密切医患关系更为重要,要使他们感到医务人员是精神上的依靠。对这类病人的护理应该做到:

  (1)了解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情绪变化,并给予理解和同情。应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讲清患了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2)要耐心讲清暂时隔离的意义、措施、目的和要求。向病人讲清疾病的发展过程、隔离时间、解除隔离的标准和隔离治疗的意义。详细指导他们如何适应这暂时被隔离的生活。求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3)医务人员对病人要热情,不可流露出怕传染的厌恶之感。医护人员准备做某项处理时,注意讲清楚目的和意义,尽量消除病人的顾虑和猜疑。言行要使病人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亲、可敬,医患之间形成深厚的情谊。同时,要积极为病人创造探视条件,使患者多感受到一些亲朋好友的温暖。有条件的医院可用电视探视的方法,使病人和家属在电视上见面。(五)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精神疾病是由于在各种内外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障碍的疾病。据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精神病患者已达到1500万左右。患此类病的人,除了有如前所述的抑郁、恐惧、焦躁、紧张不安等一般病人的心理表现外,发病时还表现出独特的病理心理。如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其病理表现为病人的精神活动逐渐变得迟钝、对人冷淡,躲避亲人并怀有敌意;或寡言少语,独自呆坐;或无目的地漫游,对周围人的劝告不加理睬。有的病人性格反常,不能自制,并伴有失眠、头痛、头昏、易疲劳等症状,思维联想发生障碍、幻觉等等。精神病人常见的心理是:

  1.缺乏自知力

  精神病患者缺乏疾病自知力,总认为自己没有疾病,表现为一种拒绝心理又称抗拒心理,它本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简单的心理防卫机制。然而,精神病患者往往是疾病本身变化所致,表现为不承认自己有精神障碍,不愿被带到医院进行治疗;即使住院治疗,其治疗依从性极差,拒药现象较为普遍,较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其拒绝心理往往会导致强烈的反抗行为。

  2.自责自罪感

  自责自罪心理多见于恢复期的精神病人,以及抑郁症患者。当精神病人症状得以控制,恢复到正常人的心理状态后,他们常为自己发病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而感到内疚和自责,有的甚至认为自己的存在是一种罪恶,因此康复后也忧心忡忡。抑郁症患者则认为自己一事无成,自我贬低,产生自责自罪感。这种自卑罪恶的心理往往会使症状再度复发甚至导致患者产生轻生之念,严重者还会实施自杀。

  3.入侵攻击行为

  入侵攻击行为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患者由于缺乏自知力和自控能力,同时由于存在着某些病理现象,如常把妄想当真实,在妄想和幻觉的影响下,会出现许多不合情理的行为,认为有人在说他坏话,自己内心被洞悉了,有人要企图杀害他等等。从而采取一些与自己病理心境一致的行为,如产生自杀、行凶等攻击行为。

  据统计,精神病人发病前有60%以上的人是由于受到程度不同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也就是“心理刺激”或“精神刺激”,又叫做心理应激源。心理应激源往往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如恋爱失败、受到批评、高考落榜、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及生活中受到冲击、意外事故、强烈的惊吓等等。

  因此,对精神病人的心理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有妄想伤人行为、兴奋症状、躁狂症状的病人,合理使用暂时性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避免做出激怒患者的一些行为和举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2)态度要友好、和蔼、热情。不歧视,以保持病人良好的情绪,使其体内环境保持平衡,从而配合治疗。

  (3)加强生活护理。协助料理好个人卫生、饮食清洁,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和足够的营养摄入。

  (4)努力改善环境。并保持安静,充分利用患者自身的兴趣转移其注意力,来减轻和转移患者某些症状。

  (六)濒死病人的心理护理

  身患绝症濒临死亡的病人,其心理状况是极其复杂的。库布勒与罗斯(E。

  Kubler-Ross)将面临死亡的病人的心理活动分为5个阶段,包括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其主要心理反应如下:

  1.掩饰

  明知身患绝症,但不承认病情恶化的现实,反而特别愿意谈论病愈后的打算;有的故意安慰亲人,掩饰痛苦,故作愉快。这种心理的人,有的是为自己树立康复信心,有的是能正确对待死亡,不愿让亲人伤心,但也有的是一种害怕死亡的绝望性掩饰。在护理中,不管病人的掩饰心理出于何种目的,以何种形式表露出来,医护人员和陪伴者都要给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产生认同感,保持病人的自尊和尊严,减轻痛苦,使病人尽量感到舒服和满足,让病人在安详和愉快的向往中走到人生的终点。

  2.愤怒

  有些病人得知身患绝症后,不堪忍受疾患的折磨,敌视周围的一切,表现为悲愤和烦恼,拒绝治疗,甚至敌视周围的人,或是经常无端地训斥亲友和医务人员、向他们出气,借以发泄自己对疾病的反抗情绪,有的自己拔去针头和导管,停止治疗。还有的则是表现为无可奈何,静待死亡的到来。

  3.绝望

  当病人体力虚弱不支时,急切地希望见到亲人或朋友,在极度衰竭和呼吸困难时表现得十分伤感和恐慌。有的了解自己的预后,认为无可抗拒的死神将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反而异常平静地安排后事,留下遗言,默默地告别人生。

  也有极个别怀绝望心理的人,在走入人生的尽头时会破罐子破摔,做出一些自私的、损人利己的事来报复人生。如纵火、抢劫,甚至强奸等,以求速死,但殊不知触犯刑律,迎接他人生最后阶段的是严酷的法律制裁。前几年报载一位身患绝症的青年,不是正确面对死亡而想的是在死前怎样玩弄女性,尽情享受短暂的人生,结果导致在铁窗中了却余生的下场。

  对濒死病人除积极抢救外,还应在护理中安慰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如帮助其解除不可忍受的痛苦,安排亲友探视,允许亲人陪伴等。在与濒死病人交谈时,应当引发内心的真情流露,这是无法假装出来的感情,真诚地分担病人的痛苦。安排舒适安全的环境。要尽量避免令患者伤感的话题,多总结和赞扬患者的优点,以及他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使患者在充满自豪和愉快的情感中走完人生之路。

  第三节 各年龄段病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

  一、儿童

  (一)儿童病人的心理护理

  儿童病人的突出特点是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认识,注意力转移较快,心理活动多随不同情境而迅速变化。儿童天生好动,病后因病情和诊治要求而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儿童的情绪,使他们哭闹、烦恼、不安,甚至忧郁等。倘若长时间住院治疗,还容易引发孤独、恐惧心理。儿童生病后常有如下一些心理反应:

  1.惶惑不安

  一般而言,儿童对疾病和住院尚缺乏认识,毫无思想准备。一旦离开亲人和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后,一切都很新鲜,感到好奇而又莫名其妙。初次到医院的小孩,面对陌生的戴大口罩的护士阿姨,来来往往的人,常常会被吓得大哭。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年幼的会吓得往亲人怀里钻,年岁大一点的可能会借故上厕所而溜跑。而亮闪闪的针头、苦苦的药水等都会使他们感到紧张、不安。稍有经验的儿童,有了一定的医疗常识,懂得了一定的道理后,对于打针吃药已不再恐惧,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担心自己的病是否很重、能否治好、能否继续上学等等。

  2.反抗

  有的儿童为抗拒吃药打针、住院治疗,会乘人不备而逃跑。有的甚至对父母强迫住院治疗感到怨恨,拒绝与医生护士合作,对父母的探视也不表示亲近。

  对这些儿童病人的护理应该做到:

  (1)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如因病情需要而必须住院的婴幼儿,最好允许母亲陪护,满足孩子对父母依恋的需要。同时,护士尽可能多的对他们轻拍、抚摸,哭闹时顺着头发由头顶摸到前额;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搂抱、亲吻以满足皮肤饥饿。这样,可使小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变得自然协调,产生如在母亲怀中的安全感,消除患儿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2)学龄前小儿的心理护理。学龄前的小儿由于已具有一定的自知力和行为能力,可以介绍其与年龄稍大的病友共同玩耍,消除其孤独紧张的心理,勇敢接受治疗。对学龄期儿童,可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检查、治疗的方法,同时取得患儿的信赖,使之配合治疗。为不荒废学业,要鼓励患儿边治疗边学习,还可指定专人对其进行辅导,使患儿安心养病。

  护士同时要与父母亲协调合作,主动介绍患儿病情、治疗情况以及孩子的表现。积极与家长商量治疗和护理的有效对策,帮助患儿渡过难关,顺利康复。

  (3)少儿病房的布置要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病房设计不能过于单调和呆板,病床、家具门窗等设施的设计要尽可能儿童化,要考虑到儿童喜欢色彩鲜艳、新鲜刺激的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到仪器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等。我国现有的一些大型综合医院,就在相关的门诊区、住院部,配备小型的儿童游乐场,每个房间搭配了不同色彩的美丽图案,配有电视,只要儿童愿意,随时都可以看到精美有趣的动画片,听到优美舒缓的音乐。同时,工作人员服装也因工作性质不同而颜色多样化,除医生着白色大褂之外,护士服由白色换为粉红色、淡绿色等色彩鲜艳的工作服,这样可大大缓解患儿的惶恐不安心理。

  (4)有条件的医院设立母子病房。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乳儿从6个月到1周岁是建立“母子联结”的关键期,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母爱。

  人体间的接触和抚摸是婴儿天生的需求,有人把这种需求称为“皮肤饥饿”。父母在小儿患病期间陪伴在旁,可以极大地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和孤独感。另外护士在治疗前后要注意与小儿交流感情,使患儿从心理上接受你,从而在患儿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信任感,促进患儿配合治疗。

  [病案]

  刘某,男,6岁。小学一年级学生。由其母带来门诊作心理咨询。其母陈述:

  “刘某是个乖孩子,活泼好动,反应敏捷,身体比同龄的小孩健壮,平时很少吃药打针。上月某天因吃了变质的西瓜,得了急性肠炎,我们只好把他带到医院。小儿害怕医生,这也很正常,可他表现得实在出格,一望见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吓得大声尖叫,直往我的怀里钻,拒绝打针、吃药。我再三哄劝,可他竟然把硬灌下去的药又给吐了出来,只有面对他爸爸的威严才规矩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