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坦荡精明的盘剥

  尽全力做你想做的,定能成功。

  ——所罗门《箴言》

  琼尼是美籍犹太商人,他对经商中的运营手段和技巧很有研究,同时,他对美国海关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很清楚。

  有一个时期,从法国进口女士皮手套的关税是很高的。琼尼为了赚大钱,到法国买了1万副最高级的女士羊皮手套。怎样能逃避进口税,把这批手套运到美国呢?经过仔细的思考,他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首先将这1万副手套分开,将左手的1万只打包发往美国,把另1万只存放起来。

  1995年9月,美国海关提货厅里堆满了箱包,人来人往,在墙角放着1只大木箱,一直无人过问。这一箱货物看上去很普通,是从法国寄来的,但奇怪的是,已经超过提货期限,仍不见货主来提货。

  根据美国海关的有关规定,海关有权将超过提货期限的货物作为无主货物拍卖处理。

  有一天,海关人员将货箱打开,发现里面是精美的羊皮手套,令他们感到奇怪的是,这1万只手套竟都是左手的。他们按照惯例,把这1万只左手手套全部送到拍卖行。琼尼立即以低价全部买下。

  1万只左手手套被拍卖出去之后,海关当局觉得很蹊跷。因此,海关警方秘密下达了指令:从现在开始要严加防范,可能会有一批右手手套运到港口,如果发现单只手套或其他可疑情况,要马上报告。这次绝不能让那个狡猾的进口商得逞。

  自警方下达密令后,海关对每一批货物都进行了严格检查,以防漏网。但1个多月过去了,没有发现任何可疑迹象,也没有再看到那个曾经在拍卖行露过面的中标人。因此,海关也放松了警惕。

  琼尼自从第一批货发出之后,已料到会引起海关警方的怀疑,因此迟迟不发货,使他们产生错觉,以待时机蒙混过关。

  为了使第二批手套顺利通过海关,琼尼采取了和第一批不同的包装形式,每两只装一小盒,里面再用透明塑料纸包上,外包装清楚标明生产厂家、注册商标、出厂日期、统一号码、使用说明等,看上去没有什么问题。

  第二批货到了美国海关后,海关人员一看,一个盒里装两只手套,肯定是一副,再加上包装精美,一切手续完备,所以一路绿灯放行。琼尼顺利过关了,他取出货物,只交了5000副手套的关税。

  10月中旬,一批法式高级羊皮手套出现在美国市场,虽然价格很贵,但是由于样式别致、做工讲究、号码齐全,深受各界女士的青睐,再加上正逢天冷时节,很快1万副手套就被抢购一空。

  犹太智慧圣火

  犹太人精明如斯,难怪世间的财富大部分为他们占有。犹太人有句格言: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在犹太人的经商观念中,如何善于发掘对方的漏洞,寻找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他们对于国际间法律惯例以及各国的法律条文熟之甚详,经过对条文、惯例的仔细研究,找到其中的漏洞,然后,加以利用。他们并不是钻法律的空子,而是运用自身的知识,利用各国法律条文、制度的漏洞缺陷,合法地赚取利润。因为在犹太人的信仰里,金钱是没有罪的,不管采用什么方式赚的钱都是心安理得可以接受的。

  犹太人不会为自己“过分的精明”而不好意思或者羞愧,相反,他们为拥有这种精神而自豪,为自己有如此精明的念头而洋洋自得。正是犹太人对待精明的这种坦荡的心态,促进了他们精明盘剥能力的发展。反过来,这种不断得到发展完善的精明,使得他们在商业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

  商场如战场,机会稍纵即逝。当其他民族的商人还在为了自己是否会显得过于精明而瞻前顾后拿不定主意,甚至将那个精明的点子搁置一旁的时候,他们同犹太人的距离就拉开了,他们败在犹太人手下也就是必然的了。这也是犹太人经商智慧中的精明秘诀。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