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节 真北伐的反面教材

  这个问题,本书前面一集的内容已有详细的论述。究其实,北伐之战,是刘备集团在蜀汉帝国统治合法性的需要以及蜀汉帝国国内和国际政治现实的需要,同时也是刘禅、诸葛亮君臣之间的相处之道。

  也就是说,北伐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或者把目的隐藏于手段之下。因而说,诸葛亮的北伐是形式上的或形而上的。

  现在我们来简要复习一下上一集的内容,看看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是怎么玩的。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带了五万人马,布疑军于褒斜谷北出口箕谷(地在今陕西省太白县),自己亲统大军出祁山,拟占领关中。魏延的前锋部队已抵达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只是马谡纸上谈兵,刚愎自用,街亭(地在今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战,大败而回。

  第五次北伐,经过近三年的准备,诸葛亮动员十万之众(29年后蜀国投降时,全国的兵员是十二万,可见此次北伐是倾巢出动),出褒斜谷,与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岸,达半年之久。可惜司马懿不赏脸,不配合,诸葛亮马革裹尸而还。

  这两次北伐,从动员的人数、军事行动的规模来看,是像模像样的两次战役。实际上,第一次,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战斗,即马谡的街亭之战。第五次,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开到曹魏的国境边上,被司马懿挡在五丈原,司马懿拒绝决战,北伐大军只得在渭水边上与当地老百姓一起种麦子,大规模的战斗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从诸葛亮主观上看,第一次和第五次北伐是两次战役。从军事行动本身看,都没有体现并达到战役的意图和结果。所以是形式上的北伐。

  第二次,出散关,围陈仓(地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几万人打千余人守卫的一个关隘,长达二十余天,攻而不克,粮尽而退。撤军途中,斩杀前来追击的王双。

  第三次,打下武都(今甘肃省成县)、阴平(今甘肃省文县)两个小县,撤军回国。很多历史学者对诸葛亮取胜而班师不得其解。其实,只要看一件事,其意自明。此役之后,诸葛亮恢复了被免去的丞相职务。

  第四次,再出祁山,司马懿率军堵截,坚守不战。张郃进攻王平的南营,打了一仗,粮尽而退。退军途中,射杀张郃。

  这三次军事行动,既没有具体的战斗目标,也没有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更没有达成任何成果,充其量,就是三次真刀真枪的军事演习。除诸葛亮以外,谁也搞不懂,这个仗为什么要打,为什么要这样打,为什么打出这样的结果来。所以,只能把它们看做形而上的北伐。

  好了,现在隆重推出真正的、实质上的北伐——襄樊之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