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节 刘备其人及其创新精神

  上一集说到,诸葛亮为了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生前,诸葛亮对他百依百顺。刘备死后,诸葛亮对刘禅忠心耿耿。

  刘备可是砸板砖、捅黑刀的高手、老手啊,为什么诸葛亮以及刘备身边的其他人却从来不在刘备头顶砸一板砖,不在刘备背后捅一黑刀呢?

  在三国名人中,你可以崇拜某人,可以鄙视某人;可以喜欢某人,可以讨厌某人。但你不能不佩服一个人,那就是刘备。

  首先,你不得不佩服,刘备意志的坚忍不拔。刘备从二十几岁起兵,一直到赤壁之战(时年四十八岁),整整二十年余年,南来北往,东砍西杀,混到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经常被人赶来撵去,打得妻离子散,落荒而逃,光老婆孩子被俘就达四次之多,活脱脱就是个盲流。可他还是坚持拼下去,打下去,快到知天命之年,终于在荆州“金鸡独立”,应了一句现代流行歌的歌词:“爱拼才会赢。”

  其次,你不得不佩服,刘备做人的反复无常。在三国名人中,反复无常的大师,首推吕布。吕布反复无常,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还被称为小人。刘备反复无常,称王称帝,被人捧为英雄。反复无常的水平就是不一样。当然,吕布的反复无常,与刘备性质是不一样的。吕布的每次背叛,都要杀主子,刘备的每次背叛,只是开溜或取而代之而已,并不杀主子,这也是刘备“仁慈”的证据之一。

  刘备起兵,是在黄巾农民起义之后,农民起义军主力被镇压后,混了个县处级。刘备原本隶属于幽州刺史刘虞,后投公孙瓒(此人起先也是归刘虞节制的)对付袁绍。

  公元194年,兖州牧曹操攻击徐州牧陶谦,刘备随公孙瓒的部将田楷赴徐州牧救援。到徐州后,陶谦很看得起刘备,给了他四千兵卒,刘备便脱离田楷随陶谦。

  陶谦死(公元194年)后,在陶谦旧部的拥戴下,刘备扭扭捏捏地领了徐州刺史(刘备此时不敢自称为牧),成为一方诸侯。可是,很快败于吕布,请和。再败于吕布,投曹操(公元196年)。依靠曹操败吕布,怂恿曹操杀吕布(公元198年)。

  受曹操派遣,到徐州拦截北上投靠袁绍的袁术,杀朝廷命官、徐州刺史车胄,叛离曹操,再占徐州(公元199年)。曹操东征徐州,刘备大败,投袁绍。

  官渡之战时(公元200年),受袁绍派至汝南联络黄巾余部,开辟第二战场,借机脱离袁绍。在曹操的压力下,投荆州牧刘表(公元201年)。

  赤壁之战后,受邀入川,帮助刘璋防张鲁(公元211年),竟反客为主,占据益州(公元214年)。

  这就是刘备反复无常简史。佩服吧?不爱可以,不喜欢可以,但不服不行。

  再次,你不得不佩服,就是这个反复无常的家伙,手下竟然有一帮铁杆兄弟,始终追随他,服从他;为他而哭,为他而笑;为他奔波,为他忙碌;为他而活,为他而死;树倒了,猢狲也不散。

  这似乎是个悖论,一个对主子反复无常的人,作为别人的主子,却拥有一帮忠心耿耿的下属,并依靠这帮下属的耿耿忠心,打出一片比巴掌还大的天下来。

  作者并无意对刘备做人的反复无常作道德上的评判,只是在读史的过程中,发现这么一种现象,觉得很有些意思。

  有个国外的什么哲学家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意思是说,存在的东西,总有它存在的理由。刘备肯定有他的道,有他独特的一套,否则,他做不到这一点。

  刘备究竟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建立、维护、巩固他周围的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非血而浓于水、非亲而胜似亲?

  民间和史学界都认为,刘备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忠义、仁慈、度量大。可是,正如上面说的,事实上刘备是反复无常的典范啊,连反复无常的大师吕布临死都恨恨地大骂“大耳儿最叵信”,能得到吕布如此高的评价,刘备反复无常的程度和水平,至少不在吕布之下,两者的人生结局却截然相反。再者,就算刘备忠义、仁慈、度量大,可是,比刘备更忠义、更仁慈、度量更大的主(比如刘表、刘璋),可是多得多啊,为什么这些人一事无成甚至身败名裂呢?

  可见,用忠义、仁慈、度量大这些老调,是弹不出什么新鲜花样来的。

  有一次,我在看一篇关于杂交优势的文章的时候,一闪念,杂交这个词跟刘备,准确地说,跟刘备的用人技巧联系上。对,杂交,情感杂交,就是它。

  杂交是生物学的概念,是指遗传类型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或结合而产生杂种的过程。所谓杂交,其实质是生物之间的基因混合(混合是有顺序和比例的,不是混杂)。杂交产生的后代,具有表型优势。比如,杂交水稻生产的大米感观透亮,口感糯而粘,同时产量很高。

  自然界中的很多物质也可以混合,混合后性能优良。比如,合金的硬度要比其中单一组分的硬度强得多,或柔韧性、延展性好得多。无生命物质的混合,不叫杂交,杂交的“交”,是指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所携带的基因的混合。

  人类社会的精神因素,经常地,存在混合的现象。比如,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能产生许多新的思想和理念。借用生物学的概念,我们说的文化交流,也可以叫文化杂交,虽然品位差些,却形象生动。文化杂交,也与生物杂交一样,具有表型优势。

  情感也能杂交?可以,在自然科学很不发达的中国古代,一千八百年前的刘备,就进行过科学试验,并大获成功。

  通俗地说,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缘。这个“缘”,是指人与人联系、交往的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这种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这种“缘”又可以叫情缘。情缘包括血缘、姻缘、友缘三大类。友缘又分为三种:地缘、业缘、学缘。地缘,是由于出生、居住地相同而形成的联系,如中国人的同乡关系。业缘是由共同或相邻的职业形成的联系,如同行、战友。学缘是有共同的学习、培训经历形成的联系,如同学、校友。

  这些情缘,天生的,有它美好可爱的一面;同时,又有它讨厌可恶的一面。拿血缘来说,比如亲兄弟,一奶同胞,有一种天然的亲,有一种天生的爱,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可是,一母生九子,九子九个样。很可能,一个极度讨厌的家伙,没有征得你的同意,擅自做了你的哥哥或弟弟,将来还要与你分家产,烦不烦?谁成为你的兄弟,不是你能主动选择的,而是父母快活时无意造成的,无奈不无奈?

  同学、同乡、同行,则比较好处理。斤斤计较的,格格不入的,可以远离他;同气相求的,同声相应的,可以成为朋友。问题是,为什么,凭什么,要和他亲?就凭同出生在一个县,同在一间教室里上过课,同样是捡破烂的?是不是有点勉强?

  聪明的刘备早就有办法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

  刘备的办法是,把血缘和友缘进行杂交,摒弃各自的缺点,保留各自的优点,发挥杂交优势。由于刘备没有留下当时的实验记录,也没有注册商标,这种杂交产品,没有名称。我自作主张,把刘备的科学发明的产物叫做类血缘——血缘、友缘的杂交品种。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备怎样以人为砖,以类血缘为浆,构筑自己的帝国大厦。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