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节 司马PK诸葛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第一次较量,并不是在北伐战场。在诸葛亮北伐之前,两人已经开打,可谓是先声夺人。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第一次交手,犹如现代数字化战争,敌人远在千里之外,连皮毛都没看见,轰隆!一发弹道导弹从天而降,预警机还未升空,“你妈的”(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尚未启动。

  公元227年,刚刚上任的魏明帝曹睿,诏命司马懿率军驻扎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曹魏的“荆州”和南阳郡治所),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曹魏帝国的南方方面军司令),在首都的南面,东扼吴,西备蜀。

  早先,襄樊之战(公元219年),关羽丢了荆州,蜀将孟达畏罪投降曹操,断了诸葛亮两路北伐的念头。两年前(公元225年),诸葛亮已平定南中,如今声称,他要北伐中原,恢复汉室。

  孟达投降曹魏之后,很受魏文帝曹丕的宠信,封侯,假节,为新城郡(今湖北房山一带,治所在上庸县)太守。孟达是个首鼠两端、反复无常的小人,为人又狂妄自大。曹丕死后,朝中的一些元老重臣开始排挤、打压孟达。诸葛亮想策反孟达,作为北伐的右翼,至少可以牵制曹魏的兵力。

  孟达果然与诸葛亮暗送秋波、明度陈仓,决定反魏归蜀。魏兴郡(今陕西安康地区,治所在西城——陕西省安康市)太守申仪与孟达不和,向司马懿检举(实际上是诸葛亮派郭模诈降,故意向申仪透露消息,逼反孟达)。

  司马懿得到情报,急忙写信给孟达,在信中跟孟达说,你老兄早已弃暗投明,现在是国家的栋梁,蜀人对你切齿痛恨,故意中伤你要反魏,说你要造反,老夫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孟达接到司马懿的信后,果然放松警惕,还给诸葛亮写信,得意洋洋地对诸葛亮说,宛城距魏国首都八百里,距上庸(今湖北省房山县)一千二百里;司马懿派使者请示中央,返回宛城,再率兵抵达上庸,至少要一个月,那时我城池已坚固,各项准备就绪,司马懿无能为力了。

  孟达哪知,司马懿立即率兵出发,出军的同时派人进京请示,倍道兼行,仅八天,就兵临上庸城下。孟达如雷轰顶,措手不及。

  上庸城一面靠山,三面临水,孟达依山固守。司马懿派出打援部队,拦截援军。同时,立即挥军攻城,仅半个月,就灭了孟达。

  从此,诸葛亮东西两路北伐中原的梦想,彻底破灭。

  孟达的反魏,是诸葛亮策动的,是诸葛亮北伐行动的一部分,司马懿牛刀小试,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欲哭无泪。司马懿的大名,诸葛亮肯定早已如雷贯耳。诸葛亮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这个文官打起仗来,竟如此的出手不凡,如此的心狠手辣。

  的确,司马懿一直是个文官,曾经干过相当于地方财政局长、太子侍从、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国务院秘书长、最高副监察长等职务。

  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御驾亲征孙权,46岁的司马懿留镇许都,才开始独立带兵。曹丕去世(公元226年)后,驻宛城,48岁的司马懿才真正成为军事上的方面大员。

  司马懿灭孟达之后,回军宛城。

  公元231年三月,司马懿接替曹真的时候,诸葛亮正进行他的第四次北伐,进围祁山(今甘肃省礼县东北)。司马懿令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陵率精锐四千驻守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南下解救祁山之围。诸葛亮留一部分部队包围祁山,率余部挺进到上邽,趁机收割上邽之麦(注意,诸葛亮的军队也抢劫)。

  车骑将军张郃等坚决要求主动出击,司马懿不许,一直尾随诸葛亮,不与正面接战。将军贾栩、魏平等对司马懿大为不满,说,像你这样,畏蜀如虎,岂不被天下人耻笑?可见,这些骄兵悍将对这位新统帅还不服气。

  五月,司马懿命张郃出奇兵进攻祁山蜀军的南营,自己与诸葛亮正面对峙,以为牵制。诸葛亮命魏延等迎战张郃,张郃大败,死伤三千余人。六月,蜀军粮尽撤退,张郃追击至祁山东,遭伏击阵亡。

  公元234年春二月,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此次北伐,老诸葛是来玩命的,空巢而出,率领十万大军(约占蜀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出褒斜谷(今陕西省太白县西南褒河山谷),四月抵达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于渭水南岸扎营。

  司马懿在军事会议上说,如果诸葛亮到达郿县以后,向东进攻并占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西部),长安会受到威胁,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如果诸葛亮向西占领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部,平地中的高地称为原),我们就平安无事。

  诸葛亮果然进入五丈原,司马懿派雍州刺史郭淮抢占五丈原的北原(东西流向的渭水将五丈原分为南、北两部分),以切断蜀军北上之路以及与西方羌、胡少数民族的联系。司马懿命令所有部队,深沟高垒,闭关不战。

  两军相持百余日,蜀军百般挑逗,诱惑,讽刺,辱骂,司马懿无动于衷,或者说不屑一顾。诸葛亮将妇女的衣衫送给司马懿,以示羞辱。魏军将士们群情激愤,“兵”怨沸腾。司马懿“无奈”,向朝廷请战,朝廷派卫尉辛毗持节(皇帝的全权特使)来到军中,任司马懿的参谋长。将士群情汹汹,纷纷要求出战。辛毗手持尚方宝剑,站立于中军大门,口宣圣旨:出战者,斩!

  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内讧,自相残杀(指魏延“谋反”案),班师回朝。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交锋,只有两次,即诸葛亮的第四次、第五次北伐。其实,这两次交手,就像乡下男女的相亲,互相深情地望了几眼,悄悄地拉了拉手,连个Kiss都没有,离别后留下一大堆的遗憾。

  我搞不懂的是,后世之人竟把司马懿当成诸葛亮的老对手;而且,非要用司马懿的怯弱无能来映衬诸葛亮的能征善战。

  诸葛、司马这两次若即若离的交战,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惨烈的阵仗,其实就是思想战、意志战、心理战。论思想,诸葛亮崇高而空洞,司马懿敏锐而具体。论意志,诸葛亮垂死挣扎,司马懿忍字为上。论心理,诸葛亮惶恐焦躁,司马懿闲庭信步。

  历史学者们都认为,诸葛亮北伐的最大障碍,是粮草运输问题。其实,这只说到问题的一半。准确的说法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大障碍,是粮草来源问题和粮草运输问题。

  蜀汉国小民穷,从汉中至关中只靠栈道运粮。与曹魏帝国相比,国家财政、资源(包括粮食)储备、军队数量、作战工具(主要是马匹),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加上仰攻作战,运输困难,对他们有利的作战方式是速战速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蜀军一旦有野战、决战机会,是会玩命的;玩命的军队,战斗力是强大的。

  对于玩命的军队,当然跟它玩命。司马懿不,他玩的是智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