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7节 夺权之路

  本书第六集已经分析过曹操的权力扩张之路。不管曹操是否正义,是否有理,是否正确,他的权力扩张和曹丕的最终篡汉,是一种必然,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必然。

  那么,司马懿的篡权,是否也是一种必然呢?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第三任皇帝曹芳年幼,司马懿和曹爽同为辅政大臣。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既是皇室宗族,又是高干子弟,结交、提拔了一帮自以为是的文化人,如何晏、丁谧、邓扬、李胜、毕轨等。

  曹爽是司马懿的晚辈,刚开始的时候,还对司马懿毕恭毕敬,凡事商量着办,不敢擅权。司马懿老道深沉,德高望重。尽管司马懿抑己内敛,渐渐地,曹爽周围的一帮政坛新秀们老大的不服气,曹爽一党便极力排挤司马老前辈,不让司马懿参与朝政,只让他带兵南御东吴,间或干些兴修水利、屯田积谷的活儿。

  曹爽一帮人眼高手低,生活腐化,擅改朝廷的纲常制度,司马懿屡禁不止,便于公元247年装病罢工。

  实际上,常被读史者忽略的一个情况是,曹爽一党不仅压制司马懿,还排斥其他元老,如卫将军、中书令孙资以及骠骑将军、中书监刘放(这两个也不是什么好鸟,史书中以奸臣定位),还有司徒卫臻,都是魏明帝时代的宠臣,大权在握,也于公元248年被迫辞职。以曹爽为首的少壮一派目中无人,为所欲为。

  曹爽排挤司马懿,除了忌讳司马懿的能力、威望以外,也许在他及其同党的心目中,司马懿这个老不死的早就该回家抱孙子去。可能他们希望为司马懿建立退休制度,至于他们到了年龄退不退休,是另外一回事。但曹爽并没有在政治和人身上迫害司马懿父子,还让司马师任中护军这样的重要官职(司马师是曹爽这帮草包留在自己身边的掘墓人)。

  所以,司马懿的政变,不是出于生存的需要,不是受人身围攻的自卫,不是受政治迫害的反击,而是政治野心的膨胀,权力欲望的发作。比如,上面说到的孙资、刘放,退位后终老床榻,没有野心(当然也没有实力)东山再起。

  客观上来讲,曹爽及其党羽们的胡作非为,激起了司马懿的愤怒。他可能认定,他司马懿或者他其中的任何一个儿子来治理朝政,都要比曹爽这帮花花公子好得多,强得多。

  司马懿的政变夺权,并非像曹操专权、扩权一样,是主观意志和客观形势相结合的结果,而是司马懿主观努力的结果。至少,司马懿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因素。曹爽那帮花花大少们的所作所为,是司马懿政变的外在原因。曹操没有退路,而司马懿是有路可退的——只要他甘于寂寞,甘于终老田园。

  司马懿的夺权成功,还有偶然性,那就是司马懿的长寿。公元249年,司马懿已经71岁,在战乱频仍、瘟疫横行的三国时代,是真正的古来稀了。如果司马懿得个恶性肿瘤,或来个脑血管意外,早两年死掉,曹爽再愚蠢,司马师再能干,也不会有公元249年的洛阳政变。

  司马懿夺权成功之后,司马氏专权,他和他的儿子们成了魏帝曹芳的眼中钉、肉中刺,曹操的子孙们当然也不会善罢甘休。此后的曹芳和曹髦对司马氏的反击,便是明证。同时,司马懿和他的儿子们迅速成了一个权力集团和利益集团的首领。如果说司马懿的夺权,不是一种必然,那么,夺权之后,司马氏父、子、孙的专权、扩权,最终取曹氏而代之,就是必然的了。因为,他们就再也没有退路,只能在权力的道路上前行,要么一路高歌,要么被踩成肉泥。

  公元249年之后司马氏父子的情形,与公元196年之后的曹操别无二致。

  公元251年,太尉王凌(主谋杀董卓的司徒王允的侄子)及其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图谋另立楚王曹彪(曹操儿子),司马懿率大军讨伐,生擒王凌,王凌自杀,夷三族。

  公元254年,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皇后父亲张缉等试图以夏侯玄替代司马师辅政。司马师杀李丰、张缉、夏侯玄等,废曹芳为齐王,立14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魏帝国第四任皇帝。

  公元260年,年已20岁、体内雄性激素水平达到顶峰的曹髦对司马昭的大权独揽再也无法忍受,与侍中王沈、尚书王经等密谋,打算趁朝会罢黜司马昭。二王向司马昭告发,谋泄,曹髦血脉贲张,拔出宝剑,登上辇车(皇帝专车),率领身边的卫士、奴仆进攻司马昭的官邸,被中护军贾充的部属成济杀死,立常道乡公曹奂为魏帝国第五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帝。

  五年后,即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做完所有的小动作后,干脆把曹奂的龙袍客客气气地拿过来,披在自己的身上。中国的正统政权又完成了一次轮替,开始新的一个周期。

  顺便说一句,曹芳、曹髦的反抗,说明曹操的血性传给了他的子孙;曹芳的被废、曹髦的被杀,说明司马师兄弟的果敢残忍、心狠手辣胜过曹操。心狠手辣的曹老大不仅不杀汉献帝,还交了一个“投名状”,忍痛嫁三个女儿给献帝享用。

  公元249年之后,司马氏父子的行径,与曹操何其相似乃尔。不同的是,曹操自己主打,完成了篡汉的所有实质性步骤。司马氏父子把篡魏工程分成两期,司马懿主打完成第一期工程,后续的第二期工程由司马师兄弟完结。

  曹操和司马懿父子,夺取权力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董卓的暴政、王允的短视、西凉军阀的相互残杀,给了政治敏锐性极高的曹操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骤然间,曹操从一个小军阀成了口含天宪、手握皇权的三公、丞相。司马懿则靠流血政变夺取军权,可谓是曹操一手软,司马懿一手硬。但司马氏父子夺权后走过的扩权、篡位路径,却惊人地相似。

  中国古代权臣篡位路径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一般分四步走。大致路径如下。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