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节 书生军阀大比拼

  本集说了三国早期的几个书生出身的军阀,有的还是不太典型的军阀,如皇甫嵩和刘表,相当于医学上的可疑诊断,仅是为了给学生授课的需要,才拿它当成病例。统治益州二十余年(公元188—214年)的刘焉、刘璋父子,大致也属于这一类型。本书第五集对刘焉父子有过一些“奇谈怪论”,故本集的内容不去说他们。

  三国里书生出身的最大的军阀是曹操。只不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后,代表的是皇帝和中央政府,不太好说他是军阀。

  曹操分明是军阀,却给自己披上一层漂亮的外衣。把天子弄到身边,口含天宪,手握王权,东征西讨,凭他的能耐和能量削平北方群雄,把自己弄成了当时最大的军阀,当时的人和现在的人还不好意思说他是军阀。这就是曹操的智慧。

  曹操本身有优点,也有缺点;有高尚可贵的一面,也有卑鄙可恶的一面。你可以爱曹操,也可以恨曹操;可以为曹操歌功颂德,也可以对曹操说三道四。即使从功利的立场出发,即使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任何一个人也不得不承认,曹操这个军阀不仅做得最强、最大、最成功,还做得最漂亮。狠狠地为古往今来的读书人争了一口气。

  还有诸葛亮,也是书生出身的军阀(刘备去世以后)。只不过,诸葛亮协助刘备建立了山头般大小的帝国,是蜀汉政府里的宰相,也不好说他是军阀。再者,把羽扇纶巾的诸葛亮说成军阀,可能倒了中国人的胃口,招来一大堆口水。本书内容的相当权重都用来说诸葛亮,现在又说他是军阀,肯定很多同胞不高兴,一笔带过算了。

  本集说到的几位书生出身的军阀,都以失败告终。皇甫嵩谈不上失败,但他本可以做得更成功,不是一般的更成功,而是相当的更成功。如果他当初与关东联军夹击董卓,抹去董卓及其余孽控制中央政府这一环节,虽然不能改写中国历史,至少可以改写东汉王朝的历史。

  可以做得相当的更成功却不去做,也应该是失败,另一种意义上的失败。

  袁绍兄弟的失败,最是莫名其妙。中国有句古话,说一些男人“有色心,无色胆”,意思是这个男人对某个女人动了心,起了意,却不愿或不敢行动。袁绍兄弟正好相反,是“有色胆,无色心”。兄弟俩对于最高权力,可谓是“色胆包天”,却没有攫取最高权力的权谋、能力、气量、意志。

  袁氏兄弟就像两只猴子,在八月十五的晚上,坐在池塘边赏月,看见水里一轮明月,也不问是真是假,便奋不顾身地跳进水里,一阵厮打,搅碎了月亮,两只猴子也一齐溺水身亡。

  这种失败,不叫失败,叫失足。这种失足,发生在懵懵懂懂的青少年身上,情有可原。发生在二袁身上,便不再好去说些什么。

  公孙瓒和刘表的失败,原因基本相同,那就是不懂政治和常理,甚至不懂政治常识。

  政治一词,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做不同的解读。这里说的“政治”,是指社会政治,即社会权力(现代政治学叫公权力)的渊源、转化和运行。公孙瓒相信几座碉楼能保全自己,刘表相信坐拥一州沃土可超然于世纪大混战之外,其政治觉悟的水准,不会比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民强。

  任何时代的任何一个军阀,都处在政治风暴之中,像公孙瓒、刘表这样不懂政治的军阀,趁早歇菜的好,免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的确有那么一些人,不读书反而没事,一旦读书,人越读越傻,事越做越蠢。所谓的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即是谓此。不信的话,只要看看刘表和公孙瓒即可。

  现时有一句很时髦的话,叫做“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意思是说,天生的一个流氓,再读一点书,那就不得了了。

  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说,叫做“读书苦,读书忙,读书破万卷,你也做不了大流氓”。意思是说,读书这玩意,毕竟还是有些好处的,所谓的修身养性。书读多了,身修歪了,性养乱了,即使你要做个流氓,也不像那么一回事。

  你说,读书好还是不好?该读书还是不该读书?

  千百年来,还真是不好说,还真说不清。

  本集说的这么些个人,若在太平盛世,可以高谈阔论,高官厚禄,高寿辞世;可以稳稳当当地当三公,做九卿;快快乐乐地过日子,抱孙子。可他们遇上了王朝末世的世纪大混战,便主动地、被动地或半主动半被动地当了军阀,实际上是力不从心的。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逼良为娼。

  一个良家妇女,嫁入良家,她就相夫教子,操持劳碌,温柔贤淑。一旦逼良为娼,可能什么缺德事都做得出来,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嘛。可她也是无辜的、无奈的。

  这些书生军阀的行为,的确有些像今天的性工作者。大会上拿来批判批判,抓住现行的也就教育、罚款了事,私底下不好去说些什么。

  良家女沦落娼家,绝大多数人命运悲惨,下场可怜。可也有少数佼佼者成了“妈咪”,甚至在各地开起了地下连锁店,发了大财,衣锦还乡。回乡后开个小酒馆、咖啡屋,名正言顺地当起了老板。

  在三国,书生出身的军阀中,曹操和诸葛亮即属于这少数的成功类型。

  俗话说,乱世之人不如狗。这是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对于读书人尤其是真正会读书的读书人来说,乱世也未必是坏事。

  一般而言,太平盛世里,庸才当道,所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即是此谓。这种世道不需要英雄,不需要奇才。在太平盛世里,英雄、奇才也混不出头,还可能早早地遭埋没,遭打压,遭封杀。

  只有在乱世,风雷激荡,风云际会,英雄和奇才应时而出,顺时而动,因势而成。许多本来默默无闻、本该终老林泉的读书人出大力,干大事,成大名;功成名就,封妻荫子,名垂千古。不过,这种读书人毕竟不多。

  话又反过来说,不多也算是有,有总比没有好。

  纵观一部三国史,仗打了几十年,人死了几千万,成就了几个读书人?

  一个半。

  一个是曹操,半个是诸葛亮。

  曹操的成就是完整的——他不亲自篡汉,正是完整的具体体现,应该算一个。

  诸葛亮名义上、形式上、理论上看起来,是相当的成功。实际上,诸葛亮的苦、诸葛亮的悲、诸葛亮的辛酸和无奈,除了老古我,没几个人理解。诸葛亮只能算半个成功的读书人——形式和内容相分离,名义和实质不统一,内心撕裂的痛楚折磨他的后半生。

  看来,书生当军阀,不是那么好玩。

  说来说去,还是应了股市的一句废话——入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