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章 说茶

  不知何时,我也学会了品茶。

  小时候,我只喜欢喝那种野李樟子树叶和老茶叶做的“粗茶”,喝起来解渴、过瘾。“嫩茶”总觉得有点“苦”。每当我看到村里人称为“茶精”的猴老爷喝“嫩茶”那种“咝”得很长,“啧!啧!”很响的神态时,常常产生一种神秘感。

  我生在茶乡,孩提时喜欢在茶山中捉迷藏,抓蝴蝶……也喜欢跟妈妈去采茶,从小就学会了采茶,晓得摘嫩茶牙时须留1--2片叶子,这样,芽根上就会长出更多嫩芽来。稍微懂事后,妈妈还教我做茶叶,第一次做茶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先是杀青、柔搓,把涩水搓去,尔后在火锅里烘焙、柔卷,娇嫩的小手在热烫的锅壁上卷柔,火辣辣地痛,额头上的汗象豆子一样地冒出来,太苦了,我真不想做了。“不吃苦,哪有茶叶香?”妈妈说,“茶香就因为它经过了杀青、搓柔、火烤、开水泡,人也是这样”。当时我似懂非懂,后来慢慢长大,生活经历的实践体验,越来越体会到其中的深刻含义。于是,我不仅学会了喝茶,而且茶也越做越好,对茶有了特别的爱好。

  我国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独行山野,聚众论茶”的茶圣陆羽,是公认的茶界祖师,他的《茶径》一书世代相传。江西民间有采茶歌、采茶舞,在民间广为流传。

  著名散文家杨朔著有《茶花赋》,把祖国的儿童比作茶花;老舍的名著《茶馆》,形象地表现了北京的风俗人情;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名噪世界;宋朝赣州的曾文清,号称“茶山居士”……所有这些都与茶有密切的关系。

  茶具,有江西景德镇的瓷茶具、福建的瓦茶具、湖南的陶茶具、现代工业的玻璃茶具;有茶壶、茶杯、茶盘、茶几……

  烟、酒、茶相比较,茶为上。烟是消遣,但含有尼古丁,会毒害人的性命;酒能助兴致,但酒又会麻醉人的神志,“借酒消愁愁更愁”;只有茶百利而无一害,它不仅能解渴、提神,而且清香甘醇,令人爽心舒旷、幽雅高尚。

  茶,博大精深,应有尽有,它是物质与精神的自然结合。无怪乎中国和世界上有那么多人研究茶文化。茶孕育的人,更是淳朴、善良、千锤百炼、无私奉献。这就是茶的风格,茶的深刻内涵。

  (载1991年8月1日《赣南文化报》)

  母亲的皱纹

  听众朋友,你好。我是,今天的《客家风采》专题节目,由我为你播送江西赣州市黄小龙先生写的文章:《母亲的皱纹》。

  听众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母亲的特有感情,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母亲特有的爱,这种感情、这种爱,融化在每个人的血液中,流露在言谈话语和行动中,黄小龙先生在“母亲的皱纹”这篇文章中,是如何表达和流露对母亲的爱呢?好,现在就请你收听。

  我那调皮的小儿子学会了算数,看到什么都要数上一通。有一天,他抱着母亲的脖子说:“奶奶,我数数您的皱纹,可有100.”接着,他便用小手指点着母亲额头,脸上的皱纹:“1、2、3……”数了起来,数着数着,记不清哪些数了哪些没数。又重新开始数,数着数着,又糊涂了。母亲说:“算了,你数不清,反正最后一条皱纹就是你这个小调皮的。”

  在我六岁开始记事起,母亲还不到三十岁,皱纹便开始爬上了她的额头,而且第一条皱纹就是为我留下的。我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六岁那年,我大病了一场,病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到最后是不会吃,也不会哭。乡村卫生院的医生说,没救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她不信,便抱我回去求村里的“草药先生”。真神,一星期后我奇迹般地开始好转,从死亡线上走了回来。但从那次以后,母亲的额头深深地刻上了一道皱纹。

  母亲身高一米四,体重仅70斤,父亲外出做事,全家五个小孩的吃、穿、用、学及全部家务都落在母亲弱小、单薄的身上。另外,她还要参加集体劳动。挑起一头家。

  我小时候特别调皮,周围几十里都出了名。在兄弟姐妹中我排行老三,真是应验了“调皮的小老三”的古语。所以,我给母亲添的皱纹最多。当我才几岁时,打谷机在我们客家山沟里开始使用,我便觉得稀奇,大人休息时,我们小孩子围到打谷机旁玩,我胆子大,拿稻草塞到齿轮上压断、压出齿痕,觉得挺有趣。但一不小心将抓稻草的两个手指头带进了齿轮,压得粉碎,鲜血往外飞溅,我拼命地哭,母亲也捶胸顿足地哭。几个月来,母亲每天给我换药都要流泪。从此,我的两个手指留下了残缺,母亲的眼角也多出一条皱纹。

  我放牛的时候,经常牛吃了人家的菜、吃了田里的禾苗,有时玩野了心,牛翻山越岭走了,到天黑,也没找回来;在家跟兄弟姐妹吵闹,在外则与别村的小孩打架;从山上滚石头到田里,丢石头打到人家屋顶上……所有农村小孩子顽皮的事都有我的份,而且还带头。于是常常挨人家骂,甚至被大人打,气得母亲吃不下饭、时常流眼泪。现在我还记得母亲经常骂我的一句话:“牛马畜牲都教得到来犁田拉车,你怎么就总教都教不到?”骂过之后还要叹口长气,皱纹也就越来越多。直到我读高中时,国家已经恢复了高考。到这时,我才真正懂事,认认真真读书,让母亲过了几年舒心的日子。

  然而母亲总有操不完的心,愁不完的事。高考临近,她又担心我能否中榜,尽管那时家里还不宽裕,但母亲每天早晨还要单独给我煮一个芋头蛋,补充营养。母亲私下还叫一个瞎子给我算了一卦,瞎子说我的“八字”很好,一定能考上,母亲着实高兴了一阵子。但事与愿违,当年我并没考上,又补读了一年后才考上。大学还未读完,母亲又开始担心我会分在外地工作,千嘱咐,万嘱咐,终于我分回到家乡的中学教书。紧接着母亲又张罗起我的婚事来了,开始介绍农村的,我不干。后来给我介绍有工作单位的,不是人家看不上我这个“教书匠”,就是我没相中。母亲说我书读多了,挑三拣四,我固执己见始终没有顺应母亲的心愿。三年后,我又考上了另外一个大学进修,由于工作几次变动,直到三十岁我才结婚,五兄妹中我最后一个结婚,总算了却了母亲一桩心事,但其间却给母亲添了许多皱纹。

  我已成家立业,母亲本该省省心了,可她又为抱孙子操起心来。我老婆怀孕时,许多老太婆都断定是女胎,说什么“肚子扁是女孩”,什么喜欢吃辣的“酸男辣女”,什么“儿子打扮娘”脸上无胎斑肯定是女胎等等。母亲还求助了许多迷信算法,算的都是女孩。她还不死心,要我们去做“B超”,她相信这科学的东西准灵。而我们不肯去,因为“B超”对胎儿有影响,而且,生男生女对我们年轻人来说都无所谓。于是,我们劝母亲别操心,反正男女都一样,她总是有点想不通:“一样是一样,但生个男的还是更好。”尽管如此,母亲还是通情达理,只好作罢。临产前,体检的医生说,好象胎位不正,要做一下“B超”。这下母亲高兴了,做完后问这问那,但最关心的还是“照到的是男是女?”我们告诉她,医生不说,这是违反计划生育规定。母亲更是发愁,她说:“医生不敢讲,更说明是个女的。”小孩出生那天,她一直守候在产房边,当她亲眼看到是个孙子时,脸上的忧愁才消散,但那新添的皱纹却无法抹去,深深地刻在她的脸上,印在我们的心里,也融进了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是啊,我们五兄妹的出生、成长、读书、成家立业、生儿育女……都给母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皱纹,每条皱纹都记载了她的艰辛,每条皱纹都体现了她的爱和奉献,每条皱纹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永恒的力量。

  (载1997年9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对海外广播》)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