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结识楚人伍子胥

  孙武和家人住在穹窿山,过着自耕自作的隐居生活。山坞中平畴田陌可供耕作,宜于农桑,适于饲养禽畜,种植菜蔬。

  虽说这里浓荫蔽日,溪泉潺潺,却并不太潮湿,高地茅舍,僻静幽深,交通都非常便利。孙武除了帮助家人从事耕作,干点农活,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兵法研究上。

  孙武离开齐国时,把自己喜爱的古兵书和自己撰著的兵法十三篇,全部带到了吴国。辗转了好几个月,现在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和研究了。他不停翻阅着这些古兵书,对自己撰著的兵法十三篇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着修改。

  有时候,孙武独自一人走出茅蓬坞,深入吴都的街巷、集市、茶楼、酒肆,广泛接触各阶层的人士,与他们交朋友,倾听他们讲述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历史及现状,了解各诸侯国,特别是周边楚国、越国等几个诸侯国的近况,探寻帮助吴国实现富国强兵的发展策略。

  孙武还花费大量时间,对穹窿山及其周围的太湖、其他群山等环境进行了实地勘察,掌握了翔实的地理资料。

  孙武把掌握、了解来的吴国的一些具体情况,比如吴国和楚国的关系等,充实进兵法十三篇中去,使兵法十三篇更符合吴国国情,更适合吴王及吴国官员的趣向。孙武坚信,吴国就是他建功立业的地方,就是他实现全部理想的地方。

  就这样,在茅蓬坞隐居的日子里,孙武一边外出考察吴国的地形和风土人情,留意着吴国宫廷的动静,一边结合着对吴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分析,对自己的兵法十三篇进行着修改和完善。

  当时孙武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吴王的身上,盼望有一天能够得到吴王的重用,好施展自己平生所学,帮助吴王创立千秋伟业,实现自己的宏大理想。孙武在静静地等待时机。

  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孙武结识了伍子胥。伍子胥也就是伍员,他的字是子胥,当时的大国楚国人,因为父亲伍奢得罪楚平王,结果被满门抄斩。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与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杀死,伍子胥侥幸逃了出来。他先是去了宋国,后来又逃到郑国。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几经辗转跋涉,度过千难万险,终于来到吴国。

  伍子胥来到吴国没有多长时间,就被吴王僚的哥哥公子光发现,并将他收为门下。就在伍子胥退耕于野,暗中为公子光寻找勇士夺取王位的日子里,结识了孙武。

  这一天伍子胥实在难受,在家中如坐针毡,胸口如有磐石重压。索性带了几名家丁骑马携弓去郊外狩猎。伍子胥兴致不高,一个多时辰只射杀了一只野兔和两只野鸭。

  抬头看,暮色苍茫,潮湿的雾气开始弥漫。这时家丁突然兴奋地大叫起来,顺着家丁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只洁白的仙鹤在低垂的夜色中缓缓飞来。

  伍子胥迅即张弓搭箭,利箭刺破夜雾擦着仙鹤的翅膀掠过。再一支,射偏,再一支,再偏,鹤仍在缓缓向南飞。

  最后一支,仍然射偏。

  鹤仍在缓缓地飞,低低的,似乎一伸手就能抓到。伍子胥懊恼,将弓抛向远处,扯下箭囊摔在地上,催马向鹤飞去的方向飞驰而去。

  鹤继续南飞,南面就是罗浮山。伍子胥不顾家丁在身后大喊劝阻夜入深山,他现在把一腔愤懑全撒在这只怪异的鹤身上。他现在没心思考虑前面是凶还是吉。

  马踏上蜿蜒山路,鹤并未隐入山林,而是在前面时隐时现,夜色映衬下白得很醒目。前面是羊肠小路,崎岖的石板路上凝出薄薄的夜露,蹄声不再清脆,马蹄开始打滑。

  伍子胥甩蹬下马,疾步攀爬。鹤隐入山林不见了,伍子胥伫立四顾,这才听到夜风里山林飒飒作响,如墨的波涛起伏,树影摇摆,如千军万马藏于其中。

  一阵寒意袭来。伍子胥暗暗懊恼,仔细辨别方向想沿原路返回。夜色沉寂,家丁的呼喊声和马的嘶鸣声似乎都被松涛声淹没。

  茫然四顾,如墨的夜色中突然远远的一点灯光闪出。深山里还有住户?伍子胥心头一暖,如迷茫的荒野中见到北斗,摸索着向灯光处走去。

  一座茅草屋隐在树丛中,房前隐隐约约的还有一片开阔地。伍子胥走近茅草屋,透过窗户望去。跳动的烛花下,一个中年人坐在案几旁时而蹙眉沉思时而伏案疾书,膝下堆着满是墨迹的竹木简,身后的简易竹床旁堆满了新剖的竹简。墙壁上悬挂着一把宝剑,在山风激荡下铮铮作响。

  伍子胥暗暗思忖,这是哪位高人隐居于此啊?他推门而入,那位中年人似乎没有反应。伍子胥上前一步说,“先生,我冒昧来访,还请谅解。”

  那人猛一抬头,从书中顿醒,连忙起身,但并未对不速之客深夜来访面露惊异,反而平静地弯腰搬来一把竹椅,“伍大人请坐。”

  伍子胥一惊,问为何认识自己。那人微笑不语。

  “先生,还没请教尊姓大名?”

  “齐人孙武。”那个人回答。

  原来这正是孙武,这里就是他隐居的地方。伍子胥微微一怔,这个名字如同他被裹挟在浓浓夜色中看到的那一点灯光。

  “孙武,齐人孙武,难道……”伍子胥这个时候忽然想到了齐国人孙书,伍子胥对孙书这个名字当然非常熟悉,对田穰苴更是熟悉,他对于当时齐国的形势非常了解。

  伍子胥抑制住心中汹涌的波澜,目光落在案几上的竹简上。伍子胥忽然想起前一段时间,听谁说到过孙武这个名字,说此人编修兵法且携兵法周游考证,难道这个人就是那个齐国的孙武?他与齐国的田家有关系吗?

  伍子胥拿竹简起粗粗翻看。伍子胥身经百战,自然洞悉兵法精妙。不禁手不释卷,沉心细读。时间一点一滴流逝。良久,伍子胥抬头,发现孙武静静地看着自己。

  绝世高手的交流不是高谈阔论,双方的心领神会也许只需一个细微之极的眼神。伍子胥把竹简放在案几上。静谧的茅屋内传出竹简碰击案几的声音。

  孙武对伍子胥的意图洞若观火,他虽隐居山中已有一年有余,但除潜心精修兵法外,对吴国局势也密切关注。他深知择良木而栖良将选明主而事,思谋长驻吴国之心。

  正在此时外面一阵嘈杂。原来家丁们也循着灯光急急赶来,见到伍子胥稳坐屋中才长长出一口气。

  家丁的到来也化解了伍子胥的尴尬,“孙先生,那我们就讨扰了。”此刻已近深夜大家都饥肠辘辘,家丁们一阵忙乱,将猎获的野兔和野鸭收拾停当,借着屋外的炉灶烹炙。

  孙武也在茅屋前自种菜园中采摘新鲜菜蔬,汲取几罐清泉,又从床下搬出几坛清酒。茅屋后的竹林中有青石桌椅,正好可以点起松明围坐长谈。

  伍子胥和孙武心照不宣不再论及出山之事,加之两人惺惺相惜,促膝而坐畅饮至晨曦初露,二人才依依惜别。

  孙武和伍子胥都是来自异国他乡,两人虽然素昧平生,但共同的理想和抱负,使他们俩很快成了知心朋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或谈论天下大事,或切磋武艺,或饮酒对弈。

  伍子胥经常拜访孙武,共同探讨一些军事问题,如此一来二往,时间一长,两人竟成了莫逆之交。

  从相互坦诚的交谈中,伍子胥发现孙武是一位兵学造诣很深的人,也是一位可以帮助他报仇雪恨和成就吴国霸业的将才。

  孙武也觉得伍子胥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也是一位可以信赖和合作共事的兄长。两颗年轻而炽热的心慢慢靠拢,最终走到了一起。

  伍子胥对孙武的才干和学说十分欣赏,他认定孙武是个人才,迟早有一天会脱颖而出,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的。正所谓:大鹏一日冲天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两个人交往久了,成了无话不谈的兄弟,伍子胥也从孙武口中知道了孙武正在写兵法的事情,他很想拜读一下。

  一次,伍子胥到孙武那里饮酒聊天,伍子胥就说:“孙兄弟读了这么多的军事典籍,又走遍了各国,应该将自己的知识写下来,说不定将来还能流芳后世。”

  “先人已经有那么多军事典籍,这件事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啊!不过小弟也确实早有了这个想法,而且在来这里前,就开始进行编写了。”孙武说。

  “孙兄弟那是已经写成了啊!兄弟应该早说,快快拿出来,让哥哥拜读一下大作。”伍子胥迫不及待地说。

  “小弟也正想让哥哥提一些建议,要不是害怕哥哥笑话小弟,早就让您看了,我这就去取,哥哥在这等一会儿,我去去就来。”孙武一边说,一边去取自己的兵法十三篇。

  时间不大,孙武就回来,手里拿着一捆竹简,递给了伍子胥。这伍子胥也是一员战将,读了孙武兵法,深为其严密的论证、深刻的思维、精妙的高见所折服,但觉字字珠玑,处处都闪耀智慧的火花,将那战争中大到战略、小到战术都揭示得清清楚楚,传播出去,必将成为用兵者常习之文。

  伍子胥看完之后,赞不绝口,连声说:“写得太妙了,别人都说孙兄弟是隐逸大贤,果然名不虚传啊!大作字字千钧,铁打金铸,都是不可更易的永恒真理,你将来一定会有鹏程万里的那一天,就凭着这一本书,你就可以名垂青史了。”

  孙武苦笑说:“如果有人赏识那就好了,不然的话,也不过是老死山中罢了。”

  伍子胥说:“卞和当年得到璞玉,两次献给皇帝都因为别人不认识,遭到刑罚。不过,只要是真玉,最终一定会被人赏识的,这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孙兄弟不要太多担心。”

  看看太阳就要快下山了,伍子胥才恋恋不舍地告别孙武,临走的时候,他告诉孙武,暂时隐居在这里,家里所缺的东西自己会派人送来。

  伍子胥还一再叮嘱,如果想到别的国家去,一定要事先通知自己,孙武答应了。

  由于伍子胥是楚国人,他在言谈之中难免会谈及当时发生在楚国的一些事情,有心的孙武将这些都一一记在了心中。

  孙武知道,将来吴国一定会与临近的楚国进行争霸战争,如果到时候用伍子胥作为大将,那么自己将能做到兵法中说的知己知彼,从而能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

  伍子胥更是随着交往的加深,对孙武产生了由衷的钦佩,他暗下决心,找适当的机会把孙武推荐给公子光,好为自己以后讨伐楚国增添一份力量。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