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将访华 中俄轴心结构已成形?学者忧“世界大战”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2023年10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举行会晤

俄罗斯总统弗拉迪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开启第五个任期后,据信本星期将出访中国并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析人士警告,俄乌战况让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越来越紧密,甚至有可能延展到将伊朗和朝鲜纳入其中。他们担心,俄乌战争正成为中俄与西方“新冷战的第一场代理人战争”,甚至乌克兰战争已经是一场新的“世界大战”。

习近平访法,普京呛核军演 独裁者“分头出击”?

习近平刚刚结束对欧洲的访问返回北京,本周的外交大戏可能以接待普京的到访来揭开序幕。习普会尚未登场,两位元首似乎早于一周前就已经在国际上拉高声量,互相帮衬。

5月6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呼吁到访的习近平利用中国对普京的影响力,力促终结俄乌战事,但习近平却在记者会中、意有所指称,“反对利用乌克兰危机,甩锅抹黑第三国煽动新冷战”。

《纽约时报》当日分析称,毫无迹象显示,习近平会要求俄罗斯这个友谊“无上限”的盟友停止战争。

就在中法峰会的当天,俄罗斯国防部也发表声明称,俄方正在计划进行战术核武演习,目的是响应“法国、英国和美国对俄罗斯联邦的挑衅声明与威胁”。此前,马克宏重申,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

展开第五任总统任期后,普京5月9日又在红场举行的二战胜利日阅兵式上称,俄罗斯不允许任何人威胁,他说:“我们的战略(核)力量始终处于戒备状态”。

对于习近平和普京的一搭一唱,位于台北的政治大学国关中心研究员宋国诚表示,中俄两国一连串的政治、外交表态密集登场,很难说是时间巧合,比较像两个独裁者的“分头出击”。

宋国诚说,目前看来,中俄无惧于西方国家的各种制裁:俄罗斯依然对乌克兰步步进逼,同时还对西方展开核威胁,而中国也依旧以暗渡陈仓的方式援助俄罗斯。与此同时,西方对中俄的反制行动也仍显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中共亲俄派官员抬头,“新轴心”成形?

宋国诚认为,除了外交上的唇枪舌战,中俄近期的军事动作也值得关注,例如习近平将原战略支援部队拆分为军事航天、网络空间和信息支持等部队,这代表他已采取新的军事战略,准备长期抗美。

而普京5月12日则宣布更换国防部长,由经济学家出身的第一副总理安德烈·贝洛索夫(Andrei Belousov)接任,恐志在强化军工复合体、进一步升高与西方在军事和经济上的较量。

宋国诚告诉美国之音:“从两国的军方、外交人事安排看得出来,中俄轴心结构已经具备蛮完整的雏形,而且越来越强化,最主要关键是俄乌战争长期化,使中国、俄罗斯和西方国家都进入新的思维和挑战。”

宋国诚认为,比中俄两国深化战略协作更令人忧心的是,两国与伊朗、朝鲜的军事互动也渐趋紧密,这代表,以中国为首的联盟与西方间的敌意呈螺旋上升。

在此发展前提下,西方国家却持续采取类似绥靖主义的避战方式。因此,宋国诚悲观地认为,中、俄、伊、朝四国的“轴心关系”将越来越紧密,毫无松绑的可能。

位于德国柏林的政治学者张俊华也同意,这“新兴的中俄轴心(the Burgeoning China-Russia axis)”已经成形。他3月初曾撰文指出,俄乌战争拉近了中俄两大专制国家间的距离,此中俄地缘政治联盟正是克林姆林宫长久以来的梦想实现。

张俊华于文中指出,尽管乌克兰战争初期,俄方攻势停滞之际,中国曾采取“聪明外交(smart diplomacy)”,试图避免被贴上战争帮凶的标签,并维护好跟西方的关系,但时至今日,北京的亲俄派似乎抬头,并相信莫斯科最终将战胜。

张俊华写道,至少在习近平任内,中俄结盟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他写道,随着习近平似乎决定不再与西方靠拢,中俄的夥伴关系恐将持续壮大,虽然中国对俄乌问题的中立表态。中俄在实质的货贸及服贸规模持续扩增,而来自中国的军民两用设备和工业产品也为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军事实力做出巨大贡献。

张俊华表示,中俄关系密切还体现在中共人事上,自习近平上台以来,亲欧美派中国官员多退位,而亲俄派则在外交、军事和国防工业领域大受重用。

他说,最值得关注的是新任国防部长董军,他不仅俄语流利,更曾在俄国的最高军事机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受训过。

张俊华告诉美国之音:“如果是用现代战争理念指导军事,(习近平用)在美国军事学院受过教育的人,才符合逻辑。但是他用的是(留学)俄罗斯的(董军),用意很简单,就是要加强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Avril Haines)于5月初的一场听证会中也透露,除了俄乌战争,中俄还针对台海情势举行过联合军演。对此,张俊华认为,这恐让西方相当头痛,因为原本只设想一个对手,现在变成了两个。

中俄轴心继续扩大 学者忧俄乌战争成“世界大战”

更严重的是,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哈尔·布兰兹(Hal Brands)5月12日于彭博社撰文指出,随着中俄两大阵营不断合作、集结,俄乌战争正成为中俄与西方“新冷战的第一场代理人战争”,甚至已经是一场新的“世界大战”。 他以韩国与朝鲜为例指出,“首尔和平壤正在乌克兰战场上延续着他们长达数十年的斗争。这是正在进行的世界代理人战争的一个缩影。”

布兰兹指出,相较于西方民主阵营对乌克兰的支持,伊朗向俄罗斯提供了无人机和弹道导弹,而朝鲜已出售100万至300万枚炮弹给俄罗斯。至于中国,除了输往俄罗斯的军民两用工业产品外,更成为莫斯科的经贸腹地,助其缓解西方制裁的影响。

布兰兹于文中强调,随著俄乌战事久拖不决,美国将被迫将注意力集中在欧洲,也为这中、伊、朝带来“战略红利”,例如朝鲜在美国无暇顾及的空档,以几乎破纪录的速度,接连测试新导弹。

但他说,不管是专制或自由阵营,双方更深层的焦虑是,一旦俄乌战事分出胜负,其影响所及恐远高过对战的俄乌两国:万一俄罗斯战败,其他专制轴心国家恐进一步遭孤立,反之,若俄罗斯毁了乌克兰这个民主国家,也等于是为其他专制国家可能的侵略行为开了绿灯。

对于“世界大战”的远忧,部分分析人士认为,绝非空穴来风。

位于台北的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家安全所所长沈明室表示,美国现在确实担心,中俄等国形成“战略同步(Strategic Simultaneity)”后,会集体对美施压。

沈明室说,许多学者已认真思索,万一预言成真,民主联盟也必须协作,才能应对,例如,让韩国主力对抗朝鲜,北约抗衡俄罗斯,而伊朗则交给以色列。

沈明室告诉美国之音:“战略同步意思是说,如果这四个国家(中俄伊朝)同步对美国施压或同步实施核武威胁,美国应该怎么办?乌克兰、台海或者任何一个点爆发冲突以后,的确有可能因为中俄的结盟或邪恶轴心的结盟,变成世界性的大战。”

“新冷战”关键仍在美中战略竞争

尽管美国还没有像前总统乔治·沃克·布什(George Walker Bush)形容朝鲜、伊朗那样,用“邪恶轴心”来形容中、俄、伊、朝等国,但台湾的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李大中认为,美国的战略设想中,已将这四国视为重大挑战与威胁的混合。

李大中说,俄乌战争催化了中俄的合作关系,俄罗斯越来越依赖北京,而北京面对来自美国的竞争,也和俄罗斯有“唇亡齿寒”的危机感,因此中国援俄的力度在“上不封顶”的原则下,已十分可观。

李大认为,“新冷战”归根究柢关乎的还是美中战略竞争。他说,国际现况不像冷战时期的壁垒分明,但美英以及西方与中国“脱钩”已经是箭在弦上。

“在很多的场域里面可以看到,其实美国在做某种程度的脱钩,用的一些政策,比如说,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诸如此类,希望尽可能让美国占有主动性跟优势,去压制中国大陆,尤其是在科技(领域)。”

他说,对美国而言,棘手的是,不同于当年的前苏联,中国在经贸、投资等各领域的布局已深入全球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