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格局巨变!中俄同盟后,三战还是新冷战?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华北雁塘:中俄同盟后:三战还是新冷战?

北彦



资料照片: 2024年5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的纪念俄中建交75周年暨中俄文化年开幕音乐会

普京在连任后的第一次出国访问,尽管在北京只停留了一天,却无比充实,收获巨大。中俄两国随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分外冗长的文本前所未有地点明了反美和反北约的立场。相比去年的莫斯科联合声明,这是最为显著的变化,标志着一个反美轴心同盟的正式确立,也是俄外交的巨大胜利。

从2001年中俄签订“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全球化以来,经过二十多年两条路线的竞争,2024年5月16日中俄联合声明意味着俄罗斯成功地将中国拉到了反民主的新轴心一边。而且,在俄乌战争的关键时刻,这一新同盟关系可能大大改变全球的战略格局。

新轴心同盟

对此,国际社会早有预判,也早有心理准备。且不说从2014年俄罗斯入侵克里米亚以来美国国内的对华政策就逐渐趋向统一,形成了今天强硬的对华政策。在普京踏上北京土地那一刻,欧洲的Arte电视台开始播放一个90分钟长的政治纪录片“中俄伊的轴心同盟”,向欧洲公众详细梳理了过去十几年这个新轴心的形成过程。

“5·16”的中俄峰会印证了这一结论,宛如1940年9月德、意、日在柏林签订“三国同盟条约”的历史再现。那是德国在与意大利签署“钢铁条约”、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随后入侵波兰的一年后,针对美国极有可能在欧洲和太平洋地区对三国扩张行动的潜在干涉,被认为是三国的共同反美宣言。毕竟,这一条约从未被三国引用过,实际效力等同立场声明,也因此唤醒了民主世界对法西斯轴心的警惕。

今天在北京发生的情形与之高度相似。北京有着对两国联合声明或者公报秉持选择性较真和选择性遗忘的机会主义历史,更以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的立场自居,而对刚刚拒绝在援助俄罗斯问题上让步的中国来说,这份强调“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最新声明是对过去十余年中俄特殊关系的最新论述。

与一年前在莫斯科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相比,这份声明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点明了反对美国和北约,表明中国外交立场的清晰化。这是中俄轴心同盟的基础,当然更代表俄罗斯争取中国终于勇敢、大声地说出了他们共同敌人,也与一向公开反美的伊朗站到了一边,后者恍如当时不在场的苏联。一个新的公开的反美轴心形成了。

而且,仅就让在俄乌战争爆发800多天里始终遮遮掩掩、暗通款曲、扮演中立的中国终于明确站队这一点来说,这无疑是俄罗斯首脑外交的一大胜利,对于巩固再次连任后普京的统治地位和稳定战场局势都有着极大帮助。

新冷战

虽然历史仿佛回到了84年前的柏林时刻,世界局势或许暂时还不会那么快地发生剧变,譬如人们所担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或者“第二次太平洋战争”的危险。

因为,从这份中俄联合声明里,人们可以发现:中俄的反美主义是以双方的所谓安全利益和“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为中心展开,这是79年前雅尔塔会议上的三个战胜国对双方“势力范围”的现实主义承认,也是冷战的发端。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些冷战的死灰以违反联合国宪章和破坏主权现状的形态出现,还处处冠以维护联合国宪章的虚伪、并将维护联合国秩序的美国。和北约当作公敌,不能不说冷战复活了。

而且,这份联合声明直接列出美国的“安全威胁”,特别是美国的全球反导体系、延伸威慑、中导部署、“斩首”能力和印太地区的AUKUS计划等等,如同一份等待与美国谈判的清单。这固然是美国和民主世界遏制一场潜在大战的能力体现,或者说反映了过去十年来美国针对中、俄的战略觉醒和战场建设,至少在列出威胁事项的意义上,与冷战时期双方不断展开最为关切的威胁项目谈判并无区别。换言之,只要讲出来,谈起来,和平维持就有希望。这就是冷战的逻辑。

更重要的,中国在承诺与俄罗斯进行全面的、体系化的安全、技术、经济和文化合作之外,这份联合声明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关于图们江出海口的共识声明。表面上,这是促进中国东北经济复兴和开放,但是如果考虑到国际社会最新怀疑的中国进军日本海的战略意图,尤其是日、美最近侦测到中国可能将日本海作为未来对美核潜艇的战备值班海域,作为面临AUKUS威胁的南中国海的替补,那么就不难想象,未来的美中对抗爆发还需要一段时间。只要对抗双方都在无限期地准备之中,那么世界就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新冷战状态了。

第二战场?

然而,如同1975年美苏缓和、越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反而频繁发生局部热战、甚至爆发伊朗革命,新轴心同盟形成之后虽然不至于立即爆发世界大战,但是新冷战不等于和平,中俄在全球发动的宣传战、认知战、赛博战(cyber war)早已进行多年,深刻地改变着世界范围的民主版图。

在乌克兰战场以外,也爆发着各种冲突,例如以巴冲突。尤其在中国周边,在中印漫长的边境线上,双方大军压阵,配合着一线士兵以棍棒和石头进行的原始人冲突。在南中国海东侧,中国和菲律宾的海巡船、武装渔船之间的冲突几乎天天都在上演。在他们身后不远处,中国海军常年驻守着一支中型舰队,美国和澳洲、日本、和欧洲的北约国家则频频在附近举行联合军演。海上冲突随时可能擦枪走火,升级成一场局部海战。

毕竟,相对中俄联合声明最为强调的国家主权和统一(台湾)问题,南中国海问题并不算大问题,尚处在可防可控可谈的阶段,却不能排除因为新轴心同盟的形成和俄乌战场局势的变化诱发成“第二战场”的危险,中俄都可能有意借此转移世界焦点、减轻俄方压力、分散美军备战、增加谈判筹码。

更危险的,一旦中国在南中国海针对弱小的菲律宾取得一场小规模冒险的胜利,那么就可能更为大胆和投机地在台湾海峡采取大规模军事冒险,如同德国进占莱茵兰没有招致法国反对之后,一次冒险投机逐渐演变成一系列的冒险,即进占苏台德、合并奥地利,并且在成功蒙骗张伯伦后进攻波兰,直到正式向英法宣战。

这就是新轴心同盟也就是普京最新访华后印太地区、也是世界和平面临的最为迫近的危险。可能无关乎新的世界大战,却已经从反美轴心的角度坐实了新冷战的巩固和其中所包含的危险。

在这个意义上,即使那些对“二十届三中全会”可能进行深度改革仍然抱有期望的资本和公民,都无法不对中国如此“加速”地被拉入普京的外交陷阱而感到莫名惊诧,也无法不为美中关系加速的对抗化趋势感到担忧。这种危险的加速,冷战后的和平一天天的接近终结,正在被新冷战的不确定所取代。

而吊诡的,这种不确定和不安全感恰恰也是中俄或者中俄伊共同担心和防范的。他们正在联手加速和放大所有这一切,并且带给所有人。这或许就是中俄命运共同体,然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