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个日本人援手黄仁勋,英伟达或许早已不存在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腾讯科技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来临,芯片巨头英伟达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市值短时间即突破2万亿美元。然而,回顾英伟达的发展历程,其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在公司初创阶段还曾一度濒临倒闭。但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遇到了他的贵人——世嘉前掌门人入交昭一郎(Shoichiro Irimajiri)。可以说,如果没有入交昭一郎对黄仁勋伸出援手,也许英伟达早已不存在。

入交昭一郎在东京的办公室,他身后的照片是其朋友、已故的一级方程式冠军埃尔顿·塞纳

在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之前,英伟达也曾陷入过濒临倒闭的边缘。黄仁勋在上世纪90年代创立了这家公司,经过数年的奋斗,公司的前景依然没有太大起色,原因是它的首个芯片项目遭遇了失败。黄仁勋后来回忆称,这对于他刚起步的公司来说,无疑是生死攸关的时刻。

然而,英伟达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完全得益于一个人的出现——他口中的贵人,入交昭一郎(Shoichiro Irimajiri)。当时,英伟达的资金即将耗尽,黄仁勋向视频游戏巨头世嘉(Sega)的高管入交昭一郎寻求500万美元的救助以维持公司运营时,他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入交昭一郎并没有义务为一家陌生的公司提供数额如此巨大的资金支持。但出人意料的是,入交昭一郎伸出了援手。

黄仁勋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全是他(入交昭一郎)的功劳,当时我也对此感到惊讶。”

自英伟达诞生之日起,黄仁勋便一直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没有他,英伟达便不会存在。但即便是他,也承认如果没有入交昭一郎的帮助,英伟达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入交昭一郎的举动给黄仁勋上了商业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课。黄仁勋后来参加红杉资本的播客节目时分享道:“当你创业的时候,你不能忽视人们的善良。”

30多年前,当黄仁勋创办英伟达时,谁又能想到这家公司将会成为仅次于微软和苹果的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呢?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即使在一年前,这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的兴起,英伟达的市值已经增长了两倍。去年,其市值突破了1万亿美元。今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万亿美元。如果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继续增长,帮助英伟达在下周发布另一份令人瞩目的财报,那么这家公司的市值甚至可能达到3万亿美元。

然而,每家公司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需要一点运气和许多人的善意。即使是一家价值2万亿美元的公司,也离不开这些元素的支持。特别是像英伟达这样一家公司,它背后的一个奇特之处在于,如果不是一个从未在公司工作过的人的慷慨,它早就可能破产了。

那个人就是入交昭一郎。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工程师和魅力非凡的高管,他是日本最受尊敬的商业领袖之一。先是在本田,后来在世嘉,他在多个领域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在英伟达的历史上,他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已经84岁高龄的入交昭一郎依然精神矍铄,本周在接受采访时,他仍在办公室忙碌到下午5点之后。

入交昭一郎与黄仁勋的交集虽然短暂,但他称自己从未忘记过那段时光,“英伟达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入交昭一郎的办公室内摆放着的自己照片。他因在摩托车大奖赛和方程式赛车领域的卓越贡献,成为了本田的传奇工程师

那么,入交昭一郎究竟是如何在千里之外挽救了黄仁勋的公司呢?

二战之后,年轻的入交昭一郎从读到查克·耶格尔(Chuck Yeager)突破音障的故事那一刻起,就立志成为一名航空工程师。大学毕业后,他顺利进入本田汽车公司,负责为追求地面极限速度的大奖赛摩托车和一级方程式赛车设计发动机。他在这些世界上最快的赛车机器上的杰出工作,使他成为了业界传奇。摩托车领域的专家马特·奥克斯利(Mat Oxley)曾评价说:“他的想法在其他工程师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些成就让入交昭一郎的事业如日中天。作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经理,他于1984年被派往美国,负责本田在美国的生产业务。当他搬到俄亥俄州时,他工牌上的名字是亲昵的“Iri”。据悉,他以“平易近人的微笑”和“强有力的领导力”而著称。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还是麦当劳汉堡的忠实拥趸,现在每周都会品尝一番。

在成功推动本田在美国的业务增长四年后,他于1988年返回日本,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的竞争者。然而,在1992年,他因压力和健康原因突然辞职。1993年,入交昭一郎加入了电子游戏巨头世嘉,当时世嘉已经超越任天堂,成为了该领域的领军者。1996年,他被提升为世嘉美国业务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并在1998年晋升为整个公司的总裁。

与此同时,在硅谷的丹尼餐厅(Denny's),三个年轻人的身影悄然汇聚,他们正在筹划创办一家公司,这一举措意外地引起了入交昭一郎的注意。

自1993年成立,黄仁勋便始终担任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这家公司几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1993年,正值游戏界从2D图形向3D图形迈进的关键时刻,黄仁勋与他的两位伙伴共同创立了英伟达。与此同时,世嘉正承受着制造一款热销产品的压力,他们推出了Dreamcast主机,以此回应索尼PlayStation的火爆市场。在入交昭一郎与黄仁勋的会面之后,英伟达被选定为Dreamcast的图形处理单元(GPU)芯片制造商。黄仁勋的热情与远见给入交昭一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黄仁勋尚未开始穿上他标志性的皮夹克,也还未有那些涌入场馆聆听他谈论芯片的狂热粉丝,但他已经展现出了不凡的自信。入交昭一郎回忆道:“他,非常非常自信!”

与世嘉的合同为英伟达注入了资金,但这家初创公司在早期的一些冒险决策和严重错误几乎使其走向毁灭。最棘手的问题在于英伟达在图像渲染策略上的失误。他们采用了非传统的方法来处理使用四边形的3D图形,而竞争对手则采用了基于三角形的技术。很快,英伟达便意识到他们走错了方向。

英伟达在世嘉项目上投入了一年的时间,黄仁勋意识到他必须放弃这一战略。劣质芯片使公司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么继续开发主机,然后慢慢走向衰亡;要么立即停止开发,面临即刻的破产。

在去年的演讲中,黄仁勋回顾了这一看似无解的局面,并分享了为英伟达的成功奠定基础的“耻辱和尴尬”的失败。他坦言,如果英伟达为了履行合同而继续埋头于主机开发,那么它将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但如果选择停止开发世嘉芯片,那么资金将立刻枯竭。黄仁勋说:“无论如何,我们都会面临破产。”

入交昭一郎表示,与黄仁勋一同为Dreamcast开发先进的芯片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回忆之一

当入交昭一郎步入他的办公室,传达世嘉将选择另一家公司生产的GPU来发布Dreamcast时,黄仁勋内心涌起了最坏的担忧——英伟达失败了。然而,此时的入交昭一郎已经与黄仁勋结识,他依然对他抱有信心,甚至对他抱有好感。他坚定地表示:“我希望英伟达能够成功,至少在某些方面。”

回到日本后,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世嘉应该投资英伟达。说服高层向一家尚未履行现有合同的初创公司注资,这绝非易事。但经过艰苦的谈判,入交昭一郎成功地为英伟达争取到了急需的额外500万美元。黄仁勋后来回忆道:“那笔钱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他的理解和慷慨让我们能够再支撑六个月。”

在接下来那六个月里,英伟达全力以赴,奋力开发出了具有突破性的芯片,并于1997年成功发布,这一举措不仅挽救了公司,更在1999年将其推向了上市。就在第二年,入交昭一郎辞去了世嘉总裁的职务。直到他离开公司之后,他当初的决定才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世嘉以约1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其持有的英伟达股票。

今年早些时候,黄仁勋向世界展示了英伟达最新的GPU,该公司如今市值已超过2万亿美元。

如今,入交昭一郎在东京的一家办公室内经营着自己的私人咨询公司。他的办公桌后方,摆放着朋友埃尔顿·塞纳(Ayrton Senna)的相框肖像,这位深受人们爱戴的已故一级方程式赛车冠军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本田发动机的强大支持。而在他的家中,还挂有一张查克·耶格尔(Chuck Yeager)80多岁高龄时驾驶喷气式战斗机的照片。

入交昭一郎与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之间曾一度失去了联系,直到2017年,他收到了一份关于组织人工智能研讨会的邀请。正是在那时,他重新发现了黄仁勋的电子邮件地址,并决定给这位久未谋面的亿万富翁发送一封简短的英文信息。

入交昭一郎在信中写道:“你好,黄先生,我是入交昭一郎,曾是上世纪90年代与你并肩作战的同行之一。你或许还记得,我们共同为世嘉Dreamcast开发了前沿的图像芯片。那段时光,对我来说,是职业生涯中最令人愉悦的记忆之一。”

随后,他提出了一个请求:“我想知道,你或英伟达的其他代表,是否愿意抽空访问日本,为一群亲密的商界领袖分享你的见解与经验。如果能够得到你的光临,我将不胜感激。很抱歉打扰到你繁忙的行程,但衷心感谢你阅读此信。愿你一切安好,未来更加辉煌!”

这封信看起来就像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写过的普通邮件,充满了真诚与期待。但入交昭一郎并未期待会立刻得到回应,然而,仅仅隔了一日,他便收到了回复。现年已61岁的黄仁勋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入交昭一郎,收到你的来信,我深感惊喜。在英伟达成立之初与世嘉合作也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回忆之一。”

恰巧的是,黄仁勋即将前往东京参加英伟达的一场重要会议,并计划在那里发表关于未来的主题演讲。然而,他愿意为更少的听众,特别是为了偿还过去的情谊,做出特别的安排。他在信中对入交昭一郎表示:“我很高兴能够为你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