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董事长回应马斯克天价薪酬:560亿是他应得的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腾讯科技讯 5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特斯拉董事长,罗宾·丹霍尔姆(Robyn Denholm)早已经习惯了每天早晨一醒来,就看到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发布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推文。同时,她还要应对监管机构的审查和法院的裁决。

现在,丹霍尔姆正面临更艰难的挑战,她必须在下个月的股东大会上说服股东支持马斯克的高额薪酬方案和公司的战略转变。尽管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批评和压力,但丹霍尔姆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相信股东们会理解并支持特斯拉的未来计划。

习惯了马斯克的突发推文,希望推特(X)消失

最近,丹霍尔姆罕见地接受了媒体采访,并谈及自己对推特(现已改名为X)看法。她称已经习惯每天一早便看到马斯克的突发推文,甚至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有一根魔杖,我必定让推特消失!”

马斯克于2022年收购了推特并将其更名为X,他经常在这家社交媒体平台发表容易引发争议的帖子,这不仅为他本人带来了监管麻烦,也给特斯拉的董事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就在今年1月,马斯克在X上宣称,特斯拉将“立即采取行动”,准备在得克萨斯州重新注册。而在此之前,特拉华州的一家法院裁定,马斯克创纪录的560亿美元薪酬方案无效。

这无疑让特斯拉董事会陷入了棘手的境地。他们必须遵循必要的程序,成立一个独立委员会来仔细评估改变公司注册地的行动。尽管他们最终得出了与马斯克相同的结论,也认为应该将注册地迁往得克萨斯州,但马斯克提前发文给了法院更多证据,让他们更加认定董事会是“傲慢主人(马斯克)的懒散仆人”。

丹霍尔姆表示:“我们曾就推特有过艰难的对话。马斯克是一个逆向思维者,你不能只是部分时间成为逆向思维者,所以,作为特斯拉董事会成员,我必须要应对这一点。我可能会在早上醒来,阅读到一条我未曾预料到的推文。但我不希望一觉醒来,就得知公司有了我们未曾讨论过的战略转变。”

监督这位“性情不稳定”的企业家管理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无疑是美国企业界最艰巨的任务之一。

然而,丹霍尔姆正面临她六年任期中的关键时刻:在下月举行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她需要说服股东们同意向马斯克支付美国企业历史上最高的薪酬,同时还要激励广大的散户投资者支持前往得克萨斯州的计划。

我不是马斯克的“保姆”,回应2年套现2.8亿美元质疑

丹霍尔姆的声誉也岌岌可危。特拉华州的裁决严厉批评了她的治理方式,称其“缺乏活力”,并暗示她可能因为获得了“改变生活”的巨额资金而影响了自己的客观性。仅在2021年和2022年,丹霍尔姆就通过出售特斯拉股票赚取了2.8亿美元,这一数字令苹果和谷歌等科技巨头的高管们也望尘莫及。

作为唯一一位执掌“美国科技七巨头”董事会的女性领导者,现年60岁的丹霍尔姆需要在距离特斯拉总部超过2万公里的家中应对这一切。在全球电动汽车需求低迷、特斯拉股价暴跌的背景下,该公司正在进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裁员,这是特斯拉为了更加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而采取的战略举措。

尽管马斯克的帖子给丹霍尔姆的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但她能成为特斯拉董事长有很大原因归功于马斯克的推文。2018年,马斯克发推称自己已经“获得资金”,将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将特斯拉私有化,这一消息引发了特斯拉股价飙升和证券欺诈指控。一个月后,马斯克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和解,同意辞去董事长一职至少三年,并支付2000万美元的罚款,同时承诺他的推文将接受特斯拉律师的审核。

丹霍尔姆是一位长期在运营和财务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她在担任特斯拉董事长之前,曾担任澳大利亚电信巨头Telstra的首席财务官。她以坚定而低调的风格著称,在特斯拉工作期间,她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开聚光灯,因为那位超级明星首席执行官的光芒早已盖过了她和董事会其他成员。

然而,随着年度股东大会的临近,任务的艰巨性迫使丹霍尔姆不得不面对一些“不那么舒适的任务”,如接受媒体采访。为了实现在得克萨斯州的重新注册,特斯拉必须赢得超过50%外部股东的支持,未投票则被自动视为“反对”。自从丹霍尔姆担任董事长以来,特斯拉在历经多年的亏损和未能实现的生产目标后,终于实现了盈利。员工数量也从大约5万人增长到14万人,汽车年销量更是从不足25万辆飙升至惊人的180万辆。

特斯拉市值已从2021年峰值跌了大半

丹霍尔姆坚决反驳了外界将她视为马斯克“保姆”的言论,她强调:“对我而言,董事长的职责是确保董事会与首席执行官和管理团队之间保持健康、稳定的关系。我们代表股东,确保管理层能够履行他们的职责,这些职责的核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为股东创造价值。”

马斯克曾因使用大麻引起争议,甚至传闻称特斯拉董事会成员私下深感担忧。对此,丹霍尔姆直言:“这绝对是无稽之谈。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10年,从未见过任何相关证据。”

“监管义务上懈怠” ?我决不接受懒散的锅

特斯拉的整个董事会都已被动员起来,包括前21世纪福克斯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以及前特斯拉首席技术官斯特劳贝尔(JB Straubel)等人。过去两周,他们与丹霍尔姆一起,努力在纽约和加州游说投资者,为特斯拉的未来计划赢得支持。虽然马斯克的兄弟金巴尔(Kimbal)也是董事会成员之一,但他并未参与此次股东外展活动。

今年2月,特拉华州的一位法官对特斯拉董事会的独立性提出了质疑,称“马斯克的行为似乎并未受到董事会的有效监督”。该裁决还指出,包括默多克在内的一些董事曾与马斯克一同度假,而2021年离开董事会的私募股权资深人士安东尼奥·格拉西亚斯(Antonio Gracias)在马斯克控制的公司中拥有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权益。

对于这些质疑,丹霍尔姆坚决予以反驳。她表示:“董事会在确保管理团队尽职尽责方面表现得非常勤奋和高效。每位成员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不仅与马斯克紧密合作,还与管理团队的其他成员共同努力。”

法官还特别提到了丹霍尔姆本人,指出她从特斯拉股票中赚取了巨额财富,并指责她在“监管义务上懈怠”。对此,丹霍尔姆予以否认,她表示:“这简直是荒谬!我要告诉你,任何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绝不是一个懒散的人。现在我明白了‘懒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这可能是最不符合事实的说法了。我对我的工作非常认真,非常勤奋。”

她还驳斥了关于她股票奖励的批评,其理由与为马斯克薪酬辩护时如出一辙:她的股票与公司股价同步增长,这对所有股东都是有益的。对丹霍尔姆而言,这些改变她生活的财富只增添了她的独立性。她表示:“如果我对公司正在发生的事情持不同意见,我可以随时选择离开。卖掉股票,这会使你在财务上更加独立。”

为马斯克薪酬和裁员辩护,承认说服大投资者很难

即将于美国当地时间6月13日举行的股东投票,可能对特斯拉未来的领导层产生深远影响。马斯克的时间分配给了他旗下多家公司,包括SpaceX、Neuralink和X。他还警告称,如果他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降至约25%以下,他将更多地远离特斯拉,强调自己需要否决权来防止激进分子对该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不当干预。

马斯克在2021年和2022年出售了大量特斯拉股票,同时将这些股票用作贷款杠杆,以支持他440亿美元收购Twitter的交易,这一举动对特斯拉股价造成了冲击,使他的持股比例降至13%以下。新的薪酬计划可能会帮助他重建大部分股权,使其持股比例回升至20%以上。

谈及2018年的薪酬方案时,丹霍尔姆表示:“他们(特斯拉董事会)了解马斯克,因此制定了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我们试图制定的是一个10年计划,以确保他的专注和投入,并作为一种激励。”

马斯克成功实现了所有目标,尽管这些目标在当时被批评者视为“不切实际的野心”和“宣传手段”。到2023年,特斯拉的营收达到了970亿美元,调整后盈利为170亿美元。马斯克没有从特斯拉获得工资或其他报酬,如果特斯拉的市值没能在十年内达到6500亿美元(目前约为5660亿美元),他也不会获得任何新的股票期权奖励。

马斯克需满足12个财务目标才能领取2018年薪酬

然而,特斯拉董事会现在需要争取更多大股东的支持。特斯拉最大的机构股东,包括先锋集团(Vanguard)、道富银行以及资本集团(Capital Group)在内的投资者,在2018年就反对马斯克的薪酬方案。对此,丹霍尔姆最近强调,不给马斯克应得的报酬是“不公平的”,并指出“马斯克在过去6年里没有从特斯拉获取任何直接报酬”。

与此同时,投资者对特斯拉的轻率战略转向和对待员工的不佳态度提出了批评。这位首席执行官曾经承诺推出一款低成本车型,并将其视为对未来增长至关重要的因素,但如今却搁置了这个计划。上个月,员工们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称特斯拉将裁员10%(至少1.4万人)。在当月晚些时候,马斯克还解雇了包括超级充电团队主管丽贝卡·蒂努奇(Rebecca Tinucci)在内的500名员工,尽管很快又不得不重新雇佣其中的部分人。

面对这些质疑,丹霍尔姆为马斯克辩护,她表示这源于后者希望“尽可能人道地”对待员工。她说:“在决定裁员之后,马斯克选择直接传达给员工,他希望迅速消除员工的不确定性。我们是否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更妥善的方式与他们交谈或沟通?当然可以。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特斯拉的股东们现在有几周的时间来表达他们对特斯拉未来计划的信心或疑虑,以及为实现这些计划是否应该给予马斯克如此巨额的薪酬。随着全球散户投资者的投票持续涌入,董事会将迎来ISS和Glass Lewis等公司的代理报告,这些报告将为大机构股东提供投票建议。

尽管最近市场上对马斯克和特斯拉股价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但丹霍尔姆依然保持乐观。她在谈及这个备受争议的薪酬计划时表示:“我接触过的每一位股东都表示,这个方案是有效的。我们的报酬与股价挂钩,如果股价不上涨,我们也得不到任何回报。这种理念与我们的股东产生了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