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进行曲 8 第三乐章——那些神秘的寺院庙宇 之哲蚌寺

打印 (被阅读 次)

西藏是佛之国土,大大小小的寺院遍布,全民信教,全民拜佛。要想了解西藏民间文化,首先要了解藏传佛教文化。佛教大规模地传入西藏应该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时开始。松赞干布是吐蕃第33代赞普,13岁登位,以超人的才干迅速平定内部贵族叛乱,继而兼并了青藏高原上的诸多部落,开创了统一大业,开创了吐蕃王朝。经过他的励精图治,使吐蕃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为了避免战争,他先后与尼泊尔和大唐联姻。大唐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分别将释迦牟尼等身像以及大批经书带到西藏,松赞干布在两个妻子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宰相端美三菩提率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佛经。他制定法律明令人民要虔信佛教,佛教开始在吐蕃传播起来。松赞干布将佛教引进西藏,又由其玄孙赤松德贞王将之发扬光大。赤松德贞是继文成公主之后又一位和亲的唐朝公主,金城公主之子,有着汉人的血统。他从印度请来后被藏人称为第三佛祖的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大师广布佛法圣教,在哈波日山顶建立起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并为7位吐蕃贵族青年剃度授戒,成为七名首批的出家僧侣。他们的出家是西藏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大事,是藏人出家之始,在藏文史籍中被尊称为“七觉士”。由此桑耶寺佛像、佛经、僧人三宝俱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寺庙,是西藏史上第一座寺院。而松赞干布时期建造的大昭寺、小昭寺虽年代早于桑耶寺,但由于没有僧人,不能算是真正的寺院。从此佛教三宝:佛、法、僧终于在西藏扎下了根。赤松德贞王继而广译佛经,弘扬法教。他让许多聪颖的藏童学习,成为译师,从梵文翻译大批佛典,也从汉文翻译佛经。后来的几任藏王对佛教也很扶植,僧人免于赋税和劳动,并可参与国政。到第四十一代藏王赤祖德赞将佛教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每七户人家养一个僧人,并将王朝的军政大权交给僧人。赤祖德赞的作为引起一些贵族的不满,导致战火纷争,吐蕃王朝瓦解。九世纪中叶西藏进入了灭佛时代,寺院被封闭,佛像被埋藏,佛经被焚毁,僧人被勒令改为猎人,史称朗达玛灭佛。灭佛一百多年后,佛教又由西康和卫藏地区再度传入,西藏佛教得以复苏,并逐渐发展成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从11世纪开始到15世纪陆续形成各种支派,主要有宁玛派、葛当派、萨迦派、葛举派和格鲁派。宁玛派是最古老的支派,由于僧人爱戴红帽子又称为红教,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与吐蕃本地的原始苯教之间融合而形成的最早的藏传佛教教派。宁玛派僧徒可以分两大类:第一类称阿巴,专靠念经念咒在社会上活动,不注重学习佛经,也无佛教理论。第二类有经典,也有师徒或父子间传授。发展到后来宁玛派高僧多为噶厦政权的专门祈祷师,负责占卜问卦。13世纪中期,萨迦派发展成具有强大政治势力的教派。由于喜爱在庙宇外墙涂上红白黑色条纹,萨迦派俗称花教,其红色代表观音、白色代表文殊、黑色代表金刚。西藏真正融入中国版图,萨迦派功不可没。萨迦班智达是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藏史上最伟大的学者和诗人,以及佛学修为最高的修行者。1244年蒙古人的铁蹄四处征战,大军行至凉州的武威按兵不动。应蒙古皇子阔端邀请,萨迦班智达赴凉州会谈,萨迦班智达随后写信,让西藏归顺蒙古人,从而避免了战火,为元朝统一西藏作出了重要贡献。萨迦班智达之后,其侄子八思巴继任为萨迦派的五祖,后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国师、帝师,领总制院事,管理西藏地方政教事务。在他的帮助下创造了蒙古新文字,他也将哈达带到西藏。1267年西藏建立萨迦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权,在元中央王朝的支持下,萨迦派势力大增,其寺院及势力波及到康区和安多各地,对元朝皇室亦有重大影响。萨迦派对藏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萨迦寺至今仍是藏传佛教藏书最为丰富的寺院。1351年萨迦派在西藏的掌权地位被噶举派的大司徒绛曲坚赞取代,花教萨迦势力日渐衰落,噶举派崛起。噶举派僧人穿白色麻衣住山洞,过着苦行僧的生活,被称为白教。明朝时期的西藏由噶举派主导,其活佛高僧受到明成祖的册封为大宝法王。后来新兴的格鲁派崛起,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的主导力量直到如今,其创始人就是被藏人称为第二佛祖的宗喀巴大师。宗喀巴汉语意思为出生在宗喀的人,其本名为洛森扎巴,青海黄宗县人氏,6岁出家,16岁来到西藏。他对藏传佛教进行一系列改革,去除糟粕留存精华,加上自己的修行体会,以及融合古老的噶当派教义创建了格鲁派,因而格鲁派也称新葛当派。由于僧人戴黄色僧帽又被称为黄教,其特点是戒律森严,共有253条戒律。宗喀巴创建了甘丹寺,并任第一任法台,他提出修密宗必须先修显宗,只有将佛经的知识融会贯通后才能修习密宗。大大地改进了由于僧人乱修密宗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重新拾回民众对佛法的信心。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中有两个我们今天熟悉的名字:一世班禅和达赖,但是当时他们并没有得到班禅和达赖的封号,而分别是宗喀巴的第二弟子克珠杰·格勒巴桑和小弟子根敦朱巴。宗喀巴圆寂后克珠杰·格勒巴桑后担任甘丹寺的第三任法台,后被追认为1世班禅;根敦朱巴创建了扎什仑布寺,担任首任法台,后来被追认为1世达赖。16世纪格鲁派形成达赖喇嘛、班禅喇嘛、章嘉活佛(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活佛转世系统,是格鲁派走向兴盛的转折点。由于转世体系的形成,班禅和达赖由最初的师兄弟关系,随着转世年龄的不同而转变成互为师徒:即年幼的达赖或班禅的转世灵童总是拜年长的班禅或达赖为师傅,在师傅的见证下进行坐床典礼。简单总结,藏传佛教分为红教、花教、白教、和黄教四个派别,以红教宁玛派最为古老,黄教格鲁派最为年轻。由宗喀巴15世纪创建的格鲁派发展到今天成为藏传佛教最大教派,占据了的主导的地位。达赖和班禅是格鲁派的领袖,地位平等,分别管辖前藏和后藏地区。

藏传佛教最大的寺院哲蚌寺远景,寺院依山而建,鳞次栉比规模宏大。在布达拉宫修建之前,这里是历代达赖喇嘛的驻锡地

哲蚌寺、色拉寺、以及甘丹寺被称为拉萨黄教的三大寺院。其中甘丹寺建立于1409年(明永乐七年)由宗喀巴大师亲创,代表格鲁派有了根本的道场,被称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宗喀巴于1419年在甘丹寺圆寂,其灵塔仍在那里。甘丹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毁坏,文物也失散殆尽,所有的建筑都是后来重修的,因此不在我们的参观行程之内。我们主要参观了哲蚌寺和色拉寺。哲蚌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坐落在拉萨西郊的根培乌孜山南坡山坳里,由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明永乐十四年)创建。传说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命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修建寺院,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为寺院选址来到根培乌孜山,他将石头扔出去,石头顺着山坡向前滚,滚到一位牧羊女面前,牧羊女一跺脚,石头站立起来。原来牧羊女为度母幻化,宗喀巴知道度母在暗示这是片吉祥之地,寺院就决定盖在这里。哲蚌寺三面环山,面临拉萨河及开阔的谷地平川,整个寺院依山势逐级修建佛殿经堂、扎仓僧舍。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繁荣。鼎盛时期寺院约有僧众一万五千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5世达赖喇嘛再建布达拉宫之前,哲蚌寺是历代达赖喇嘛的驻息地,2-5世达赖都是这里的赤巴(即主持)。寺院的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甘丹颇章、四大扎仓及康村、僧舍等,各个建筑单位之间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措钦大殿意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筑,位于哲蚌寺中心,占地面积近4500平方米。殿前有石铺广场,经堂雕梁画栋,悬幢帏幔交织,五彩斑斓;加上后面醒目的鎏金铜像,盏盏长明油灯,显得十分富丽堂皇。大殿三楼有一小殿叫“强巴通真拉康”,内供巨型的强巴通真铜像,据说这是强巴佛8岁时的身量像,系乃东王应宗喀巴要求而造。大乘佛教信奉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将来佛——强巴佛。未来佛强巴佛相当于内地的弥勒佛,将于56亿7千万年后降生掌管世界,那时的人们将寿命无限,到处是极乐净土,因此颇得藏民的崇信。强巴通真殿规模不大却因主供八岁强巴等身像而著称,强巴佛造像不像内地的弥勒佛那样大腹便便,前来膜拜的信徒络绎不绝。甘丹颇章为极乐宫,建于公元1530年,由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任哲蚌寺第十任赤巴时主持修建。以后三世、四世、五世达赖喇嘛都在这里居住过并历任该寺赤巴。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建立了强有力的宗教政权,称为甘丹颇章政权。甘丹颇章政权和噶厦地方政权二者合一,就是西藏的宗政合一的最高政权。甘丹颇章遂一度成为西藏地区的权力中心,直到布达拉宫落成。寺院各大殿和主要经堂均覆以金顶,加有法轮、宝幢等装饰,多姿多彩、宏伟庄严。最高处还有一座高大的白台,称为晒佛台。每年拉萨雪顿节期间,哲蚌寺要举行隆重的哲蚌雪顿节的开场仪轨——展佛仪式,又叫晒佛、晒唐卡。藏历六月三十日为雪顿节,当年宗喀巴定下坐夏制度:夏天到来万物兴旺,山间布满昆虫,僧人下山所经之路稍不留意会踩死昆虫蚂蚁,因此规定僧人夏天不能下山,只能在寺院中习经打坐。六月三十日禁令解除,老百姓为了感谢僧人禁足的辛苦准备酸奶慰问,渐渐形成雪顿节。这天哲蚌寺的僧人们要在根培乌孜山的晒佛台上挂出一副高三十米、宽二十米的巨大释迦牟尼像供人们瞻仰。当第一抹朝霞染红东边天际的时候,佛像前的印纱徐徐地升起,彩缎镶成的美丽无比的大佛,出现在人们眼前,顿时香烟袅袅,赞歌高颂,洁白的哈达似雪莲飘飞,信徒们以最虔诚的方式对着佛像顶礼膜拜,山道上游人香客络绎不绝,人们涌向大佛、涌向神圣。

哲蚌寺是我们到达拉萨后参观的第一个地方。清晨还下着雨,我们来到寺院前,依山而建的大米堆笼罩在云雾中看不清楚。好在不久雨就停了,当我们从寺院出来天空已完全放晴,接下来的日子里全程阳光灿烂。

时间还早,香客们还没有到达,寺院里静悄悄的

我们等待着小徐买票,门外进来了第一批朝拜的藏人

果然是太早,就连煨桑都还没有烧起来,几个人正在做准备

上山的阶梯空荡荡的,站着一位为香客换零钱的。藏民拜佛并不需要很多钱,若是手头没有零钱,他们可以放进十元,然后自己从钱箱中拿回9元                                      

我们沿着坡道不停地向上爬                                                                                           

继续向上                                                       

仍然向上                                                                     

不停地向上                                                                         

走过这道院门                                                             

我们终于来到甘丹颇章                               

楼梯正中的五彩哈达,只有达赖喇嘛才能走

山上是一个巨大的晒佛台,每到雪顿节,巨大的佛像挂在台上,引来八方信众顶礼膜拜

在这里可以看看寺院的规模了,红白色建筑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铺满山坡

西藏的寺院中都有这种装饰,中间的法轮代表释迦牟尼佛,两边的小鹿代表虔诚的信徒,此组合成为祥灵法轮

经幢,由印度的经幢旗衍变而来,有许多形式,屋顶上多为铜质,室内多为纺织品,大殿前多为擎天大柱                    

边玛草,藏族寺院屋檐下都有一层边玛草,它的作用不仅是装饰,而且为沉重的屋顶起到缓冲防震的作用 

窗框都涂成黑色,代表金刚,有辟邪作用

山上的风景秀丽                                          

静                                                                                                                                   

经幢,起源于印度,相当于打仗时的战旗,战旗不倒。寺院里的经幢象征佛教战胜了苯教 

措钦大殿                                                   

十项自在图,为莲花大师所绘        

大厅前一片开阔的场地,可俯瞰拉萨新区景色 

红嘴乌鸦,拉萨特有的高原鸟类,不像内地乌鸦令人讨厌,这里乌鸦是吉祥的鸟儿

扎仓,学习经书的学院。哲蚌寺有四大扎仓,寺院不定期举办辩经,以促进僧人的学习水平。辩经通常在下午举行,原以为我们看不到,没料想走到经堂正巧碰到他们在辩经,尽管牌子上写着禁止拍照,可是围观的人全部都举着相机,不是拍照就是录像,我也顺手拍了两张

僧舍,僧舍也是寺院的基本单位,每个僧舍都有一个师傅负责 

参观完毕我们走下山,此时煨桑已经烧起来了,天也开始放晴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