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凯德山】(1) 背包徒步头一遭

打印 (被阅读 次)
背包徒步一直是我觉得可望而不可即的。自从20多年前在黄山上膝盖出了问题,瘸着一条腿从光明顶一路走下山,更是觉得负重徒步与我无缘了。这些年来计划旅游行程的时候,只要是需要背包露营的地方,都只好略过。2014年去尼泊尔徒步之前,最担心的是不知道自己的膝盖会不会出问题。十天徒步,每天成百上千级的台阶走下来了,膝盖没啥问题,一块几十年的心病也好了一大半。那一年在世界风情坛上看到“空心竹”拍的一组巴塔哥尼亚的照片,惊为人间绝色,神往不已。仔细一打听,那地方想看到日出景色,必须背包露营,心里这就种下了草。后来读到一位“也猫”大姐60多岁了才开始背包徒步,更是励志,于是蠢蠢欲动起来。
 
 
首先要购置装备,背包徒步三大件:背包、帐篷、睡袋。在网上寻寻觅觅,发现这么一个网站:outdoorgearlab.com。 几乎所有的户外用品,分门别类,都有详细的点评和户外试验结果,还有编辑的推荐。Osprey Packs Exos 58, 在这里榜上有名, 据说几乎就是太平洋山脊步道上的标配,才两磅六盎司,自然成了首选。买来一试,果然不错,肩带腰带设计独特,既考虑到最大限度的减轻重量,又兼顾了材料的舒适。装上30多磅的东西,背起来一点也没有不适的感觉。这让我想到以前对负重背包的畏难心理,是出于很大的误解和无知。四五十磅的旅行袋,我提起来走不了多远,心想有人能背这么多去徒步,那得有多么超强的体格啊,这事岂是我等凡夫宅男能够尝试的。出门旅行,有时会把所有的摄影器材都放在双肩包里,可以有30磅左右,感觉在机场转机走那点路都很费劲,完全不能想象自己能够背负这样的重量去走山。其实,用来徒步的背包都有一个框架,让重量都压到胯上,而不是勒在肩上,这样背起来的感觉跟普通的双肩背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要轻松得多。
 

 
有人总结出选购背包露营用品的三要素:分量轻、功能强、价格低,三者只能得其二。自己这样的背包新手,怎么样才能减轻负担,是主要考虑的因素。巴塔哥尼亚有出了名的狂风,帐篷当然要选个结实质量好的,希望能够经得住考验。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价格就不菲喽。看网上对 Big Agnes Copper Spur UL1 Tent 1-Person 3-Season(2 lb 3 oz) 好评如潮,就是它了。
 
睡袋这东西,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能有那么贵?! 从几百美元到上千美元的都有。真是钱到用时方恨少啊! 前一年去秘鲁之前就需要买一个,当时出现严重心理障碍,下不了手,买了一个价格低廉又在高原上足够保暖的,可是巨大无比,足有七磅多重。在秘鲁徒步时好几个手指头上裂了口子,每天早上要把这个蛮大的家伙塞进一个不是原配的防水袋,疼得我龇牙咧嘴,吃够了苦头。
 
那一次行李是牲口背的,现在要自己背,那个傻大个显然是不行了,58升的包,能让它占去大半个。巴塔哥尼亚的秋天据说就很冷了,有个去过的朋友说,她带了北脸华氏零下20度的睡袋,还觉得冷。可是我查了查,那里秋天晚上的最低温度也就摄氏零度左右,而且她说的那只睡袋也不轻。在户外因为睡袋不够暖和,冻得整晚睡不着的经历,在朋友中时有耳闻,所以不敢大意。权衡之下,还是买了一只华氏零度的羽绒睡袋 (Feathered Friends Snowbunting EX 0 Sleeping Bag,2 lb 13 oz),另外买了一只睡袋里子,这东西号称能够增加十度保暖:Sea To Summit Thermolite Reactor Extreme Sleeping Bag Liner (14 oz)
 
欧洲的睡袋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美国的厂家没有都采用这个标准,所以不同品牌的睡袋保暖性能不容易比较。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睡袋的保暖功效和睡垫的绝热性能有直接联系。睡垫的保暖功能倒是有一个标准参数的,R-value, 这个值越高,保暖越好。目前市场上这个值最高的是 Therm-a-Rest NeoAir XTherm Sleeping Pad (15 oz,R-Value 5.7),它不是那种自动充气的,不过有一个巧妙的设计,可以用装它的塑料袋来充气,不需要完全用嘴吹。充满气后它有三英寸厚,可是它非常窄,除非能一晚上保持平躺的睡姿,一翻身很容易就滑下去,所以除非到很冷的地方,我更喜欢用那种薄薄的泡沫垫子 (Therm-a-Rest RidgeRest SOlite Sleeping Pad,14 oz,R-Value 2.8),简单耐用,没有可能漏气之虞。
食物餐具往往要占背包里很大一部分。我先是买了用气罐的小炉子和钛合金的小锅,随后为了减重又弄了只39克的酒精炉,后来发现了所谓“无炊”方式,就是只带干粮,把炉子燃料锅勺全省了。在野外要饮用自然水,一般都需要处理加工,这就有几种不同的方式。用炉子煮沸是最保险的,除此之外,用药片或者药水处理据说会有异味,用紫外线笔消毒,除了要用电池,也不能过滤尘土杂质。市场上有几种手动水泵过滤器,看上去体积和重量都不小,用起来好像也不是很方便。近年来上市的这种 Sawyer Mini Water filtration System (2 oz),似乎用的人越来越多,物美价廉,我也选用它作为滤水工具。
 
对我来说,在野外,GPS 已经是不可或缺的装备。很多徒步路线都可以在网上找到 gpx 文件, 下载到手持 GPS 里作为指南。另外,为应付意外情况,在手机没有信号地方(近年来我去玩的地方大多如此)最好有其它通讯方式应急。租用卫星电话不仅花费不低,而且体积重量都不小,不是理想选择。 SPOT Satellite GPS Messenger 大小和手机被发明之前的呼叫器差不多,可以发短信,被跟踪,缺点是使用年费模式,而且不能接收短信。不过很多年来它是独此一家,没有竞争。可是 Delorme 推出了 inReach Explorer GPS,可以双向收发短信,恐怕 SPOT 不久就要被淘汰了。inReach Explorer 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具备卫星双向通讯功能的 GPS,跟手机蓝牙配对,可以免费下载高清地形图(topo map)到手机上,是集地图,指南针,路标,卫星通讯为一体的利器。(Delorme 已被 Garmin 收购)Delorme 除了收取 $35 的年费,主要使用四个价位的月费模式,随时可以启用或者停止,对我这样一年里只需要用几周的人来说,价格合理,经济实用,最为理想。
 
 
让我有点失望的是,inReach Explorer 使用内装电池,(不如我原来的 Garmin 60x 系列 GPS, 使用两节 AA 电池,多天徒步时只要多带两节电池备用就行了)需要充电。它的屏幕很小,要看地图就得用手机,所以手机也得带上,也得考虑充电。多天徒步时,就得带上我几年前买的太阳能充电器(Poweradd™ Apollo 7200mAh Solar Panel Portable Charger Power Bank)。太阳能技术日新月异,我想这类产品会不断地被更新换代,越来越好。实地使用后发现,inReach Explorer 的内装电池可以持续四五天,而 Garmin 60x 的两节AA 电池只能持续三天左右。
 
大多数背包徒步的人至多只会带一只小巧轻便的全自动(傻瓜)相机,或者就用手机拍。可是俺用惯了单反相机,心里就是迈不过这个坎。长焦段的镜头可以放弃,可是以我多年养成的拍摄习惯,最起码要带一个中焦一个广角镜头。为了减负,我决定不带渐变滤镜,留给后期处理。另外,进了个市场上能找到的最轻的碳纤维三角架:(还有几款更轻的,不是碳纤维)Sirui T-024x Carbon Fiber Tripod with C-10S Ball Head (941g)
可是我那佳能5D相机加上镜头,还是显得太重太大。一边在把背包里的每样东西一克一克地斤斤计较,一边一下子要加好几磅器材,似乎太不合理。于是我开始研究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微单(Interchangable Lens)相机。索尼的全幅 a7 系列,在所有微单相机里独占鳌头,评价最高,可是加上相配的两只镜头,体积重量都直赶一套单反器材了,所以不予考虑。读过大量其它评论后,我的选择在索尼 a6000 和富士 XT 之间。索尼的手感好,富士的镜头好。不好决择之际,读到一篇专业摄影师评论,说是与 a6000 相配的索尼镜头质量有问题,(作者连试三只同型号的镜头,前两只都有明显问题)这些专业评论的网站,大多都是厂家赞助的,很少会有对产品太差的评价,作者自己也说从来没有对哪个产品写过这么差的评论。这么一来就让我对索尼的质检很没有信心。而一位资深色友对富士的 x-pro1 推崇备至,所以最后决定了这么一套:(X-T10 用的是和 X-Pro1 同样的 sensor)
Fujifilm X-T10 Mirrorless Camera with 18-55mm Lens (35mm equivalent 27-82mm)
Fujifilm XF 10-24mm f/4 R OIS Lens (35mm equivalent 15-36mm)
 
 
富士的这个系列,全是复旧式样(retro style),各种控制都有手动旋钮,有 "photographer's camera" 之说,看着让人爱不释手。相机和镜头一起可以装在一只小小的腰包里,徒步的时候不需要从背包里取用,非常方便。可是与索尼相比,造型没考虑到小机身的手持稳定性,单手操作不如索尼,几乎不行。后来还发现一个设计缺陷:三脚架云台的快装板(quick release plate)被装上时,挡住了电池盖,无法换电池。相比单反相机(一节电池往往可以拍上千张照片),所有微单相机都更耗电,一节电池一般只能拍到两百多张,所以更换电池也频繁得多。因为这两点,我并不推荐我的选择。

装备一件件地慢慢置办齐了,还要做体力上的准备。把所有的东西装进包里试了试,三十磅左右。背上身走走,似乎还可以,可是不知道背着上山感觉会怎样,真想到哪儿试一下。可是德州南部一马平川,方圆几百里连个小山包都没有。无可奈何,除了每周去健身房锻练两三次,只好希望去巴塔哥尼亚前有机会找个长周末到什么地方徒步一次。

一六年九月朋友邀请同去加拿大落基山的计划因为工作上的时间冲突没能成行,十月份倒是有一星期的时间,于是我开始寻找目标。这时候科罗拉多的秋色正浓,是个好去处,可是第一次背包徒步,我不想让可能有的高原反应增加对身体的负担。加州的内华达山是我一直想去的,可是发现那里的最佳徒步季节是夏天,十月份有些地方已经可能下雪了。西南的亚利桑那州有大峡谷和我最喜欢的一些地方,可是这时候可能气温还太高,在荒漠里行走需要大量饮水,没有经验不好掌握。这么考虑下来,我把方向定在西北的华盛顿州,想起以前读到过的一个非常神往的地方,叫 "The Enchantment"(魅境),上网查了查,发现是要许可证的,早半年就发放完了,当天可以抽签。十年前经过波浪谷,有幸抽中当天进谷的许可证,心想这次也可以去碰碰运气。不过计划一次旅行,当然不能假设就能抽到,何况这地方一进山就得四五天,上下山的路都比较陡,好像难度比较大,不一定适合我这样初试徒步的新手。所以最后把目标定在那里周围卡斯凯德山(The Cascade Mountains)里的几个去处,每处露营一晚或两晚,从起点到营地的路程也不远。

这样临时计划,自然不容易找到同伴。户外活动,为安全起见,最好避免单独行动。不过我仔细研看了准备去的几条路线,路程都不长,网上看去的人也很多,不是什么冷僻偏远的地方,心想问题不大,何况都能找到 gpx 文件下载到 GPS 上,走错迷路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单人独行似乎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冒险。

就这样,带着一点兴奋,一点顾虑,十月初的第一个周末,我登上去西雅图的飞机,开始了一种自己从未尝试过的旅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niy38 发表评论于
好文顶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