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场游记之四十九:一渡赤水,丙安、土城、青杠坡(下)

打印 (被阅读 次)

古战场游记之四十九:一渡赤水,丙安、土城、青杠坡(下)


    网友欲千北建议:"如附有地图,各地点之间的方位距离一目了然,方便读者。"这意见很好,我下面先贴上谷歌上ZT来的几张,供大家参考。

此图显示沿长江的宜宾、泸州、合江各渡口与赤水河畔的赤水、丙安、元厚镇、土城、习水等城镇:

显示沿赤水河的赤水、丙安、元厚镇、土城、习水等城镇:

显示土城与青杠坡:

     一渡赤水是在非常紧急、仓促、混乱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彻底轻装,渡河时将打完了炮弹的炮统统扔进河里。中革军委依然企图从泸州到宜宾之间北渡长江。既然从赤水河右岸已无望,他们便试图经左岸的叙永县城北上。防守叙永县城的只有川军教导师的一个团。但是扔掉了重武器的红军从2月1日至4日猛攻了四天依然不克。川军南岸总指挥潘文华派出的援兵即将抵达。中革军委只好放弃北渡长江计划,命令全军向云南东北部的扎西、威信转移。

我们是五一节那天到土城的。那天晚上渡口有激光表演,炮火隆隆,刀光剑影,刹是好看。可惜照片一团糟。想找张好一点的都没法:

      2月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在云南扎西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总结土城一战时承认说,这是一场拉锯战,消耗战。我军没有歼灭川军,反而受到很大损失,不合算,也可以说是一个败仗。主要教训有三:一、敌情没有摸准,原来以为四个团,实际上是六个团而且还有后续部队;二、轻敌、对刘湘的模范师的战斗力估计太低了;三、分散了兵力,不该让一军团北上。我们要吸取这一仗的教训,今后力戒之!

土城古韵亭:

    这时候的毛还只是周恩来的军事助手,还在小心谨慎、克己复礼阶段。何况一复出就打了两个大败仗,党内军内压力相当大。博古就说:看起来,狭隘经验论者指挥也不成。林彪甚至在电报中讥诮军委连地图都没看清楚就下行动命令:

     所以毛的总结还是认真的。不过我觉得他似乎隐瞒了关键的一点:刚恢复部分领导权的毛想打个大胜仗露一手,以便乘胜进一步攫取最高军权。土城战役其实一开始就不该打。即使按毛承认的"原来以为敌军只有四个团",占据有利地形的四个团,6千多武器精良的川军也绝非已经相当虚弱的三、五军团轻易可以挑战的。其实进入贵州的川军主要是要防止红军北上渡长江入川。假如毛在土城一早主动西渡赤水进入云南,潘文华、郭勋祺是不会豁出老本硬拼的。尤其是郭勋祺和诸多共产党要人,包括杨尚昆的哥哥杨闇公、吴玉章、刘伯承、陈毅私交甚好。红军西渡赤水后,郭勋祺拥战胜余威屯兵土城并不追击。

土城街上苗族歌舞表演:

      长征的路线全是蒋介石统治比较薄弱的地带,即几个地方军阀势力范围的交界处。这些地方军阀当然以自身利益为主要考量,既要反共,又得拒蒋。陈济棠、李宗仁、王家烈、龙云、刘湘、马步芳,莫不如此。你只是过境,OK;你要占据我的地盘,那就拼死拼活,宁可请中央军来。西路军假如快速进军新疆而不是想在河西走廊建立根据地,也不致覆灭。只有陕北不是张学良的地盘,他才能和红军合作,希望能因而得到苏联的援助,摆脱蒋的控制,日后能打回东北老家去。
 
土城宋窖习酒展销馆:

     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一步一步,摸着石头过河般走过来的。一开始并没有想到那么遥远、那么艰难、那么曲折。它最后的胜利既是战士们的理想、精神、牺牲,也是领导集体及时调整方针政策的结果。这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百战百胜的统帅、思想、主义。后来捧出一个不让质疑、不容挑战的伟大领袖,后果就是国家和人民的灾难。粉碎五人帮就是又一次遵义会议。改革开放将中国从绝境拉回正道,才有了今日耀眼的成就。我自己的认识就是从这段不堪回首的亲身经历中得到的。希望今后的中国不要再走那种太太离谱的弯路。
  
    我们为躲过五一节小长假的人潮选择了相对荒凉的赤水河畔盘旋了十来天。歪打正着地发现这一带其实风景绝佳。下面向大家推荐几张照片:

十丈洞瀑布是全国第二大瀑布(仅次于黄果树),因位置太偏僻,尽管正是小长假期间,但游人仍很少,这是远观:


近观:

十丈洞景区入口:

赤水丹霞:

美女梳瀑布:

从茅台镇到赤水市,沿赤水河右岸是一条169公里长,美丽的红沥青单车道:

赤水河两旁是茂密竹海:

蕨类植物之王桫椤树:

风景这边独好: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