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日子(16):斯特拉斯堡有哭有笑,丰富烂炖的一天

在世界行走中的随想和随笔,耕耘为一块自留地,送给自己,奉给天地,结识一起同行的伙伴们。。。
打印 (被阅读 次)

 

20311.11(星期六)多云见晴,晚小雨

天蒙蒙的亮,到城堡的院子中到处看,晨光之下,大片的草地和植被,比昨天晚上感觉好多了。。。看来昨天晚上是疲倦了,这个城堡还是值得里里外外看看的。

九点多,我们先参观了这个城里一个有300多年历史的分水体系,包含了沃邦拦水坝(Barrage Vaubin)和小法兰西(Pettie France)分水体系,是连接了塞纳,莱茵,伊尔河的运河。有些类似于成都都江堰工程,但那可是两千多年的历史啊,一想到如此,不禁又是疼痛,我们这个民族那么聪明,可为什么。。。

同时这里有一所特殊的大学Institute  National Du Service Public, 是法兰西国家政治学院,据说要参政的人都要在这里“受训”,的确,民主政治是一门学问而绝不仅仅是心智和权术的竞争。

斯特拉斯堡目前是属于法国,但在历史上德国和法国多次交替拥有这个城的主权。它是一个德法混血的城市。它的整个市区都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有这种殊荣的地方不多,据我所知还有英国的巴斯,捷克的布拉格。

这个城的小法兰西真是妙不可言!中世纪莱茵河地区半木结构建筑的街景,纵横交错的河道桥梁,又是一个被称/自称为小威尼斯的地方(布鲁日,阿姆斯特丹也是).

这里的哥特式大教堂是一个没有完工(?)的辉煌工程,用砂岩建造,自1439年,这个教堂就是欧洲最高的。上面有著名的斯特拉斯堡天文钟,告知全世界主要地标城市的方位和时间。我们弟妹8人一起一口气登上了钟楼的平台,上下走了近千个台阶(475X2),塔高是142米,平台,大概是120米高?蓝天白云的晴空下,心情格外爽朗,我们每个人都为自己更为我们一家感到骄傲。

据平台上的资料介绍,到这个平台360度俯瞰这个古城的全景,是从中世纪以来就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了。在17-18世纪,这里也是斯特拉斯堡的社交的场所。夏天很多家庭每周都会在此野餐,在一些节日场合,音乐家们会在此奏乐,也会将加农炮齐鸣助兴。这也是一个给了艺术家,作家灵感的地方。像雨果(Victor Hugo),伏尔泰(Voltaire),古斯塔沃.多雷(Gustave Dore)(?)都在这个之列。

参观了这个城市的精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斯特拉斯堡是欧洲真正的中心,这里,历史,文化,艺术,建筑,风光,人们想得到的美感和享受样样俱全都是一流的,而且在一种极为和谐的氛围内。

傍晚时分,我们到德法边界新修的界桥去散步。从公路桥到德国这边小镇Kehl,从步行桥上走回到法国一边,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自由通行。从桥上远眺莱茵河上远近的三座来往自由的大桥,从未有的对欧盟,欧元和德法之间人们来往自由的切实感觉油然而生。Freedom is not free! 自由的无价是:没有什么东西有自由那么珍贵;自由的无价是:自由是无数牺牲的代价换来的!

很遗憾,也非常尴尬的是我们今天的午餐!

因为在德国没有享用大家一致想尝试的德式酸菜炖猪蹄。今天应是这次旅行的最后机会,至少还在一个有德国“血统”的地方,应该还是正宗。于是我们走进当地非常好的餐馆。我们看到菜单上有一个两人份的能全面展示这一德国菜的风采的菜肴。就没有多问,一下定了四份,天啊!当菜碟端来时,我们真得傻了眼:一个近乎两英尺长的餐盘,上面非常丰盛,除了盘踞中间的一个大圆猪蹄在淡黄色的酸菜和绿色香葱陪衬下,色彩丰富的各种德国香肠排成色阶:从黑色,棕色,红色,米黄,乳白,上好的三种火腿片,洋葱,红萝卜的修饰,精致的三角堆形土豆泥。。。不用说,就是再年轻二十岁,恐怕我们两人也完成不了这一份午餐,四人也许可以努力。我们只有对自己没有多问一句,没有多看一眼的后果负责。在旁边人有礼貌但可能不解的眼光中,我们将所有的剩下的食品打了整整8盒。。。这些东西我们加了很多青菜,特意买了锅和煤气炉,做了两顿晚餐,总算没有浪费。

而这样的蠢事对于我和先生已经是第二次了,那一次更不好意思。2018年在阿尔卑斯山中的德国弗森,那天我们走了近二十公里路,大家很饿了,同行的伙伴认为每个人肯定可以完成一份猪蹄。。结果每人都剩下了约1/3。。。我们那次是第二天就要离开此地,完全没办法带走,就在旁边游客的不解眼光中非常尴尬地离开了,当时我们真恨不得钻进地缝。。而在5年之后有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自量力?为自己的不接受教训而害羞!这也就是人家讥笑我们的原因和实证!实实在在的愚蠢,怪不得别人不解!

今天还有一件不可能忘记得经历,真是魔鬼和天使并存得瞬间!我们从斯特拉斯堡主教教堂下来在城里漫逛,我慢悠悠地走在大家的末尾,在一个街角处看到一个约三四十岁得父亲带两个可爱得儿子在哪里吉他,小提琴和小鼓三联演奏,我过去捐款和想给他们拍照。。。就在此时,后面一辆自行车飞驰而过,将我架在帽子上得墨镜和帽子一起闯飞到几米远得地方。。我还没彻底反应过来,两个孩子还有他们的父亲为我捡起了墨镜和帽子,并且那个父亲过来先礼貌地拥抱了我,用英语对我一个劲儿地道歉,说他们是有意为之,是这个社会的捣烂分子,真是对不起让你受惊了。。。你到我们这里旅行,我们是非常高兴的。。。两个孩子也过来也一定要和我拥抱,想安慰我。这善良得父子三人让我非常感动,被吓一跳得感觉早就无影无踪了!

这是我这么多年旅行中得第一次受到袭击,就像在巴黎第一次被偷一样,我这么引坏人注意?退了修就真变成了弱势群体?不可思议,但这倒也不会因此停止我旅行的脚步,只是一定要提醒自己,这是一个随时都会有意外的世界!这些是生活的插曲,也是生活演绎中不可能去掉的部分,只是我过去忽略了!

有哭有笑的丰富的一天,好在,我们在南边50公里处科尔马(Colmar)郊区的Europe Hotel比较早就入住,晚餐是用新买的锅,炉子,利用中午的剩餐,自制的“烂/乱炖”,自嘲我们自己的荒唐。。。,今天就像我们的这顿晚餐—丰富的乱炖!

梦回西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打胡乱说' 的评论 :
谢谢你讲的特拉斯堡的经历,能在这个城市住和学习一段时间真是幸福的经历,这种经历对人都会是一种营养,给你快乐,给你幸运!
打胡乱说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

斯特拉斯堡漂亮,有历史。小时候被都德《最后一课》误导,以为斯特拉斯堡和阿尔萨斯一直是法国的,被地国人侵略。后来才知搞反了。历史上阿尔萨斯一直是德意志人的地方,1639年法国才占领了大部分的阿尔萨斯,1681年占领斯特拉斯堡。法国在普法战争(1870-1871年)败给普鲁士王国和其他日耳曼邦国,俾斯麦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北部并入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从斯特拉斯堡城市名字,德式风格建筑,市中心旅游区反而叫“la petite france”(小法兰西)都可看出,斯特拉斯堡是个德国城市。

俺有幸在1980年在斯特拉斯堡学习大半年。当时忙着学习,又是穷学生,游玩不多。不过法国人非常好客,俺们作为红色中国文革后第一批会法语的留学生,几乎天天都有法国人宴请,喝了不少阿尔萨斯好酒,吃了不少法国臭奶酪(最臭的是在阿尔萨斯Munster的Munster奶酪,又是德国名字)。许多法国男女学生也主动和我们交朋友。几年后又到美国留学,基本没人理,落差不小。

2017年俺们和朋友从伦敦坐火车到布鲁塞尔,租车一路经卢森堡到斯特拉斯堡,多年后重游斯特拉斯堡和斯特拉斯堡大学, 还找到以前的年轻教授。大学也很漂亮,校门前有歌德的雕像。哥德1770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过。

从斯特拉斯堡南下,经过阿尔萨斯酒乡,非常漂亮。沿途不少小镇和酒庄,值得一游再游,流连忘返。在那里遇见不少西班牙德国等地游客,在酒乡玩几个月,慢慢逛。
梦回西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硅谷工匠' 的评论 : 谢谢对斯特拉斯堡的补充,我还会转给弟妹们。西雅图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城市,我非常喜欢。
梦回西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我的经验和知识告诉我,德意志民族饮食是更多地用猪肉,猪油和其他猪肉制品,他们还喜欢用生的猪肉馅放在烤好的面包,放一点盐和胡椒就吃。我也试过,可以接受,但决不会爱。
梦回西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曌' 的评论 : 谢谢来访!
硅谷工匠 发表评论于
小城是古腾堡印刷机的发明地,还有一个雕像。另外,Strusbourg铁路站是法铁设计,和中国武汉站,西直门火车站都是一个公司和大师。
Until at least 1444 Gutenberg lived in Strasbourg, most likely in the St. Arbogast parish. It was in Strasbourg in 1440 that he is said to have perfected and unveiled the secret of printing based on his research, mysteriously entitled Aventur und Kunst (enterprise and art). It is not clear what work he was engaged in, or whether some early trials with printing from movable type were conducted there. After this, there is a gap of four years in the record. In 1448, he was back in Mainz, where he took out a loan from his brother-in-law Arnold Gelthus, possibly for a printing press or related paraphernalia. By this date, Gutenberg may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intaglio printing; it is claimed that he had worked on copper engravings with an artist known as the Master of Playing Cards.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好像德国人特喜欢猪肉,猪肉香肠,还有大猪蹄。。。。
发表评论于
Vosges 山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