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天的回国见闻(一)—— 莞城古今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
打印 (被阅读 次)

一别近五年后,今年春天踏上回国之旅。此行东南西北一大圈,游走了六个省市,颇多见闻观感。几年没回国,手机卡已被注销,飞机落地后的第一大问题是如何支付出租车。我们被出租司机告知:只能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不能刷卡。我问能否用现金,他答:“没零钱找”。幸好我手中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最小一角,所以平安度过。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中移动营业厅办理新手机卡,在街上招手一辆出租车去找门店。遇到一位和蔼的中年女司机,车里很干净,而且收现金、可以找零钱。她说由于几年疫情,国人习惯了网上支付,所以很多人都没有零钱了。几天后飞到深圳,保安机场挂着醒目的电子布告:“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拒收(现金)”。

东莞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东晋咸和六年(331)置保安县,唐至德二年(757)改名东莞县,第一次修筑东莞古城。改开后东莞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被称为“世界工厂”。左上图是东莞的地标建筑和县城西门“迎恩门”,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此地是广东等地来东莞的官员进出的必经之路,取意“奉迎圣恩”。迎恩门墙体采用红砂岩砌筑,城楼毁于清末,1958年改建为重檐歇山顶,楼顶的琉璃瓦是已被拆毁的资福寺大雄宝殿原物。右上图是立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却金亭碑”,记载番禺县令李恺却金不受的廉政故事,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文物,2006年第二批国重文保。下方二图是东莞历史街区的老建筑。

明朝末年大臣和名将袁崇焕(1584-1630)出生于东莞石碣镇水南村,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天启年间袁崇焕出山海关抵御后金,获宁远和宁锦大捷,被崇祯帝起用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袁崇焕誓言“五年复辽”,处死了东江总督毛文龙。皇太极直逼北京城下的“己巳之变”后,崇祯帝以谋反大逆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清乾隆年间才获平反昭雪。2003年地方政府在袁崇焕出生地遗址为他建造了纪念园,金庸题写了“崇焕故园”条横。世传袁崇焕死后,他的一位佘姓部下将其头颅埋在自家后院,佘家后人代代为袁将军守墓。下方二图是北京广渠门内袁崇焕墓和祠,2006年第六批国重文保。这个小小的祠堂和墓地已淹没在周边的高楼大厦中,少有游客,十分清净。

19世纪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广州一口通商,中英贸易失衡,因此英商向中国大力倾销鸦片,清廷内部出现了 “弛禁”与 “严禁”之争。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查禁鸦片的钦差大臣,在虎门修筑了两个大池子。6月3日至25日通过海水浸化方式当众销毁收缴的2376254斤鸦片,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左上图为虎门销烟处旧址。英国议会对于如何反应争辩多时,对华强硬派以九票之差的微弱多数胜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篇章。位于威远炮台附近的虎门海战博物馆,展示了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过程。右上图的巨型正方体 “历史印痕”如天外陨石撞击大英版图,下方二图是表现19世纪上半叶广州十三行贸易盛况以及瑞典语的连环画。

虎门炮台共辖沙角、大角、南山、威远、镇远、靖远、巩固、永安、大虎等炮台,对游人开放的威远炮台是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中规模最大、配炮最多的一座指挥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重修。威远炮台平面呈月牙形,由26个石砌暗炮位、3个露天炮位、20间清兵营房、1间火药局、4间暗室、2条三合土通道及围墙等组成。炮台背山面海、地势险要,曾是潮州总兵李廷钰和清军于1841年1-2月份与英军浴血奋战的地方。林则徐虎门销烟处和虎门炮台旧址获批为1982年第二批国重文保。右下图是在威远炮台观看横跨珠江狮子洋上的中国大陆首座现代悬索桥——虎门大桥,主桥全长4.6公里,主航道跨径888米,被誉为 “中国第一跨”,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建成通车。

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一“可园”是岭南园林的珍品,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1982年第二批国重文保。可园园主为辞官回乡的张敬修,为文人墨客建造了一个写诗作画的风雅之地。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多以“可”字命名。左上图是可园大门,两侧楹联曰“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右上图是园主的作画和休息之所 “草草草堂”,为纪念自己的戎马生涯而命名。左下图是园中主体建筑 “可堂”的底层大厅“可轩”,门上雕花和地面砖铺均呈桂花形状。右下图是六角半月亭“擘红小榭”,因曾是荔枝园而得名, “榭”就是这种半亭半台的建筑。

可园根据岭南的气候特点建造,大门位于东南角,正对当地夏季风向;主要建筑则分布在西北部,以阻挡冬季西北风。可园布局高低错落,曲折回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随处可见的天井、冷巷、游廊、飞檐和花窗营造了夏季的自然通风,细节中独具匠心。左上图的可楼四层 “邀山阁” 是全园的最高点,在此可远观山川之态、近听市井之声,楼前是根据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的 “双清室”。邀山阁也是 19世纪东莞最高的建筑,那时从楼上可一眼望到广州。后园可湖碧波荡漾,右上图是湖心的 六角 “可亭”及湖边的绿绮楼。左下图是沿湖水廊 “博溪渔隐”,右下图门窗上的彩色玻璃是当年从欧洲进口的。太喜欢这个园子了,令人流连忘返。

来到东莞,不能不去传说中松山湖畔神秘的欧风小镇“溪流背坡村”一游。俗称“溪村”的小镇总占地约1900亩,于2015年开建,据说砸了上百亿元人民币。溪村分为12个区域,分别以一座欧洲城市的经典地标建筑为蓝本,即牛津、卢森堡、布鲁日、弗里堡、勃艮第、维罗纳、巴黎、格拉纳达、博洛尼亚、海德尔堡和克伦诺夫。从瑞士引进的复古红色小火车运行在不同园区间,一日游遍欧洲不是梦,当然欧陆城堡前建造京都木桥、环城河流旁摆放非洲犀牛雕塑的混搭风也不时闪现。对于溪村这类欧风小镇,各种评论见仁见智。平心而论,这些高仿的欧式建筑比较注意细节,起码比拉斯维加斯的Fake Europe造的好。这里已成为东莞的网红打卡地,虽然不对外开放。

东莞新八景之首:科技共山水一色的松湖烟雨。

松山湖沿岸种植了各种树木,春日里百花开放争奇斗艳,最为亮眼的当属溪村旁边的东莞“网黄”——黄花风铃木林。黄花风铃木是紫葳科汉氏风铃木属的一种,原产中、南美洲,是巴西的国花,1997年前才从巴拉圭引进中国。每年东莞的早春花季实行交管限流,需要线上预约,我去看的时候已经基本过季了。

民国年间东莞的骑楼建筑前街后坊,现代的玻璃幕墙摩天楼上还能看到当年的影子。中国第二高楼——近60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与170年前的可园邀山阁相比,真是沧海桑田。在东莞发现各家银行门前都有类似“拒收人民币现金是违法行为”的电子标语,如果需要(如乘公交)也可去银行换零钱。其实很多商店、餐馆都可以刷卡或现金支付,有些出租车也可找零。离开东莞前终于搞好了移动支付,实现了出行自由。

(未完待续)

小二哥李白 发表评论于
有意思。。
春后雨前S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ushihandyman' 的评论 : 有一个展馆是一条长长的走廊,一边是欧洲工业革命、思想启蒙的历史,记得有一张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幅画像;另一边则是满清官员的落后腐败,对比十分强烈,很有意思。
春后雨前S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wumiao' 的评论 : 谢谢来访!那些地方据说现在都没有了。
bushihandyman 发表评论于
威远炮台的海战博物馆值得一看,不知道英国限制王权的大宪章,法国的大革命那些介绍内容还在吗?
6ba6 发表评论于
软文?
wumiao 发表评论于
东莞原来这么有文化历史啊。说来惭愧,以前提到东莞就只想到八大胡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