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琐事(二十五)不是很冷

纽约琐事(二十五)不是很冷

总领大人又抱怨,只因冷气太花钱。
人模狗样何其多,睁开双眼在面前。

‘夏日骄阳似火舞,汗流浃背湿衣裳’。现代社会有冷气倒是不必汗流浃背。不过,天气越来越热,冷气的好坏就越来越重要了。在众多的冷气选项中,中央空调当仁不让最为舒服。享受凉风的同时电费当然也不菲。

某东南亚大国总领事住纽约皇后区森林小丘。顾名思义,森林小丘大树不少。总领事官邸门前就有一棵四层楼高的大树,像一把大伞把房子罩在下面。得天独厚,即便不开中央空调,房子也还是比较凉爽。

大约一个月前,总领事短信说冷气不是很冷(not cold enough)。房东一头雾水, ‘不够冷’ 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空调机不工作还是部分制冷。如果部分制冷,很大的可能性是需要更换过滤网。不日,在换过滤网时,问佣人到底有没有冷气,小姑娘说没有问题呀!

过了几日总领事又短信说厨房顶上灯没有了。去扮闸正巧碰到总领事,总领事抓住房东就问什么时候可以叫人来修冷气。房东说不是有冷气吗?为什么还需要找人来修呢?

总领事说是有冷气,但是 ‘不是太冷’。上次开派对,把冷气开到45度温度没有把温度马上降下来。搞得大使夫人一直在抱怨。一下子,房东就有点懵了。中央空调又不是冰箱,哪有降到45度的功能?再说把冷气开到45度岂不是痴人说梦吗?此刻,总领事夫人在旁边补充说电费太贵了。

终合以上信息 ‘不是太冷’ 的故事可以还原如下:有大树遮荫,平时主要是用吊扇。一是可以节约电费,二是与东南亚相比纽约也算不上太热。开派对前并没有事先打开冷气,因为房间并不热。来了几十个发热体,房子马上热了起来。连忙打开中央空调,可中央空调没有一下子使整个一层楼冷下来。所以说空调需要修理,因为 ‘不是太冷’。

照理说外交官都受过良好教育,知识面也应该比较宽广。当然也不排除中学物理课是由体育老师教的,所以不清楚能量转换的基本要素:空调功能,室外温度和冷确时间。其实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识,不需要专门上物理课。众所周知,冬天开暖气,房间不是马上就能够热起来,夏天开冷气也不是马上可以冷下来的。夏天地铁车厢里,人越少就越凉快,挤满了人就热得不得了。

根据美国能源部建议,夏天冷气的温度应该是在72到78度之间,也有低到68度的。把冷气调到45度是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事实上,空调机又不是大冰箱,在设计制造时根本就没有降到45度的功能。说穿了 ‘不是很冷’ 就是一个伪命题。其实就是舍不得花钱,早点打开冷气。夏天想舒服就到多花点电费。哪有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呢?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不管总领事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短信告知总领事能源部的建议,并提醒他下次开派对时一定要提前一到两小时打开空调。在人来以前先把室内温度降下来。不要等人都到了才打开冷气。这样就不会出现 ‘不是很冷’ 的情况。其实,房东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房子的空调可不是为几十个人来开派对配备的。

人都是自私的,外交官当然也是人。那就是朋友-吴博士老是喜欢用 ‘人模狗样’ 来形容那些衣着光鲜,人却不怎么样的。至于这位总领事就不评价了。大家其实都很明白了。不过,看看自己的周围,这样的人好像还不少。而且在社会上还吃得开。那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当今社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