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

一个喜欢笑得人写出的文字也会笑
打印 (被阅读 次)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众人皆知,尤其是汉字发音中的四声变化不仅让外国人望字兴叹,就连国人都会被四声的错综复杂搞得措手不及乃至晕头转向。
国人常把念字发音错误的人讥讽为“秀才只读半边字”之人。有个相声段子还专门讽刺这号“秀才”,比如把娱乐读成“误乐”,把裸体读成“课体”。当然把上述两字念错者有之,但毕竟不多,错者应该属于小学文化之列。
但是当下有一个常被念错的字,而且念错者都是专家、教授、学者级别的人物,而且错念的范围几乎在90%以上。
这个字就是“穴”字。
穴,在中文字典里发音与“学”Xué字同音,发音标准定为第二声。穴,在任何一本中文字典里都是单音字,而非多音字。但就是这个穴字,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教授都将其错读为“血Xuè第四声”。
穴位,在中医理论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单词,尤其是学习针灸推拿的中医师几乎时时刻刻离不开穴位。我注意观看各家电视台的养生节目中出场的中医师、中医学教授、中医学博导等等大师们在读“穴位”二字时,几乎个个都是开口就是“血Xuè位”,如,“人中血、百合血、涌泉血”等等。
明显,将穴字的第二声错念成第四声的血,是个致命错误,还是个不可饶恕的低级错误。试问,一位堂堂教授、著名博导居然把自己毕生研究的学问主题单词都念错,而且错得一塌糊涂、错的一败涂地,这样的教授和博导是否应该深刻反省和检讨才对。
我曾经在一档节目中听见主持人将穴字念第二声,而出镜的中医大师仍旧是用高声坚持念“血位”,估计这位中医大师的内心独白肯定在讥笑主持人在“读白字”。
我还注意观看我们祖国台湾省制作的养生节目里许多中医师对穴字的念法,看后让我沮丧到极点,不仅那里的所有中医师一口一个“血位”,就连主持人也是一口一个“血位”。
我在想,既然那样多人将穴读成血,是否可以成为一个“既成事实”,我们的新华字典以及其他汉语词典干脆将穴的发音改为第四声。这样至少可以把那些教授、博导们的低级错误掩盖过去。
当然这是我的建议,但在还没有改动字典所定的正确发音之前,教授们是否应该先改一改发音的错误。
否则太丢人!

 

 

不能再沉默 发表评论于
我的观点:书本上的语言应该跟着大多数人的习惯走,而不是去“纠正”大多数人的语言行为去跟着书本上的标准定义。
语言终究是沟通的工具,只要无碍沟通,其他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第几声并不那么重要。
Firefox01 发表评论于
北方谚语:黄鼠狼下耗子 —— 一代不如一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