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地道在哪里?

跨跃中美文化,勾通双項信息探讨人生感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谈谈“地道英语”的学习热潮与误区
 
近来,我发现无论在中国网站还是美国网站,都流行起一些“教地道英语”的节目。这类节目并不系统教授英语语法或词汇,而是采取“每日一句”“英语怎么说”等形式,向观众传授一句句地道口语。这种“短平快”的方式尤其受到在美华人或新移民的欢迎。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法坚持上正式的免费英语课程,于是便寄希望于“速成法”——每天学一句、边干活边念叨、一边刷手机一边记一两句口头表达。
 
有一次,一位朋友兴奋地分享了一句“特别地道”的英语俚语,结果竟让我这个有六十年英语经验的老头一时语塞,颇感意外。这促使我想就“地道英语”这个概念谈谈个人看法,也希望和有兴趣的朋友交流切磋。
 
一、“地道英语”到底指什么?
 
“地道英语”(Authentic English / Natural English)指的是贴近母语者真实使用习惯的语言表达,其特点是在语法、词汇、语气、语境等方面都自然、得体、不生硬。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表达自然,不直译
 
中文直译常常造成不自然的表达,比如:
 
× I very like it.
 
√ I really like it.
 
或在语法上出错,如:
 
× Going into the store, the roof fell.
 
√ As I went into the store, the roof fell.
 
2. 使用恰当的短语与习语(Idioms)
 
比如:
 
It’s up to you.(随你)
 
I’ll pass.(我就不参加了)
 
That’s a no-brainer.(这还用说?)
 
3. 语气与场合匹配
 
要根据正式或非正式场合选择不同表达:
 
正式: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口语:Can you give me a hand?
 
正式:Please be seated.
 
口语:Sit down, please.
 
4. 语序、连词、代词运用自然
 
如:
 
Not only did he finish the report, but he also presented it clearly.
 
5. 避免“中式英语”
 
例如:
 
× I hope you can consider about it.
 
√ I hope you’ll consider it.
 
一句话总结:
地道英语不是“高大上”的词堆砌,而是像母语者那样自然、顺口、合情合理地表达。
 
二、关于“习语”(Idioms)与“俚语”(Slang)
 
习语(Idioms)
 
习语通常是固定结构,不能随意更换单词,就像中文的“东奔西跑”不能说成“东跑西奔”。大多数英语习语来源古老,多以常用动词构成,如 go, get, have, take 等。这些表达往往不能逐字直译:
 
go all out(全力以赴)
 
go about(从事)
 
go over(过一遍)
 
go in for(参加)
 
go against(反对)
 
Idioms 是地道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正式和非正式场合,体现语言的深度和文化背景。
 
俚语(Slang)
 
俚语则是口语中的“土话”,类似汉语中的“溜之大吉”“二百五”,多见于非正式语境。俚语因地区、族群、职业而异,以下举几例:
 
纽约俚语:Bag and baggage(全部家当)、Chalk it down(认同)
 
加州俚语:Go down yourself(去死吧)、Go climb a tree(别烦我)
 
波士顿俚语:Soft snap(小菜一碟)、An uphill job(难事)
 
英国俚语:Throw up the sponge(认输)、Dead beat(游手好闲的人)
 
俚语确实能让表达更生动,但并不等于“标准”或“必须掌握”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语境适度使用,尤其对初学者而言,不宜一开始就沉迷其中。
 
三、地道英语≠全是俚语
 
现在有些短视频节目,几乎每句话都是俚语土话,言辞夸张,仿佛不学这些就“说不好英语”。甚至有人将这些内容奉为“最正宗”“最权威”的英语学习教材。
 
但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教外国人中文时,直接上来教“挂了”“没戏了”“泡妞”“二百五”,而不讲句法、语义、文体区分,是否有些本末倒置、卖弄之嫌?
 
我收集了200多条类似表达,发现其中不少连一般美国人都不常用。可见这些“地道表达”未必实用,更谈不上系统学习。
 
四、英语学习应注重“根基”
 
语言学习终归不能靠“速成”。“一天一句”可以作为补充、点缀,但真正掌握英语,还需从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基本功扎实练起,逐步积累,长期坚持。
 
地道来自“自然”,而自然需要“扎实”支撑。
全球战略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但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教外国人中文时,直接上来教“挂了”“没戏了”“泡妞”“二百五”,而不讲句法、语义、文体区分,是否有些本末倒置、卖弄之嫌?”的确有本末倒置、卖弄之嫌。但这正是学习语言的有趣之处!生动,幽默,能朗朗上口,越学越有劲!估计博主是科班出身,喜欢从句法、语义、文体开始。但这正是中国传统外语教学全民运动,但全民外语能力(尤其在口头表达上)普遍不高,而学生抵触情绪很大的主要原因。估计博主和文城诸位网友幼年学中文时不是从句法、语义、文体学起的,肯定是从生活用语,“地道中文”起步的,所以这是更自然,更有效的学习和教学方法!
elfie 发表评论于
Grammar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shows whether you're well educated.
If you can't write with correct grammar, then you can't get good grades.
It shows on the paper, and on your mouth. A Ph.D.in psychology knows how to talk and how to elaborate, a hillbilly doesn't.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中国人学英语,很努力,大多学了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比如背大量的单词,学高深的语法,背一些到实际生活中完全不知道怎么用的句子,背新概念。。。结果还是听不懂,说不出。真是悲哀。
金米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蓝天白云915LQB' 的评论 : 说的太对了。
我不是学英文专业的, 但从事翻译工作多年。
我的体会是,不用刻意去学英文。只要你尽可能多的使用它,自然而然你的英文就会好起来。
尽可能多的和英文是母语的人,说听写英文,就行了。
英文是交流的工具,达到交流的目的最重要。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学英语不能脱离语境学,脱离语境学的英语完全没有用。
SSL1234 发表评论于
我觉得“地道”不是词汇量而是发音,当初我们学的时候不重视“连读”,当然老师不是外教水平也不够,所以跟炒蹦豆儿一样每个词都念出来,比如听到人说“good-停顿-morning”,还有人用“四声”去套发音,比如听到人说“薅啊油”,这个就听着特别不地道。相比之下俚语、成语是小事。
野彪 发表评论于
中国人使用英文的时候,很注重语法,所以中国人写的邮件是最容易懂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