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筛历史的细节

西人资料中搜寻关于中国的点滴
个人资料
元亨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我们中国人,包括一些海外华人,真的活得累,不仅要管自己的事,还有民族的事,国家的事(爱国还是卖国),一百多年了,几乎已经进入我们的基因了,如果说“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些还有个比较有份量的理由去奋起,因为那时候中国还很落后,很穷,老是挨打;现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地位都不可同过去而语了,可是似乎这种战斗精神需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8年前那一年,6月5日,美国总统召开记者会,老布什总统就中国发生的事,回答记者问题.来自美国总统文件系列(前面上过胡佛总统文件的部分)里的老布什总统文件. 该次记者会几乎就是专门为中国开的,大量问题是关于昨天那事.上面这张书影里,第670到671页,记者问,他们最后进去了,您认为是什么促使他们采取行动了呢?总统答:很高兴你问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敦促克制,他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6-03 10:52:57)

前几天看到觉晓网友写的《小心旗袍》,也想说几句。作为男人,我对旗袍只是持旁观欣赏的态度(好像叫吃瓜?),确实好看,尤其是中国女人穿着,但是总觉得还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衣着的旗袍更加耐看,作为时装展览或者表演的旗袍,也好看,但是味道不一样了。似乎中国韵味反而淡了,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不足为训。 在读国外书中,看到两条与旗袍或多或少的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前面贴过罗马尼亚公主伊丽亚娜,这里是罗马尼亚王后,没错,这个王后玛丽,就是伊丽亚娜的母亲。来自TheStoryofmyLife:MarieQueenofRoumania,CharlesScribner'sSons,1934.一书。43岁时的玛丽王后,她生于1875,所以这应该是1918年。皇后父母大名鼎鼎的维多利亚女王,玛丽王后的祖母,玛丽王后是英国人,欧洲皇室,互相通婚,有点像我们宁波人嫁到上海,山东的娶江苏人。Wikkipedia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周恩来年谱
1965年3月16日
在北京接见法国《新观察家》杂志记者卡罗尔和巴黎大图片社摄影师里布德时说:中国进行阶级斗争的特点是,教育人民自觉提高警惕,这比用政府的法律手段要有力量得多,要可靠得多。对人民主要是进行教育,不仅教育劳动人民懂得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而且还教育剥削阶级出身的分子,告诉他们只要愿意为祖国服务,是可以得到改造的。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周恩来年谱: 1963年12月25日
访问奥兰,参观液化石油工厂等。晚。回到阿尔及尔。在阿尔及利亚民族阵线干部大会上讲话,。。。 法国记者卡罗尔(K.S.Karol)也在阿尔及利亚,在他的书《中国,另一个共产主义》(China,theOtherCommunism,HillandWang,1967)中,他描述了与周恩来的见面。
第8页开始:1963年12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进行第一次的非洲之行,在阿尔及利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总统胡佛(HerbertHoover)是美国第31任总统,1929年到1933年在职。胡佛与中国渊源颇深,当总统前他作为工程师来过中国。美国历届总统文件都被结集,公开出版供研究。胡佛总统的文件中,有些与中国有关的。 1930年的,里面有对事故中伤亡的中国人给予赔偿: 第9条,MessagetotheCongressRecommendingPaymentofaClaimPresentedbytheGovernmentofChina,January6,1930.是1930年1月6日,总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作者是Hsi-hueyLiang,他的中文名不清楚,网上也查不到,提到他的都用英文,音应该是梁希慧,他父亲是梁龙,民国时任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一秘。本书由VanGorcum出版社,1978年。 1934年或1935年,中国留德学生参观德国工业。 1930年中国驻德外交使团人员,左起:梁龙,TsiangTso-ping,ShihCh'ao-pai,TanPao-tan,WangChia-hong,YangShu-jen。 Falkenhausen在中国,1936/37 同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7-05-22 08:55:37)

迈登斯英文名是CarlMydans,是美国摄影记者,曾任职于Life杂志。他在1940年代,到中国报道中国内战, 非常具震撼力的画面,真的是中国内战乃至所有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的写照,胜过千言万语,这是在蚌埠附近村庄里的一位妇女。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主题,恐怕就是战争与和平了,数不清的文艺作品,也是以反战为主题,但是,往往地,一个画面,一个小人物的命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来自《北京来信》一书(LettersfromPek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67)作者叫DeliaJenner,是个英国人,1963年7月来北京,她实际是陪读--说陪读不准确,她丈夫Bill是到北京在外文出版社当翻译,Delia跟着来,然后在北京教英语,Delia提到,实际上这些外国人到中国,也不是当翻译,是来作Polisher,用中国话说,应该是所谓的“润色”,就是别人翻好了,由这些母语是英语的人来检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