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最近中国胡润研究院在上海发布北京、上海、杭州、深圳,
成都和沈阳六大城市新贵族消费门槛报告显示::
以北京的新贵族年消费八千多万为首,依序排列中国目前有
5.1万名富裕人士具备这种消费能力。北京有千万富豪
14.3万人,亿万富豪8,800人。杭州有千万富豪
4.23万人,亿万富豪2,280人。上海有千万富豪
11.6万人,亿万富豪7[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8-04 17:44:47)
7月22日是一个最亲近的朋友的生日
所以对这个日子特别敏感。
今年的7月22日是一个什么日子?在中国
南方出现了全日食,更让人难以忘怀。
在日本7月22日是“全国木屐纪念日”。
日本的木屐来源于中国,却扎根于日本人的
日常生活中日语有好些关于木屐的谚语、
俗语和成语:
“木屐和菩萨都是同样的木片而成”
(下駄も仏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过去打高尔夫球球是男人的专利。
在不久前的美国高尔夫球场不允许黑人和妇女出入参加比赛的。
现在日本的相扑运动还保留着不允许妇女进入以免“玷污神圣的
相扑土表(比赛场地)”的规定。前年有不信邪的日本妇女突然闯
入爬上正在比赛的场地“土表(Dohyou)=比赛圈”事件,结果被警
察抓走。这种歧视妇女的体育运动在本世纪的今天都还有残存。
既然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问差点
张:请问,你的差点是多少?
王:你先告诉我你的年收入是多少。
张:我年收入15万。
王:那我的差点就是15。
张:你自己的差点怎么和我的年收入扯在一起?
再说年收入还有变化呢。
王:这不,一个人的差点也在经常变化嘛。
有时候打得好一些,有时候差一些,就像
你的年收入一样不可能总是每周拿奖金吧。
张:……
(好象被抢白一下,心里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7-27 03:35:21)
歇后语----高尔夫球关联
俗语,谚语,歇后语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精辟语言。
然而高尔夫球运动在中国的历史太短,还没有系统的总结,在这
里有一个小小的尝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至少有共同兴趣爱好
者的关注。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
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7-20 21:20:01)
上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领导夺得统治中国的全力后,
为了统一民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
为了迅速地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局面,提出了忽略
客观经济规律的“总路线”方针。在生产发展上追求
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
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
例如,提出钢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一番,由335[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高尔夫球经
一击假想空挥杆,
两眼巡视球落点,
三次来回手腕晃,
四肢轻松忌崩弦.
五官正对飞球线,
六神集中弃杂念,
七分力量储髖节,
八成转肩往左旋.
九鼎身体稳贴地,
十分流畅送杆面。
十丐九儒好高远,
九转成功喜八面。
八歪七扭落果岭,
七情六腑随白丸。
六欲五尘割舍缘,
五四子液滴不沾。
四复三番苦功练,
三上两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一)孔球的来历
上世纪三十年代到日本二战投降的历史是日本与世界多数国家
为敌的战争发动国之一。在日本战争时期将联军方面尤其是英
语视做“敌性语言”而禁止使用。
当时的高尔夫运动关联用语因使用外来语(英语)被当作敌性语,
全部都翻译成“邦语”来使用的。
日语(邦语)英语汉语
打球、孔球、芝球=ゴルフ  =Golf高尔夫球,高球,高夫球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30 01:25:35)
(以下原文已经删除)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
142857看似平凡的数字,为什么说他最神奇呢?  
我们把它从1乘到6看看  
142857X1=142857  
142857X2=285714  
142857X3=428571  
142857X4=571428
142857X5=714285 
142857X6=857142    
同样的数字,只是调换了位置,反复的出现。  
那么把它乘与7是多少呢?  
我们会惊人的发现是999999  
“142857”[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为何不喜欢和日本人打球?
要承认日本人工作勤劳努力曾得到举世公认。有人称日本人为“
经济动物”,他们工作拼命,近乎狂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并且乐
于通过工作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在企业中,到处可一看到职员精
神饱满地工作。这就是独特的“日本式经营”。
然而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随着社会福利的发展,日本人尤其
是年轻人,对工作的狂热已经渐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256]
[257]
[258]
[259]
[2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