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翰文自日本留洋回来后便在青岛港上落下脚。先开始时,他在几家店铺里做过伙计、账房先生,但都不干长,短则仨俩月,长则半年便辞工,他仔细揣摩人家的经营方式,渐渐地,他踅摸出点门道来,便极力怂恿老太爷在青岛投资商业。翰文最先在市里的繁华地带投资开了一家洋布抄庄(批发店),他一改当地一些老店的经营方式,主要经营洋布、呢绒的批发,其次才是绸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据说,粉坊跟豆腐坊,做这两样营生是能累死人的。杨老太爷宗义一辈子生活在山东招远的乡下,因做粉丝的收入要比种地高许多,故此,他也开了一爿小小的粉坊。粉丝制作繁琐且耗时费力,杨宗义每日起早贪黑,却因货不掺假,再加上作坊规模小,因而竞争不过一些使奸耍猾的粉坊主,仅能勉强维持温饱。杨宗义做活十分勤力,因时常要拉着一辆驴车买货、送货,他将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元福终究没能熬到新年,冬月底的一天,他走了。他走的时候似乎很平静,不发热、不咳嗽,也不咳痰吐血了,元福嫂一度以为他这是好了呢,就又去了一趟天后宫,这次她是去许愿,可谁能料得到,转天夜里,元福睡得好好的却突然坐起来,“啊,啊”大叫了两声,什么也没说,然后就直挺挺地往后一倒,喉咙不住地“呼噜呼噜”往外倒气,眼珠子瞪得溜圆,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元福嫂早上去庙里求签回来,便一直惦记着那个签语,愈是想不明白,心里愈是忐忑不安,她便什么事情也做不下,元福不知就里,只道她是身子不舒服。元福嫂呆呆地坐着,越想越怕,想想满院子里也就住在三楼的那个女人识文断字、能写会画的了,可又不情愿张口求她,便支派橱嫚过去打听打听:“嫚儿,上楼去,跟你干娘学学那诗,旁的不必细说,只问问那诗是好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秋风凉了的时候,躁人的暑热跟阴湿的潮气被吹得没了踪影,然而,元福却感受不到那种神清气爽的惬意,他的喉咙跟气管好似被什么给塞得满满的,沉重而且压迫,说话、喘气也需要费些气力。“咳咳,咳咳”,元福艰难地咳着,那声音挣脱出他的喉咙,一阵紧接一阵地响起,随即便闷在了这小小的屋里,单调且令人心烦,让人无法逃避。元福感觉整个胸腔都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元福嫂跟小篮子娘分手后,回家一个人坐炕头上,拿起针线来又放下,根本无心做活。她心里闷闷地,越琢磨越觉得心里头不是个滋味,暗忖:这么看来,八成是那女人指使人干的了,她,她咋就这么蛇蝎心肠呢?都是妇道人家,她自己也是个有小的人,咋就对个孩子下得去这狠心?莫非,她就不怕遭电打雷劈?萧太太虽说讲起话来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从不高嗓大门儿地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元福嫂不明就里,只道小篮子娘这是临危遇难,一时慌张急晕了眼,说了些不自觉的昏话,拿着自己错当成了救命的稻草。而小篮子娘却以为元福嫂这是不肯出手相救,拿些官面上的话来搪塞支应自己,便赶紧又央求她:“你与萧太太是干亲,再怎么着她也会给你个面子的,拜托嫂子去跟她说说,就算是我们一家仰仗嫂子的恩德了”,话还没说完,她便跳下炕去,跪在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为了孩子们之间的斗嘴吵架,元福嫂跟小篮子娘恶打了一架,虽说将那个婆娘狠狠地教训了一番,打得她心服口服,可这心头上的余怒却依然难消,元福嫂从此不再理睬那个要饭婆,无事也不愿去积厚里找熟络的婆娘们拉呱聊天了,因她每次进出积厚里的院子,都必须要打那要饭家的吊铺底下经过,感觉好似从那个婆娘的裤裆底下钻过一般不自在,因而就懒得过去串门子。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连升带着橱嫚去学堂,先生照例是一顿之乎者也已焉哉。“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橱嫚听不进去,好不容易捱到放学,路上,连升见橱嫚闷闷不乐、若有所思,道:“先生今天讲的八卦的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自打萧太太收了橱嫚为干女后,说也奇怪,连升的陈年老疾竟日渐好转,身子骨也愈来愈强壮了,10岁出头的半大小子,长得比一般人同龄的孩子要壮实,虎头大脸的,招人喜欢,秀气的眉目像了娘,而宽大的身架则随了爹。萧太太虽识文断字,但还是给他请了一位教书先生,怕儿子大了,跟女人学来的东西太阴柔,以后会缺了男子气概。橱嫚在家无事,打四岁起,就时常跟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31]
[32]
[33]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