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学博客。分享神学研究心得,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座右铭:仁教,心学,法治,德政。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07-09-04 21:14:24)
赠范亚峰君-王志勇-磨剑十年心彷徨,未能除魔心已伤。凄风苦雨独向晚,鸦鸣一声泪沾裳。蝴蝶难圆人间梦,腐儒不可论短长。释迦牟尼今何在?惟有孤鹫泣大荒。迷梦醒来是早晨,如今应知鬼打墙。驱除魔鬼靠真道,耶稣基督是大光。神爱世人遣独子,道成肉身人间降。圣哉圣哉真圣哉,马糟之中放光芒。十字架上屈辱死,罪人因此得释放。死后三天主复活,脚踏撒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与张守东弟兄同游蟒山有感王志勇二零零三年九月二十八日于昌平政法大学团契讲解基督教神学世界观。二十九日,与故友守东弟兄同游蟒山。古人云:智者爱山,仁者爱水。信主之前,虽不甘自称智者,但一直喜欢登山望远,开阔胸襟。如今悔改信主,蒙召传道,深感上帝恩典。若非蒙主眷顾,我辈或是愤世妒俗,或是随波逐流,或是隐逸山林,都无非是自义而已,其实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范泰尔论基督教行为哲学--选自范泰尔《为真理辩护》(TheDefenseoftheFaith)第四章王志勇牧师译译者注:本文选自范泰尔《为真理辩护》一书,此书是范泰尔的经典之作。当然,此处范泰尔所说的“基督教行为哲学”就是“基督教伦理学”。其实,要考察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最关键的是看他在伦理方面的主张。对于神学家而言,也同样如此。如果哲学家或神学家并没有伦理方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督徒的独特使命--选自王志勇《基督教圣约世界观神学原理传习录》当今基督教在欧洲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在非洲和拉美地区,基督教虽然在数字上来看有很大的复兴,但是因为不重视牧者神学教育和会众的品格塑造,众多表面上已经归信耶稣的人,在生活上和不信的人没有任何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教会并没有成为当地社会道德重建的支柱,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9-01 14:32:28)

增进美德五大注意美德既包括认知性的美德,也包括伦理性的美德。(1)美德的培养需要一生一世的过程;(2)美德的成长并不是自动就达成的;(3)美德的培养需要在群体性出境中;(4)美德的长进有退化丧失的可能性;(5)认知性美德与伦理性美德互相促进。[1][1]W.JayWood,Epistemology:BecomingIntellectuallyVirtuous(DownersGrove,Illinois:InterVarsityPress,1998),pp.20-21.[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浅析亚里士多德十大范畴
王志勇
中国人的思维注重主观性的感受和神秘性的直觉,但在思维的形式和标准上一直缺乏希腊哲学所具有慎密性和基督教神学所强调的权威性。希腊哲学的慎密性首先落实在范畴论上,二基督教神学的权威性则是基于上帝的绝对启示。
任何思维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衍形式,二是范畴基础。推衍是由判断、命题构成的,命题又是由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8-31 15:23:48)

献给二十一世纪中国一切为敬畏上帝,爱人如己,为真理和自由而斗争的仁人志士。
“圣约本”圣经《马太福音》试译
王志勇牧师
“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在遍地给一切的居民宣告自有”(利25:10)。“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2)。“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林后3:17)。
“登山宝训”试译
此译本特色:1.以“公认经文”(Textus[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8-31 11:03:51)
雷默恩典本·《诗篇》第9篇大卫的诗歌,交于诗班指挥,调用“慕拉宾”。1.我要一心诚谢耶和华!我要诉说你一切奇妙的作为!2.我要因你欢喜!我要以你为乐!至高者啊!我要歌颂你的圣名!3.我的仇敌转身退后,就在你面前跌倒灭亡。4.因为你已经维护了我的权利,伸张了我的公义,你始终坐在宝座上,施行公义的审判。5.你斥责外邦,灭绝恶人,涂抹他们的名,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雷默时政评论:中国走向自由与民主的标记和保障:一人一杆枪!读有关报告:“美国是当今个人武器拥有比例最高的国家。如果将美国的武器数量与人口对比,几乎到了人手一份,每100个美国公民中,有90人拥有一件武器。”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美国公民私人手中真正拥有的枪支应当是全世界最高的。在美国这个以基督教为历史背景的国家中,私人拥有枪支是上帝赐给的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8-29 17:33:59)

(1)圣经—教义神学当始终以圣经为主要资源,不断地从圣经领受新的亮光;如此就能保证教义神学的创造性;(2)传统—教义神学当以教会信条和权威神学家的作品为辅助资源;如此就能保证教义神学的稳定性;(3)经历—教义神学当以个人、教会和社会内外的主客观经历为印证;如此就能使使教义神学不断具有更广泛、深刻的相关性和实用性。教义神学三大资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56]
[57]
[58]
[59]
[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