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与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中日关系溯源以及围绕二战前中日冲突的国际外交博弈(四)(全文完)辛亥革命后的北洋政府时期一九一一年前后,日本两边投注,既与革命党暗通款曲牵制清廷,又支持清王朝。有人建议“应在华中、华南建立两个独立国家,而使满清朝廷偏安华北,……维持满清朝廷于华北一隅,而使其与南方汉人长期对峙”。民国建立后,日本又在孙文和袁世凯之间两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日关系溯源以及围绕二战前中日冲突的国际外交博弈(三)《马关条约》与留日潮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除乞和以外再无出路。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Shimonoseki)春帆楼签署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1)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朝鲜对中国的朝贡、奉献、典礼永远废止;2)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及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日关系溯源以及围绕二战前中日冲突的国际外交博弈(二)甲午战争及其后果一八九四年春,因为官吏腐化和朝廷对农民狂征暴敛,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农民起义。李朝政府紧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借机向朝鲜派兵,扶植起了一个亲日傀儡政府,宣布废除中朝间的一切商约。七月,日军驱逐了屯驻牙山(在今首尔南约一百公里处)的清军,与此同时,日本海军突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中日关系溯源以及围绕二战前中日冲突的国际外交博弈(一)一八九四年甲午海战以前的中日关系早期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二一0年),齐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第二次入海求长生不老仙药。他的载着“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并携带“五谷子种”的庞大船队一去不复返。有人猜测他们最终到了日本,日本的文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抗战中的大会战(七)(全文完)二十.豫湘桂会战(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七日—十二月十二日)(3)衡阳战役(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八月八日)衡阳战役是豫湘桂会战第二阶段长衡会战的第二阶段。此次战役为整个中国抗战史中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最多、程度最为激烈的城市争夺战。六月二日,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率部进驻衡阳,他的任务是“确保西南中美空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0-07 19:10:17)
抗战中的大会战(六)*十八.豫湘桂会战(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七日-十二月十二日)(1)豫中会战(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七日—五月二十五日)到一九四四年时,经过累年战争,日本劳民伤财,其开销早就远远超出了当初预期的规模。为了确保战争资源,他们不得不饮鸠止渴,同英美开战,从而踏进了更深的坑,面临无法收拾的烂摊子。东京唯一的指望是尽快从中国战场解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0-05 18:43:46)
抗战中的大会战(五)十四.第二次长沙会战(一九四一年九月七日—十月九日)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号清晨,德国出动一百九十个师、三千七百辆坦克、四千九百架飞机和近五万门火炮,从三个方向向苏联发起了全面进攻。在苏德战争的头十八天里,苏联损失了三千门大炮、两千架飞机、一千五百辆坦克和八十八万将士(其中三十万被俘)。德军在十月初打到莫斯科城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0-03 18:37:30)
抗战中的大会战(四)十.桂南会战(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九四0年二月十三日)在相继失去沿海主要港口上海、厦门、广州和汕头等以后,从法属印度支那海防(Haiphong)港到昆明间的滇越铁路成了国民政府与境外最主要的运输通道,从海防经同登(DongDang)到南宁的桂越公路是另一条对国民政府性命攸关的国际交通线。希特勒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入侵波兰,九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0-01 18:28:11)
抗战中的大会战(三)六.武汉会战(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一日—十月二十七日)武汉会战是抗战中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包括马当、九江、黄梅、广济、瑞昌、星子、富金山、田家镇、马头镇、万家岭、瑞安、小界岭和信阳等战斗,横跨湖北、安徽、江西、河南和浙江等省。参战国军约一百十万,配备有三十艘战舰和二百架战机(包括苏联援华志愿空军),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3-09-29 18:27:55)
抗战中的大会战(二)四.徐州会战(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六日—五月十九日)徐州会战是中国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苏、山东、安徽和河南四省对日军的防御战,参战国军约六十万人,伤亡约十万。主将为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第二集团军司令孙连仲以及第十三军军长汤恩伯等。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在滕县保卫战中阵亡。他给李宗仁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表示“决心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