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与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十五)民国政府与澳大利亚(7)十六.中华民国驻澳公使馆临时代办段茂润(一九四五年三月—七月)期间段茂澜是段祺瑞的族侄。他于一八九九年出生于山东济南,曾就读于济南德文学堂、天津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等校,在美国留学时获纽约大学文学士和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来段茂润又曾赴巴黎大学等地进修。一九二八年回国后,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十四)民国政府与澳大利亚(6)十三.审判台籍日本兵盟国在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善后措施之一便是审判战争罪犯,以厘清战争责任,伸张正义,警示后人。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盟国的任务是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负责对策划、准备、发起和组织战争的甲级日本战犯的审判,中、美、英、苏、法、澳、荷兰和菲律宾八国则在所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十三)民国政府与澳大利亚(5)九.中华民国驻澳第一任公使徐谟(一九四一年九月—一九四四年十一月)期间一九四一年中澳正式建交(二战以前,除了英国,澳大利亚在任何国家都没有正式的外交使团)。七月十五日,中澳两国决定互派公使。澳大利亚派驻重庆的首任公使是弗雷德里克·艾格尔斯顿(FredericEggleston)爵士。中国则在堪培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十二)民国政府与澳大利亚(4)七.中华民国驻澳第七任总领事陈维屏(一九三一年九月—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期间陈维屏于一八七六年出生于北京,其父陈大镛为卫斯理宗(Wesleyans)美以美会(TheMethodistEpiscopalChurch)在华北地区的著名牧师,一九00年六月在布道时为义和团所杀,陈维屏的母亲、十七岁的弟弟和十一岁的妹妹同时遇害。一九一一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十一)民国政府与澳大利亚(3)四.中华民国驻澳第四任总领事吴勤训(代)(一九二八年八月—一九二九年四月)期间吴勤训一八七七年出生于江苏泰兴。他是法国留学生,在巴黎期间曾帮助法国汉学家、东方学泰斗爱德华·沙畹(édouardChavannes)整理和考释匈牙利裔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斯坦因(MarcStein)第二次中亚考察期间在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十)民国政府与澳大利亚(2)三.中华民国驻澳第三任总领事魏子京(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一九二八年八月)期间魏子京是中华民国在澳任职时间最长的总领事。一八八二年出生于福建闽侯,魏子京是曾宗鉴的同乡,其父魏瀚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舰制造专家,曾任海军部造船总监和福州船政局局长等职。十五岁时,魏子京作为满清船政大臣沈葆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九)民国政府与澳大利亚(1)一.中华民国驻澳首任总领事麦锡祥(代)(一九一三年十一月—一九一四年六月)期间黄荣良是民国从满清继承的留用人员,麦锡祥才是民国任命的首任驻澳领事,尽管是临时代理。一九一三年黄荣良因病两次向北京外交部告假,至六月初获批。由于领事馆官员中无人能够胜任领事之职,外派一时又太仓促,于是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八)保皇会、革命党、清末民初在澳华人的阋墙之争以及余尧寿丑闻一.澳大利亚保皇会一八九八年八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在日本人和英国人等(满清保守派的)境外敌对势力的帮助下,逃亡海外。康、梁以康有为所携的光绪皇帝“密诏”为号召,以保皇、保国、保家、自强御侮等为宗旨,以让光绪“正位”为奋斗目标,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七)满清与澳大利亚政府(2)五.清廷第二任驻澳总领事唐恩桐(一九一0年十月—一九一一年五月)期间清廷第二任驻澳总领事为唐恩桐。他在一九一0年九月底偕翻译和书记等接任视事。唐恩桐是广东香山人,多年担任驻朝鲜的外交官。不知为何,不懂英语的他却被派到了澳大利亚。不足半年后的一九一一年五月,唐恩桐即以水土不服、诸病交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澳关系与在澳华人简史(六)满清与澳大利亚政府(1)一.清廷早期争取在澳大利亚建立外交使团的努力清廷于一八五七年分别派出郭嵩焘和陈兰彬出使英美(后者兼管西班牙及秘鲁),一八六一年设立了由洋务派领军人物、咸丰皇帝之弟、恭亲王奕?(即“铁帽子王”)主持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一八七七年何如璋出使日本。同时清廷还希望在东南亚和大洋洲也设立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