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4-06-15 15:45:51)

这次是用羊毫笔临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13 07:50:33)
阅读 ()评论 (2)
(2024-06-12 06:55:28)

相传米芾自言他写字就是刷字。我也来练习一下这个刷的技巧。初步的体会是他和黄庭坚其实受苏东坡影响比较大,起笔多用逆势。只不过,他起笔与行笔转换迅速,行笔也是一扫而过,有酣畅淋漓之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6-04 18:33:11)

比起沈的秦妇吟墨迹,我更喜欢他写的册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阅读 ()评论 (0)
(2024-05-29 12:38:45)

沈尹默的字有收敛的风格,临写时似乎有一种限制,不容易写大。北于南沈。总体感觉,我更喜欢于右任的字,绵里藏针,无一死笔。不过,沈一生用功书法,功夫很深,从他的笔迹里,可以间接体会古人笔法。虽然是第一遍临写,我也体会到沈的提按变化很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5-26 12:21:58)
阅读 ()评论 (0)
(2024-05-02 07:50:15)
阅读 ()评论 (0)
从下面转帖的视频里,似乎可以看到以下几点:一,她在运笔时基本不捻管。她执笔的大拇指位置比较高,也不方便捻管。要想捻管顺畅,拇指和食指的第一指节最好相对于接近的高度。二,她大量使用空中捻动笔杆的动作。经常时每字后放松执笔,调整角度,然后写下一个字。有时候连写几个字后,调整一次。这个动作可以放松肌肉关节,符合人体工效学。另外一个目的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4-28 09:01:10)
下面贴的视频里,展示的是捻管转笔写篆书里的转折。不过,实际上多数人写篆书并不一定用这个方式,而是采用分段对接,不捻管。比如。陈忠建示范的篆书,就属于第二种。 颜真卿的字,有篆籀之气,是外拓笔法/结体的代表人物。这与他的家学渊源有关,尽管从张旭那里,颜真卿也学过王羲之一路的内擫笔法(欧阳询也许是内擫笔法的极致代表人物)。 如果捻管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