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青云的故事(52)-绝望至极 青云正在学校参加期末考试,传达室来人说有加急电报,“外婆中风,盼速来“,这是青云外婆的邻居邓奶奶发来的。 真是病来如山倒,健康的变化就在瞬息之间。 当天考试一结束,青云就直奔火车站,幸好外婆已由姨妈送到南京工人医院,看到外婆时她已经清醒,可以点头摇头,可以用一只手表示一至五的数字。可以用眼晴表示願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青云的故事(51)-两个碗橱 青云血尿止住了急急返校不想也不能拉下太多课。 这时青云哥哥却从农场病退回来了,因为慢性肾炎而不能继续从事务农的体力劳动了。调回上海后他特别幸运地被分配至上钢五厂,从亊钢铁成份化验工作。他很聪明,仅两周的培训就可以上岗了。化验工作在钢铁厂祘是最轻松的,但是新手的工作时间是大夜班,每天晚上十二点至次日早上八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青云的故事(50)-泡饭油条 油条,早餐的“四大金刚“之首。泡饭加油条,上海人最喜欢也最常吃的早歺搭配。那个年代,上海人喜欢在买油条时用筷子把油条串起来拿,以保持油条不会落在一起变软绵了,二来不用浪费盛器且容易拿。一清早双手用筷子串起油条走在弄堂里,绝对是在其它省市看不到的风景线。 青云生病了,血尿使青云血色素降至很低...被人从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青云的故事(49)-病毒感冒 普通感冒经常发生,带病工作十有八九,人们习惯了不就是感冒嘛,快则三五天,慢的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大多数人对病毒性感冒的认知并不清楚,也不十分重视,特别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 其实病毒性感病毒的感冒可以是很危险的,病毒进入心脏就会变成病毒性心肌炎;病毒进入肾脏即成为病毒性肾炎;病毒进入眼睛,就会使眼睛永久性受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青云的故事(48)-肠气开刀 七十年代还没有手机,大学传达室将学生家长来电写在黑板上,于是校门口的黑板就是信息交流中心。 有些家长常惦记孩子的每天都有留言;有些学生每天打个电话回家报平安以表思家;青云长期以来都没被家里牵掛过,几乎都不去看黑板。好在寝室有一位同学每天会去看黑板信息,她就成了全寝室同学的信息代表。 “青云,家父来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青云的故事(47)—高等学府 青云从农村回家只两天就想早点去大学报到了。带着外婆给的一个皮箱,一床农村带回的旧被子,一个底座不稳的竹壳热水瓶,一个搪瓷脸盆,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正发愁怎么去車站,住在楼上的伯伯正好公休在家,二话沒话就帮青云提箱子,走得那么喜气而自豪,象是他的女儿要去上大学似的。青云跟在后面,大包小包背着拎着,感激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青云的故事(46)—金陵凉山 要上大学了,一切来得这么快这么不真实,几个月前还连想都没想过的亊现在却美梦成真了,青云激动得有点不知所措。 离开县城前,青云先去与县知青办主任徐阿姨道别,可能两人有缘,徐阿姨对青云特别的好,每次見面都称青云“我的孩子“,这种亲热的称呼让青云一下子就跌进了她宽广的胸怀。青云在县城期间,徐阿姨每周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青云的故事(45)-考上大学 大学开始招生了,那年名额很少,整个凤阳县只有10个大学名额,30个中专名额。全县有34个公社,每个公社有20至30个生产大队,每个生产大队又有10至15个生产小队。每个公社只有20多个名额可送县城去参加考试,每个生产大队最多只有一个名额,甚至没有。要过大队这一关是特别难的,因为每个生产小队推荐一名知青到大队,而大队要在这么多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青云的故事(44)—凤阳监狱 凤阳五七干校被按排驻在凤阳府城的一座空监狱里,它是安徽省第四监狱。四周高髙围墙拉着电网,北面围墙的东西拐角各耸立一个供放哨和监视用的小岗楼,听说里面的监房都是用泥坯砌成的大通舖,大门口有一条大黄狗。 县文艺写作班的宿舍就在凤阳监狱对面,为解决吃饭问题,写作班联系可到凤阳监狱搭伙。一开始大黄狗不让进,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青云的故事(43)—琴走四方 整个冬天,公社文艺宣传队不断地去各个生产大队演出,青云的手风琴演奏也让农民们开了眼界,年轻的农民们一个劲地往台前挤,投给青云无数次好奇和羡慕的眼光。?公社文艺宣传队还参加了整个凤阳县的巡廻汇报演出,全县共有三十四个公社,每到一个公社,演出前就可以美餐一顿,粉条炒小公鸡,划拳,谁输了谁喝酒。这是青云从未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